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卷2017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区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当年安昌老镇最著名饭店独有的糟.(z āo)熘菜系,都是手工“吊糟”,需要十来天的功夫,慢慢制作,缓慢发酵.(jiào)。
这样做出来的卤水,那滋味可不是可想而知的。
B.新城区人才管理中心能改变固有的旧工作模式,不把过时的老经验奉为圭臬.(niè),大力推行线上人才综合评价系统的使用,给广大应.(yīng)届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
C.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表示:“我的故事,能跨越国境和障.(zhànɡ)壁,打破各种壁垒,不能拘泥.(ní)于形式,能否反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D.《三国演义》第21回讲了一个典型的“韬晦.(huì)”故事。
暂时投奔.(bēn)曹操的刘备,暗中参加了董承等人除掉曹操的计划,为了蒙弊曹操,刘备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甲]郝淑雯,一副班干部的派头,对了,她是舍长。
(我们那会儿叫“寝室长”)她对何小萍太过苛刻,组织团友对弱者实施霸凌(照片事件、内衣事件……),谁给她的权力随便审问人?但她直言直语,敢说真话,自从知道陈灿也是高干子弟时,立马给自己规划..好了婚恋对象,一百八十度地转变。
全剧唯一一句脏话(因气急而变调)也是她骂的,是为落魄的刘峰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她对生活掌控..得清清楚楚,规划得明明白白,知道该干嘛干嘛。
她和陈灿暂算兵家吧,还门当户对。
[乙]他们的恋爱,一会儿比枪法,一会儿背手风琴,互相奚落,也完全符合爱情兵法,当真是,“兵者,诡道也。
”她是最见过世面的人,不动声色....就把她和陈灿、萧穗子之间的三角关系处理好了,让萧穗子主动撕了写给陈灿的情书,可谓四两拨千斤.....啊,萧穗子的金项链,该给陈灿做假牙就做假牙,该是闺蜜还是闺蜜。
[丙]想起赵薇的中年版“致青春”里的许开阳(本来是追求郑微的)和曾毓(本来是追求陈孝正的),最后也因为门当户对,结婚生子。
非门当户对的,要么不结婚,要么离婚,想说明啥呢?2.文段中的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规划 B.掌控 C.不动声色D.四两拨千斤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明星大侦探》凭借独特的节目内容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以及明星的吸粉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逻辑推理并对该类节目产生了很深的兴趣。
B.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建立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C.陈世锋会得到应有的审判,刘鑫也会受到相应惩罚;但江歌母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都要独自面对内心巨大的创伤,因为我们能清理心理的伤口,却很难让它完全愈合。
D.这个被称为“浙东新商都”的小城,通过大力发展四季鲜果游、民俗游等特色农家旅游项目,使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缓和了人们的生活压力。
5.提取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雨中城”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4分)“雨中城”的构思,源于新世相2016年在微博上发起的一个打造一座“永远下雨的城市”的想法。
新世相收到了数百条热情认真的回复。
建筑师、艺术家、医生、社会学专业学生们等4345个雨天爱好者提供了9999个城市建设提议。
几位百度员工在看到这个构思后,萌发了以百度地图为载体、用百度全景技术打造这座“雨中城”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9月25日,“雨中城”正式在百度地图上线。
这座城市在物理世界的坐标,位于东经89.5、北纬42.9的火焰山脚下,一个几乎不下雨的地方。
但是在“雨中城”里,你还能听到黑龙江中俄边境伴着江水涌动的雨声,云南苍山洱海旁敲击在瓦片上的雨声,内蒙古通湖草原自驾途中的雨声,也能听到伦敦、神户、普吉岛、斯德哥尔摩等地下雨的声音。
这些雨声,都由世界各地的喜欢下雨的人们提供而来。
6.有人说,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
这句话说出了在文学名著阅读中,常有回味不尽的感受。
请从《边城》《西厢记》《红楼梦》《祝福》《老人与海》这几部文学作品中任选一例,谈谈你的这种体会。
字数要求在150字左右。
(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10 分)唐人游侠诗,其叙事有两种基本模式:一以王维《少年行》为代表,一以李白《白马篇》为代表。
前者“狂荡─征战─受赏”:先是“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后又“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最后是“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后者则“狂荡─征战─功成不受赏”:同样是“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而后又同样“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妙的是结句“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游侠依然还是游侠,照样“归来使酒气”,并不以功名富贵为意。
