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地理专题

世界地理专题

世界地理专题2012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两周年纪念日,两年来贸易区发展非常迅速,读甲、乙两图回答1~3题。

甲乙1.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 A.全年 B.1~6月C.5~10月D.10月~次年5月2.乙图景观出现在甲图的(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3.下列属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的是( )①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众多②中国与东盟各国自然地理环境相同③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资源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④基于“反恐”的需要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读图2和图3,完成4-6题。

4.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C.两国均以平原地形为主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5.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发生里氏6.3级地震。

3月11日日本东部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

两国多地震的共同原因是A.均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西部 B.均位于亚欧板块东部边界C.均位于地壳活跃地带 D.均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6.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气候 B.地形 C.技术 D.人口【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分区地理,重点考查气候、地质灾害和农业类型等。

4.导致图中L地与R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位置B.离海的距离 C.地形D.植被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海区属于印度洋 B.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C.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 D.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答案】4.C 5.D【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该地为巴勒斯坦地区,西部属于地中海气候。

L地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R位于谷地中,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第5题,M 为地中海,属于大西洋;Q湖为死海,是世界上陆地最低点;该区域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油橄榄是地中海气候区的主要作物之一。

读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3题。

1.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气候类型B.地形C.降水量D.土壤2.根据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关于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及成因叙述错误的是( )A.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B.东西两岸降水差异较大C.东岸因受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D.北部降水有季节变化3.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 )A.两国均大力发展重工业B.两国草地面积广阔,都大力发展乳畜业C.两国工业体系完整,工业发达D.旅游业是两国的经济支柱4.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5.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D.②地所在国家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答案】 4.B 5.D【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甲为安第斯山脉,乙为阿巴拉契亚山脉,甲山脉西坡冬季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第5题,①国是阿根廷,②国是美国。

美国的政治中心是华盛顿,最大城市是纽约;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大豆最多的国家。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因其重要的海运交通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l千米以下,给海上交通和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的杀手”。

图中Q区域(阴影部分)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

(2)开普敦是南非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是南非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交通运输发达,有铁路、公路与国内各地相连。

请分析开普敦港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南非不仅有“黄金宝石之国”的美誉,而且其渔业资源也比较丰富。

试分析图中M 附近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以及M海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解析】第(1)题,从海雾的形成条件入手联系该区域的寒流进行分析即可。

第(2)题,从自然条件、位置、交通腹地等角度思考该港口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第(3)题,从沿岸的上升流考虑其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从渔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角度思考该海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略图,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该区域各类地形所占面积(%)比较表(1)(2)与A岛相比,B岛多雪峰和冰川,试分析原因。

(3)你认为该国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个岛?并说明理由。

读下面两幅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南海的南面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2)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指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因素。

(3)比利时、荷兰、挪威要从东南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4)若左图中阴影区域为黑夜,则这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一艘从东南亚运天然橡胶前往荷兰的货轮,在北印度洋海域的航行情况是( )A.顺风逆水B.逆风顺水C.顺风顺水D.逆风逆水读甲图和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世界某区域图乙④地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

(2)为什么③海区7月经常出现浓雾?(3)简析④地的气候特征。

(4)分析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马孙河水系图。

材料二亚马孙河中游水量的季节变化。

(1)为什么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次年6月,最高洪水期在3~6月?(2)A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燃料乙醇,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使用燃料乙醇的轿车。

该国燃料乙醇消费从2008年开始超过汽油消费量,燃料乙醇已成为该国私家车的主要燃料。

试分析A国燃料乙醇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3)B城市是某国家首都,人口500多万,其气候特征是怎样的?该城市水源主要来自40.(28分)2012年,西亚地区的叙利亚国内政局动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依据下列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1)—(4)题。

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落后,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出口棉花与小麦,是中东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图示意该国及其附近地区,表为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1)哈马市的气候类型是,其年降水总量比代尔祖尔市要,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6分)(2)甲河流的最主要补给类型是,其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乙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当该河进入汛期时,北印度洋洋流流向为_________。

(6分)(3)幼发拉底河沿岸是叙利亚重要的棉花产地,试分析其棉花生产的自然优势条件。

如果该地区大面积扩大棉花种植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10分)(4)为了促进叙利亚的工业发展,根据本国资源状况,分析说明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6分)【答案】(1)地中海气候(2分)多(2分)海陆位置(2分)(2)雨水补给(2分)海陆间循环(2分)顺时针(向东流)(2分)(3)自然优势条件: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答对其中三点给6分)环境问题:水资源紧张;产生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易产生土地盐碱化(答对其中两点给4分)(4)油气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石油开采或石油化工工业;利用棉花原料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纺织工业;盛产粮食、水果,可以发展食品(或水果)加工业;利用港口,可以发展临港出口加工业。

(答对其中三点给6分)(28分)拉美地区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该地区经济以出口石油、咖啡、可可、牛肉等农矿产品为支柱,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拉美局部区域示意图材料二拉美地区城市化基本情况(1)拉美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和(海域)沿岸地区,广东某石油公司若从委内瑞拉进口原油,油轮返航时最快捷的航线是先经过甲处的运河,然后选择走图中的(①或②)线路。

(6分)(2)2012年3月21日,当油轮航行到乙地正好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日时,这天正午该油轮上旗杆的影子朝向是方。

(4分)(3)图示拉美区域的最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古巴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被誉为“世界糖罐”,其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4分)(4)简要分析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主要原因。

(6分)(5)简述拉美地区城市化突出的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

(8分)【解析】(1)直接读图即可,图示①②航线都经过了巴拿马运河,在太平洋海域,②为低纬航线,从东向西可利用东北信风和北赤道暖流,顺风顺水。

①为中纬航线,从西向东则逆盛行西风和北太平洋暖流,逆风逆水则慢。

(2)图示乙地位于90°W,属于西六区,3月21日当地日出时间为6时。

则计算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较90°W早14个小时,故当地21日20时。

该日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而当地位于北半球,故当地正午时的日影朝向正北。

(3)图示拉美地区位于低纬度,故以热带气候为主,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稠密,受历史时期的影响,形成热带种植园农业。

巴西的糖类作物为甘蔗。

(4)影响石油加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资源、市场、交通等因素。

(5)拉美地区为世界典型的超前城市化的地区,故城市化水平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由于城市化不合理,故出现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读图提取基本信息,结合当地的区域实际和题目要求逐一分析,并迁移课本知识。

(1)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4分)(2)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4分)(3)2011年3月11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判断核污染对中国影响的大小,并简述原因。

(5分)【答案】(1)B 沿岸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终年西风气流的吹拂;沿岸海岸山脉的地形抬升,地形雨充沛。

(2)相同点: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在0℃以上;不同点:C地雨热同期,夏季较多,分配较均匀,D地雨热不同期,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较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