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一】
进村入户第四天:半山腰上住着七八户人家,住在简陋的木板房里,门前空地不足一米。

四处散养的小鸡,三五成群的小猪,刀耕火种的坡地,好在通电通水,生活还不是太乏味。

咿呀学语的小朋友跌跌撞撞的跑到我怀里,于是我们愉快的合了个影,我还给她留了个见面礼。

下山的时候犯难了,热心的阿娘一路牵着我的手把我安全带到山下。

这么大的人走不了山路,实在汗颜。

,原本瘦弱的郭敏体力达到了极限。


“但我是第一书记呀,根本没脸不去。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二】
谈,我们了解到,该村民小组是鲁掌村
较低。

400户农户,收获比较
6个工作队自3月1日起奔赴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始驻村帮扶工
1016户3039人。

全村31个村
民小组从半山至沿江一线点状分布,各村组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且多为分散居住。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和队员每天住在村子里,白天深入农户,晚上整理资料,交流心得。

我们意识到,扶贫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想取得实效,首先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户首先实现“心理脱贫”,才能在国家省州县的扶持下,通过自力更生,尽快脱贫。

所以,在走访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结合当地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们讲解国家扶持政策,增强他们脱贫的信心,调动生产积极性。

农户也很高兴我们的到来,争相拉着我们提出问题,我们耐心的一一解答。

看着他们满意的神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我们也由衷高兴。

回到村委会,看着收集上的一摞摞厚厚的资料,想到在不久的将来,各项产业将因地制宜有序分布在鲁掌村各个村民小组,农户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身上的疲倦顿时烟消云散。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三】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州委组织部派驻剑川县老君山镇新生村的扶贫工作队员于3月10日上午前往驻地报到。

作为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单位之一,州委组织部严格落实上级有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和调整要求,在保证“大稳定、小调整”基础之上,带头选派优秀干部充实驻村扶贫工作力量,保障扶贫工作队员全脱产驻村帮扶。

老队员通过交资料、教工作方法、谈工作经验等方式竭力帮助新队员熟悉村情、掌握贫困状况,确保帮扶工作不脱结、不断档。

工作队第一时间转接新队员组织关系,成立驻村扶贫工作队党支部;积极向挂包单位汇报落实队员工作经费。

队员工作交接就绪,新生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时召开工作例会,组织新队员学习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和“八不准八严禁”
角工作制和
周走访贫困户不少于1次,每月至少走访10
行分类整理、处置,及时回复。

“竞认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