唐代游侠诗中不乏赞颂功成不受赏的游侠精神者,如“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王昌龄《少年行》);“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王维《不遇咏》)等。
可大量诗作还是希望游侠儿立功受赏,狂傲不羁的李白也有“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送外甥郑灌从军》)这样颇为世俗的诗句,余者可想而知。
固然可从时代风尚找到游侠儿从军且立功受赏的“客观依据”(这已为无数学者所论及),但文学形象的转换其实是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
“衣锦回”也罢,“赐侯印”也罢,都是为了让文明社会重新接纳“不轨于法”的游侠儿。
游侠的“意气”固然使人称羡,但醉倡楼弄宝刀毕竟不值得效法。
幸得有边关战事,“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李白《白马篇》)成了游侠儿重归文明社会的最佳途径。
征战归来的游侠儿,俨然成了民族英雄,完全值得诗人称颂。
至于结局是“隐蓬蒿”还是“赐侯印”,其实无关紧要;诗人已经借边关战火为游侠儿洗礼,不再存在韩非子所说的世人对游侠评价的矛盾(《五蠹》)。
小说家当然也必须努力使侠客之举止符合当代人的伦理道德标准,如唐传奇《红线》中红线行侠而“无伤杀”,以及《三侠五义》中展昭拜谢皇上赐御猫称号,当代人觉得顺理成章,非如此不足以快人心。
至于后世读者是否欣赏,那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般而言,诗文中侠客越来越文明,小说中侠客则未必,甚至有故意再野蛮化的倾向——这里涉及到不同文类的不同表现特征。
不过有一点必须指出,即使当代武侠小说中侠客的日益野蛮化,也是当代文化思潮的产物,并不违背当代人根本的伦理准则。
正如侯健指出的,这种标榜彻底摆脱文明社会道德规范束缚,“以行动直接表现喜怒哀乐”的侠客,不过是“浪漫主义皈依自然与高贵的野蛮人的说法”,仍然是公众的“白日梦”。
强调侠客形象诠释中当代视界与历史意识的融合,实际上也是指明这种诠释的“历史性”——它是受其自身的历史情境和某种利害关系所制约的,因而也将随历史情境的变迁而变得不合时宜。
与其热讽冷嘲“三侠五义”之“为王前驱”,不如把精力放在思考这“诠释”的由来。
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今天备受推崇的侠客杨过或者乔峰,若干年后一定不会变成备受嘲讽的“怪物”。
至于侠客形象的诠释受文体特征的影响,这一点更是十分明显。
史书中侠客形象虽也体现了史家的主观视野,但毕竟讲求实录,没有武侠小说家天马行空的权利;诗歌中侠客形象主要是一种精神寄托,而不追求精细刻画,故其仗剑行侠的举止未免大同小异;戏曲可以叙事写人,但因其表演的虚拟性与程式化倾向,不适于讲述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不适于塑造性格复杂的侠客形象(况且戏曲中的侠客形象好多是从小说中移植来的)。
(选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有删改) 7.根据文章的内容,从以下诗句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3分)A.“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张籍《少年行》)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C.“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D.“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无论是立功受赏还是功成不就,因为边关战事,给了原本游离于主流社会的游侠们重新被文明社会接纳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成为英雄,改变世人对他们的看法。
B.侯健对当代武侠小说中侠客野蛮化的倾向提出了批判,认为这有悖于文明社会道德规范,因为侠客形象的诠释应该当代视界与历史意识相融合。
C.史书中的侠客形象受限较多,不能天马行空般随意;小说家当努力让侠客的举止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让人觉得顺理成章,不能过于突兀。
D.今天大家喜欢的侠客杨过或者乔峰,也许若干年后会成为备受嘲讽的“怪物”,这表明了侠客形象深受自身的历史情境和某种利害关系制约,是处于变化状态的。
9.根据文章,概括小说中侠客形象必须符合哪些要求。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20 分)奔跑的兔子刘云芳那是一只1995年的兔子,也可能是1996年的。
此时是午后,地头的人刚刚午休起来,像是还没完全从梦里走出来,他们手里的镰刀、铁锹和镢头,像是长了触角一样,把他们带到自己熟悉的田地里。
兔子依旧站着,像个望乡的人。
就在这时,懒懒地行走的人忽然高喊一声:“兔子!”这个词语竟像子弹般射进人们的血液,把刚才的困顿瞬间击散。
听到的人全都兴奋起来,一下子还原成祖先围猎的情形。
他们举起手中的农具,围拢过来。
铁锹、镰刀还有镢头都阻拦在兔子面前。
它这时做了一个自认为英明的决定:向河边跑去。
在一群人的夹击下,兔子飞快奔跑,圈子越来越小,就在人们以为它走投无路的时候,它竟然纵身一跃,跳进了河里。
水面上的波纹像一个句号,把人们的目光固定住。
大家以为这是一只以生殉志的倔强的兔子。
但是,忽然,那兔子却露出水面,浮在水上,像只狗一样游起泳来。
那是村里人第一次看到一只游泳的兔子。
为此这只兔子几十年时间都出现在他们的讲述里。
老马说到这里,饭桌上的人眼里都泛起光,我们似乎都看到了那只奔跑并且又会游泳的兔子,甚至殷切地希望,那只兔子能够顺利过岸。
为此,我们放下手里的筷子,似乎一不小心,桌上那道兔肉就会自行完成组装,然后逃跑似的。
大家在内心里把它与那只几十年前的兔子联系在一起,开始为今天点这道菜感觉到羞愧。
老马讲兔子游泳的时候,脸上现出少年的英气。
他还讲起少年时的光景。
几瓶花生米,就能让大家幸福好一阵子。
我只记得,长我几岁的李忠子天天在麦秸秆上盘坐,要修炼一门武功绝学。
跟在他身后的小伙伴更是到处翻看无人居住的老土屋,寻找被人遗失在那里的武林绝学。
以至于,第一次进城之后,他便带回来一把长剑。
我至今还记得他在村口大槐树下,手持那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