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复习
名词解释and填空题
测量学定义: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科学。
水准面:假想的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高度的海水面的水准面。
外业基准面和基准线:大地水准面和铅垂面;内业基准面和基准线:参考椭球面和法线
高程,分为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的高程差。
绝对高程:地面上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地面上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确定地面点位置关系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水平角、水平距离、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测量,后碎部测量”
水准测量: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从竖立在两地面点的标尺上读数,求得两点间高差,推算出地面点高程。
水准仪(DS3,DS6)DS3,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影响
水准测量为何要前后视距相等:减少误差
水平角:地面上两相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竖直角:地面上的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的夹角。
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
正倒镜观测法可以消除哪些测角误差:仪器检校不完善(视准轴误差,水平轴误差)
直线定线:在地面上标定出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若干点,以便分段丈量。
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水平角的工作。
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子午线,称为真子午线。
过真子午线上任一点所作的切向方向为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
通过地球南北两个磁极的子午线,称为磁子午线。
过磁子午线上任一点所作的切向方向为该点的磁子午线方向。
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夹角。
坐标方位角:从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夹角。
交会定点:加密控制点的一种方法。
地形图比例尺: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之比。
地形图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
地物:地表面上天然或人工的固定物体。
地物在图上按其特性和大小分别用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标注符号表示。
在平坦地区,地貌主要用高程标记点表示;在丘陵地区,地貌主要用等高线表示。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间的连线。
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等高线平距:在图上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地形图是地形信息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在平面上的表达。
简答题
高斯投影的特征(或性质):
1,中央子午线投影为一条直线,长度不变形,其余子午线凹向对称于中央子午线,且较球面对应的子午线略长。
距离中央子午线越远,长度变形越大;
2,赤道也投影为一条直线,其余纬线凸向对称于赤道;
3,中央子午线和赤道投影后为相互垂直的直线,其它经纬线投影后也保持互相垂直的特性。
水准路线布设的方式:闭合水准路线,附和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水准网,绘图P18(考填空)
普通水准测量实施步骤,各项限差要求
简述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检验方法(i角检验)
简述测回法、全圆观测法测量水平角的观测步骤及其限差的要求
视距测量的原理和公式P59(考名词解释)
观测竖直角的步骤:
1,在测站A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
2,置望远镜于盘左位置,使望远镜视线大致水平,观察指标所指读数确定始读数,然后旋转照准部和望远镜大致照准待测目标B的某一特定位置。
3,转动竖盘指标微动螺旋,使指标水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盘左读数L;4,置望远镜于盘右位置,以上述方法精确切准同一目标的同一位置,读取盘右位置R.
控制网及其布设方式导线的布设形式: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图见P97
控制点选点原则:
1,点均匀分布,相邻边长度差不宜过大;
2,相邻点必须通视;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广阔,便于测绘碎部点的地方;
4点应选在不易被行人车马触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
控制测量的基本步骤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步骤,有哪些限差?分别是多少?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和公式(和第四章视距测量原理一样)
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
等高线的特性
(1)在同一等高线上,高程相等。
(2)等高线应是闭合的连续曲线,不在图内闭合就在图外闭合。
(3)除在悬崖除外,等高线不能相交。
(4)地面坡度是等高距h及平距d之比,用i表示,即i=h/d。
(5)等高线通过山脊线及山谷线处,必须改变方向,而且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以测角交会为例,简述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和侧方交会的主要特点和适应情况。
前方交会的特点是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对未知点进行观测,测量水平角并计算点的位置,适用于已知点易于设站观测的情况。
侧方交会是在一个已知点和未知点上设站,进行角度测量,然后计算待定点的位置,主要适用于一个一个已知控制点在高山上或河的另一边时的情况,可以提高观测速度
后方交会是在未知点上安置仪器,对三个已知控制点进行角度观测,最后计算未知点位置,主要适用于已知控制点上不易设站,如未知点在平地上,而已
知点全部在高山上时,可以采用后方交会。
何谓视差?怎么消除
视差产生的原因是物象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的方法是重新进行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而水准尺上的读数不变为止何谓坐标的正、反算?要求写出公式
计算题
1. 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高程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必考)
2. 坐标正反算公式
3. 三角高程的计算
4. 视距测量计算
5. 测回法、全圆观测法计算
6. 垂直角和指标差计算
7. 附合导线计算(必考)
8. 闭合导线计算(必考)
9. 高斯坐标计算(3° 6°带),高斯通用坐标计算(考填空)
10. 坐标方位角推算(必考)
11. 尺长方程式的计算(考填空)
12. 四等水准计算
13. 碎部点测量计算(平距,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