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守规矩成方圆 主题班会 PPT

守规矩成方圆 主题班会 PPT

我们来归纳一下,盛老师周末扮演了哪些角色?这些角 色分别要遵守哪些规则?
周末过得好快 啊!
角色
老师 校纪校规 消费者 商店规则 行人 交通规则 读者 书店规则 游客 景点规则
规则
(1)从盛老师周末遵守的规则,你看出规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2)在我们生活中规则又有哪些存在形式呢?
(1)规则作为人们生活的规范和准则,它存在与人们生活 的时时处处,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4、班级规矩;社会规矩……
下面这些交通标志代表什么意思?
1、
2、
3、
4、
5、
6、
1、
2、
3、
禁鸣喇叭
4、
禁止非机 动车通行
5、
禁止进入
6、
人行横道
公交线路 事故易发地段 专用车道
规则的含义
关于规则的故事
规则与生活的关系
规则的存在形式



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原因

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

交通规则
大家发挥聪明才智,看谁能设计出能解决这一 问题的规则?
规则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成为专业分粥人士。很快大家发 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 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 败的规律在这碗稀粥中体现得一览无余。
规则二:指定一个分粥人士和一名监督人士。起初比较公平,但到后 来分粥人士与监督人士从权力制约走向“权力合作”,总是分粥人士 与监督人士分的粥最多,这种制度失败。
七个人
社会团体
为了公平地分食一锅粥
要求制定一项大家接受规则
为了实现某种目地 全体或者参与者遵守
规则: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的,规定由全体或者参与者 共同遵守的制度或者章程。
同学们,我们班里有哪些规矩呢? 并谈一谈你对这些规矩的看法。 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 请大家指出。
例二
盛老师的周末
惬意的周末过去了,盛老师无限怀念。在此回顾了一下 自己周末的生活。周六上午起了个大早,8点多出现在学校 里,因为上学期班里的黑板报质量有限,我特此来班里看看。 中间邮局来电话,因为网上买的书寄到了,我沿着马路,穿 过十字路口去邮局拿了书。出完黑板报和学生一起去了一趟 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下午表哥来访,两人一起去东吴公园 爬山。傍晚表哥回家,盛老师的周六结束了。周日早上和下 午在办公室里看书备课,晚上在教室管晚自修,并继续备课。
守 规 矩 成 方 圆
1、通过事例了解规矩
(规则)的重要性
2、知道在日常生活中 要怎样做
3、在生活中,切实做 到“文明;高雅; 守规矩”
例一
一、关于规则的故事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 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但 同时又是自私自利的。他们要公平地分食一锅粥,但 是却没有计量工具或有刻度的容器。为此他们需要一 项新的规则来解决每个人的吃饭问题,这项规则又是 大家乐意遵守的。

生活离不开的规则 竞技规则
方 圆
法律
规则源于生活的原因
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规则的变化 我们与规则的关系
最后请大家一起响应我们的 号召:
“守规矩,成方圆”
“做一个文明高雅的中国人”
(2)
成文的规则

