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学》期末复习指导

《测量学》期末复习指导

– ① 重力——地球质点受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
– ② 铅垂线方向——重力方向。
二、掌握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 3、6度带带号、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的计算
L6=6N-3/ n=int(L/6)+1/ L3=3N / n=int(L/3)+1 2、高斯投影特点
三、掌握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及对应的基准面和相互关系
4.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有何特点;
5.掌握水准仪的操作步骤及其方法。
三、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
1.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计算;
2.水准测量的检核方法:计算检核、测站检核、成果检核。
四、熟练掌握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1.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2.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的步骤
(1) 填写观测数据 (2) 计算高差闭合差。
fh=∑h,若f≤fh容时,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高差闭 合差的调整;否则,将重新进行观测。
(3) 调整高差闭合差
各段高差改正数: Vi=-fh·ni/ ∑n 或Vi=-fh·Li / ∑L 各段改正高差:hi改=hi+ Vi
(4) 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3.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的步骤
计算步骤和闭合水准路线的完全相同,惟有不同的就是高差
– 测设(又称放样)是指通过测量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标定于实地。这是 改造自然的过程。
– 水准面——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的封闭曲面。
掌握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的水准面。静止海水面向大陆延伸,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
掌握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
《测量学》期末总结复习
考试要求及题型
试题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 问答题、计算题。
各章期末复习要求
为了使同学们搞好期末复习,学好本课程, 作好考试的准备,必须明确复习要求。下 面分章介绍其内容提要,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章 绪 论
一、掌握测量学的任务:测定和测设(定义)
– 测定:是指按照一定方法,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三维坐标),或把地球表面的形状测绘成地形图。这些资料可供经济建设、规划设 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是认识自然的过程。
2.如何确定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主要是根据上仰望远镜,
竖盘读数的增加或减少来确定盘左、盘右时竖直角。αL 、
αR 的计算公式。
3.指标差x的计算,其公式为:
x1(LR-36)0 2
四、了解经纬仪的检验方法及水准管、视准轴和竖盘指标差
的校正方法。 掌握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
各主要轴线间应满足什么条件? 五、水平角测量误差来源
轴线间应满足的条件
◆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LL⊥VV
◆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CC⊥HH
H
◆横轴垂直于竖轴
HH⊥VV
L
◆十字竖丝垂直于横轴
竖丝⊥HH
◆圆水准轴平行于竖轴
L’L’∥VV
CHCLV NhomakorabeaL’
V L’
第五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一、掌握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其存在的规律。
– 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 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具有累积性。
导线测量
熟练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 1.外业工作的主要内容: 2.导线的布设形式: 3.内业计算: 目的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第七章 地形图测量
一、重点掌握地形图比例尺的概念和比例尺精度 要求。 二、掌握地形图图式:地物和地貌符号 三、重点掌握在地形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 法。
1.等高线; 2.何谓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与 地面坡度的关系; 3.等高线可分为哪几类; 4.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第二章 水准测量
一、掌握水准测量原理,高差法和双仪高法测定高 程的基本公式。
二、了解DS3级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
1.微倾式水准仪有哪些部件组成; 2.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其构造; 3.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水准测量的原理
hAB= a –b ……………………(1) HB = HA + hAB = HA + (a - b).…..(2) ------------高差法;
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LL∥VV ❖横丝⊥VV ❖LL∥CC
第三章 角度测量
一、熟练掌握水平角定义、测量原理。 二、熟练掌握经纬仪的使用和测角方法。
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水平角的步骤、 记录和计算; 2c差 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三、熟练掌握竖直角测量。
1.竖直角定义、测量原理;
●有限性: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 定的限值,即超过一定限值的误差,其出现的概率为零;
●集中性: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概率大;
容许误差、相对误差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计算。●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抵偿性:偶然误差平均值的极限为零,即其数学期望为零,即:
四、掌握确定地面点位的概念。 1.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确定和表示方法;
坐标系(测量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的不同) 2.测量工作的实质(即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五、掌握测量的基本工作(即测量角度、距离 和高差)。 六、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则(即“从整体到局 部”、“先控制后碎部” 、“从高级到低级” 和“步步检核”)。
–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都不 相同,从表面看没有任何规律性,但从一系列误差总体看,则有一定的 统计规律。又称补偿误差。
1.哪些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如何消除和减小系统误差的影响; 2.哪些属于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
偶然误差的特性
二、掌握衡量精度的指标:掌握中误差、
四、掌握在地形图上按预定方向绘制纵断面图和按规定坡度选 择线路。
闭合差的计算不同;
f h=∑h-(H终-H始)
五、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1. 掌握水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
2.掌握各主要轴线间应满足什么条件;
3.了解圆水准器轴、望远镜十字丝、水 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4.掌握水准测量误差的来源和注意事项。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 ❖视准轴CC ❖水准管轴LL ❖仪器竖轴VV ❖圆水准器轴LL ❖十字丝横丝(中丝)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
一、了解识读地形图的内容和方法。 二、重点掌握地形图基本应用的内容和方法。
1.确定点位的坐标和高程; 2.确定两点间的距离; 3.确定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4.确定直线的坡度:
三、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理解透明方格纸法量算不规则 图形面积的方法;了解电子求积仪的使用方法。
三、掌握算术平均值原理及其中误差的计算。
E() 0 lim [] 0
n n
四、掌握和差函数、倍函数、线性函数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一、了解小地区控制测量的内容和等级。 (平面和高程) 1.首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2.图根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平面控制
重点掌握直线定向的目的和方法: 1.标准方向的种类; 2.方位角; 3.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4.方位角与象限角的关系; 5. 方位角的推算; 6. 坐标正反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