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杀菌剂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杀菌剂药效试验报告

协议编号:********
封样编号:********
农药试验证号:********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2012年度)
试验名称: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试验地点:******
技术负责人:
参加人员:******
报告完成日期:2012年6月26日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E-mail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
试验名称: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作物:黄瓜
防治对象: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Sphaerotheca fuliginea)
供试药剂:
施药方法及用水量(升/公顷):试验采用喷雾法,喷药液量每公顷900升。

试验结果:
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在黄瓜白粉病发生初期喷第一次药,根据病害发展状况每隔7天喷药一次,一般连喷3次,用量为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187.5克/公顷,制剂量20-25克/亩,连续喷药3次,将药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正反面,可有效地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危害。

使用方法:对水常规喷雾。

安全性:试验期间观察,使用试验剂量的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水喷雾,黄瓜生长正常,无药害发生。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验证******有限公司生产的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评价对试验作物黄瓜的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农药新产品登记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Sphaerotheca fuliginea)
试验作物黄瓜,品种为津研4号。

2.2 环境条件
试验设在******村冬暖大棚黄瓜田内进行,前茬种植黄瓜。

2011年10月28日移栽,株距40cm,行距65cm。

定植前亩施有机肥3500公斤,复合肥150公斤。

地势平整,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施肥数量、浇水等)均匀一致,并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3.1.1 试验药剂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提供;
3.1.2 对照药剂
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农药登记证号PD20095289,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3.1.3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3.2.1 小区排列
各小区随机排列,分布图如下:
小区面积:25m2。

重复次数:4次。

3.3 施药方法
3.3.1 使用方法
首先喷清水测算出每平方米用水量及流速,以叶片充分均匀着药而不滴药液为宜。

配制药液时,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用移液管量取,先用少量水溶解药剂,然后按确定施用药液的用水量充分混匀。

施药时依次由低浓度到高浓度。

3.3.2 施药器械
试验采用新加坡利农公司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口圆锥雾喷头,稳压阀压力1bar,流速340ml/min,药液残留≤0.02L。

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
第一次施药时间为4月23日,黄瓜生育期为结瓜期,初见黄瓜白粉病病斑,以后隔7天喷1次,连喷3次。

3.3.4 使用容量
亩用药液量60千克。

3.3.5 防治其它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无。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及土壤资料
4.1.1 气象资料
4月23日施药当天,多云,南风3-4级,21-14℃,平均温度17.6℃,相对湿度72%;4月30日,晴,微风,28-15℃,平均温度21.4℃,相对湿度61%;5月7日,晴,南风2-3级,31-20℃,平均温度25.4℃,相对湿度60%。

整个试验期间最高温度31℃,最低温度7℃,有2次降雨过程,降雨量8mm。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见表6。

4.1.2 土壤资料
试验地土质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08%,pH6.8。

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
前两次施药前因发病较少,未调查基数,第二次施药后7天(5月7日)、末次药后10天(5月17日)调查防治效果,共调查2次。

4.2.2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每小区随机调查4点,每点调查2株,共调查8株,按下列9级分级标准逐叶记载发病情况。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1%以上 4.2.3 药效计算方法
按下列公式计算防治效果: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
调查总叶数×9
×100
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100
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4.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期间观察,黄瓜生长正常,无药害发生。

4.4 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本试验根据协议要求,未进行小区产量测定。

4.5 对其它生物影响
4.5.1 对其它病虫害的影响
对黄瓜霜霉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4.5.2 对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本试验未对其他非靶标生物进行调查。

5 结果与分析
试验所得结果应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分析。

第二次药后7天,试验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的防效随有效成分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112.5克/公顷、150克/公顷、187.5克/公顷3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68.45%、70.32%、74.76%,最高有效成分用量187.5克/公顷的防效最高,与最低有效成分用量112.5克/公顷的防效差异极显著,与中等剂量150克/公顷的防效差异显著;对照药剂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0克/公顷处理的防效为70.57%,与试验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克/公顷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与试验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最效成分用量112.5克/公顷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与最高有效成分用量187.5克/公顷的防效差异显著。

末次药后10天,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克/公顷3个处理及对照各处理的病指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其防效分别为69.14%、82.21%、86.95%和82.69%,试验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最低有效成分用量112.5克/公顷与其余3个药剂处理的防效差异均极显著;对照药剂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0克/公顷与试验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克/公顷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这2个处理与试验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最高有效成分用量187.5克/公顷的防效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试验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施药到调查结束观察,黄瓜生长良好,未发现该药剂的各剂量对作物产生副影响,该药剂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在白粉病发生初期,使用有效成分量150-187.5克/公顷,制剂量20-25克/亩,连续喷药3次,将药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正反面,可有效地控制住黄瓜白粉病的危害。

技术负责人签名:
山东省农药检定所
2012年6月26日
(单位盖章)
表3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原始数据统计表(2012年)
表4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原始数据统计表(2012年)
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5 施药当日试验地天气状况表(2012年)
表6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表(2012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