如校规、社区公约、法律等
则 约定;风俗的规则
如风俗习惯
你能举例吗?试着区分一下两者的特点。
试想一下, 班级中大家都守规矩
和不守规矩, 班级各是什么样子呢?
1 一个在日本打工的中国留学生,同其他留学
生一样,在课余为日本餐馆洗盘子以赚取学费。 日本的餐饮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行规,即餐馆的盘 子必须用水洗上七遍。由于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 计酬的,这位留学生一天累下来,也得不了多少 工钱。于是他计上心头,以后洗盘子时便少洗一 两遍。果然,劳动效率便大大提高,他也因此受 到老板的器重,工钱自然也迅速增加。一起洗盘 子赚学费的日本学生便向他请教技巧。他毫不避 讳,说:“你看,洗了七遍的。
二是善良友好的规矩。一辈子都不要树敌,把自己接触到的人都视为 朋友,无论是谁说了我任何不中听的话或对我做了任何不如意的事,我都微 微一笑,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仍然以朋友相待。对爱人、亲人和朋友更 要宽宏大量,以德报怨,真诚为别人着想。
三是开心快乐的规矩。人生处处有输赢,每天事事有高低,行动时时 有顺逆。俗话说的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如果总看到的是自己 不如别人,总觉得自己没有成功,那就一辈子也不会有快乐。相反若做到事 事知足,时时开心,那才会有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我是胜也高兴,败也高兴, 失败比成功更值得高兴,因为失败比成功更值得骄傲,理由是“失败成功之 母”,没有失败哪里来的成功,为什么不为失败感到高兴呢。
一个美国老太太,带着一个口径很小的瓶 子和3块细线系着的小石头,要在全世界范 围内做个试验,已走遍大半个地球,试验 没成功一次,全部失败!沮丧地走到了我 们中国,找了3个小朋友,不怀任何希望地 重复了一遍规则:每个小朋友牵一块石头, 这块石头就代表你们自己,3块小石头都放 到瓶子里,瓶口只能有一块石头同时通过, 这个瓶子代表一个很危险的地方,你们赶 紧逃生吧。话刚说完,3个小朋友依次快速 地拉出了小石头!只用了预计时间的一半! 老太太热泪盈眶!之前大半个地球都没有 成功,就是因为他们都着急逃命,都挤在 瓶口,最后谁也逃不出来。故事称颂的是 我们中国人的爱与让,但成功的关键点是 因为有秩序。
3 口号归口号。为了生计,他又到该社区的另
一家餐馆应聘洗盘子。这位老板打量了他半天, 才说:“你就是那位只洗五遍盘子的中国留学生吧。 对不起,我们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他屡 屡碰壁。不仅如此,他的房东不久也要求他退房, 原因是他的“名声”对其他住户(多是留学生)的 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他就读的学校也专门找他 谈话,希望他能转到其他学校去,因为他影响了 学校的生源……万般无奈,他只好收拾行李搬到 了另一座城市,一切重新开始。他痛心疾首地告 诫准备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在日本洗盘子, 一定要洗七遍呀!”
规则三:谁也信不过,干脆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 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又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 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 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一制度造成了资源浪 费。
规则四:民主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 和制约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经常提出各种 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此制度效 率太低。
规则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 人经惊奇的是,在这一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 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 粥不相同,他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规则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却至关重要,结合案例 你能试着归纳一下规则的含义吗?
案例梗概:
2 日本人看人,有两个预先推定:一个,你
是无罪的;另一个,你是诚实的。所以,餐馆 老板只是偶尔抽查一下盘子清洗的情况。一 次抽查中,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测出盘子清洗 程度不够并责问我们这位留学生时,他振振 有词:“洗五遍和洗七遍不是一样保持了盘子 的清洁吗?”老板只是淡淡地说:“你是一个 不诚实的人,请你离开。”这位留学生走到 大街上,愤愤不平,举起拳头对着日本餐馆 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总结归纳
生活中的规矩有无数条,最基本的规矩主要有三条:
一是安全健康的规矩。一言一行都要保证安全,保证健康。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说话要多加注意,不该说的话千万不要说。虽然不是当政高官, 没有太大的政治风险,但是也要分清说话的场合和地点,不能随便乱说。行 动上更要把保证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都要小心,远离被动吸烟的 环境污染,注意交通安全,坚持文明冬泳、安全冬泳和健康冬泳,不做任何 有害身体健康的事情。交友更要注意安全,绝不能得意忘形。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 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 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 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 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 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 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 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 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 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 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 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 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 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 向他学习。
某单位有两名学员放假期间去饭店喝 酒,与他人发生欧斗,一名被对方用啤酒 瓶子打破右耳朵、打折左手指;另一名被 啤酒瓶子打破左额头,缝了14针,不能回 来上课。被打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不守 规矩,喝点酒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胆大妄 为,结果两败俱伤。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规矩的,无规 矩不成方圆,无规矩必找罪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