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手术讲解模板: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讲解模板: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5.s1~2重度隐性脊柱裂延及骶后孔者不 宜采用本手术。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摄正、侧、斜位x线片,仔细观察隐性 脊柱裂范围,椎体前缘骨赘、骨桥情况, 椎体变形及移位程度,作为选择术式和在 术中需要采取措施的依据。注意移行椎有 助于术中定位。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8.复位滑脱椎体 摄x线片显示一切妥善 后,即可试将钢板长孔套在椎弓根螺钉上, 检查钢板体柄夹角,必须使钢板体部和椎 板之间距至少要2倍于椎体滑脱距离,可 用折弯器调整。然后拧上复位螺母,用套 筒扳手在两侧交替逐渐施进螺母。对滑脱 严重者可用脊柱撑开器撑开椎间,用撬骨 复位器插入滑椎下间盘撬拨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4.钢板体柄夹角必须根据滑脱程度来调整, 使钢板体位到椎板间距一定要2倍大于滑 脱距离,才能使滑椎全部复位。如间距不 足,滑椎尚未复位而钢板已经紧贴椎板的 情况必将发生,复位将不会完全。如企图 继续旋进复位螺母来获得复位,椎弓根螺 钉将随之在原位旋转而损毁螺纹间起把持 作用的骨质,螺钉会失去固
腰椎后路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 固定术
部位:腰部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概述: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是脊柱融合术 的一种,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2.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3.l4、l5椎体或附件由于各种病因手术切 除后影响椎体稳定性者。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4.重度骨质疏松不宜用骶孔滑脱钢板,中 度者应于改善后手术。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1.椎弓峡部不连处多有纤维软骨增生及肥 厚的黄韧带压迫神经根,必须彻底切除, 否则椎体复位后会造成更重的压迫。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2.椎弓根螺钉的安放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螺钉必须位于弓根内,向内下穿破弓根会 损伤神经根;拧螺钉时需保护神经根,以 防万一;螺钉方向应向前、内斜15°角; 螺钉深度需达到椎体前后径的80%以上; 安放螺钉要求一次成功,多次必定造成骨 质缺损,螺纹不能有效抓住骨质,复位后 容易松脱、失败。必要时可用骨水泥注入 钻孔固定。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3.安放钢板柄于骶孔内时,一定要紧贴骶 孔的后下缘,以免损伤神经根。钢板柄要 够长,要求能穿出骶前孔勾住其下缘皮质 骨,才能起到复位的杠杆作用,保证滑椎 复位的完成。如钢板柄过短,柄端停留在 骶孔内,因该处骨质较薄弱,柄端容易突 入骨内而变位,破坏杠杆作用,滑脱椎体 将不能完全复位。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体上面伸入骨膜剥离器,试抬起滑脱椎体, 如能活动,说明已达松解目的。即可关腹, 翻身,行后路行走。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3.后路切口、显露 腰骶部后正中切口, 显露l4~s2椎板,直至两侧关节突外方。 如为l4滑脱,则显露l3~s2(详见脊柱后 侧显露途径)。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4.切除滑脱椎椎板 对照x线片定位,提 拉滑脱椎的棘突有浮动者即为其椎板。该 椎板多呈坡位或甚至直立位,须注意辨认。 切除峡部不连以下的滑椎椎板,需要时包 括下关节突。因为椎体前滑,硬膜囊及神 经根也随之移位并受压迫,切除椎板时应 注意避免损伤。在峡部不连处常有多量纤 维、软骨增生,还有肥厚的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黄韧带压迫神经根,需彻底清除减压。此 时可见硬膜囊呈形,轻轻拉开探查其前方, 可见滑脱椎体前移,与下一椎体呈台阶样, 神经根比较紧张[图2 ⑴]。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5.插针定位 首先在滑脱椎体后下缘两侧 找到神经根,各向外侧牵开。于其内侧沿 滑脱椎体下面各插入一支克氏针,以观察 滑脱椎体的倾斜度并作为弓根插针的引导。 再于滑椎横突联线上、乳头状突外缘、副 突上沿定点,钻一小孔,经孔插弓根克氏 针,与间盘引导针平行,向前内斜15°, 直达椎体。摄腰椎侧位片
适应证: 1.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l4和l5滑脱症均 为手术适应证。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证: 2.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证: 3.l4、l5椎体或附件由于各种病因手术切 除后影响椎体稳定性者。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观察两支钢针的位置和关系。如达到与椎 体上缘基本平行,即可沿此方向拧进螺钉。 如不符合要求,则须测出以间盘导针为准 需要矫正符合要求的角度,重新定出拧进 螺钉方向。同时,测量弓根克氏针进入的 深度,以指导螺钉进入的椎体的深术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3cm长圆柱形骨块,植入椎体间环锯孔内, 行椎体间融合,捶击植骨块至与椎体后面 相平,不使骨块突入椎管。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10.缝合 彻底止血,冲洗伤口,取脂肪 片覆盖硬膜外腔和包绕神经根,固定其边 缘于周围软组织。置胶管负压引流,于切 口旁小切口引出。逐层缝合。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处理:
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12天拆线, 卧床8~12周(或带石膏背心起床),摄x 线片复查,植骨愈合,即可起床或拆除石 膏背心活动。钢板1~2年以后取出。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并发症: 感染和出血。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手术步骤:
6.拧入椎弓根螺钉 拔除椎弓根钢针,根 据x线片显示的弓根钢针的满意方向,或 根据测定的以间盘钢针需要调整的角度, 用四角套筒扳手将椎弓根螺钉拧入椎弓根 和椎体,一般为3.5~4.0cm的深度。拧入 螺钉步骤要求一次完成,如草率拧入,造 成方向错误,需要二次改向拧入,势必减 弱骨质对螺钉的把持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后,插另一侧。骶后孔形状多异,大小不 同,需要时,可将下缘和侧缘作适当修整、 扩大,以能容纳柄部为限,但不可破坏其 上缘,以免减弱支点承重力。待柄部插入 妥善后,应摄片检查证实柄端是否勾住骶 前孔下缘;同时观察检查椎弓根螺钉的方 向、深度与位置,并予以调整达到要求。 注意钢板分左、右,不能错放。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定作用而最终将发生松脱。故在拧复位螺 母前必先调整好体柄夹角,对l4长钢板则 应调正支点螺杆高度。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5.椎体间植骨必须与邻位椎体的松质骨相 接触,才能产生坚固的椎体间骨性融合。 滑脱仅能起复位和内固定的暂时作用,最 终维持复位的重要作用的是靠椎间融合。 所以必须慎重施行。
术前准备: 2.联系术中摄片监视。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3.ⅳ度滑脱者需要先行前路松解椎体时, 准备腹部和腰部皮肤。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4.术前练习卧床排尿,手术当日留置导尿。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1.体位 俯卧位,屈髋、屈膝45°。如需 作前路松解者,先仰卧位,后改俯卧位。 显露腹主动脉分叉,找到骶中动、静脉, 结扎切断。切开骶前筋膜,可触及滑脱椎 体,切除滑脱椎体下的椎间盘和前纵韧带。 如该椎体前下缘增生多,影响复位者,其 增生骨应予以切除。下一椎体前上缘增生 也同样处理。贴紧下一椎
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12天拆线, 卧床8~12周(或带石膏背心起床),摄x 线片复查,植骨愈合,即可起床或拆除石 膏背心活动。钢板1~2年以后取出。
谢谢!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力而引起松脱。螺钉进入椎体的深度,要 求为椎体前后径的80%以上[图2 ⑶]。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7.钢板柄插入骶孔 先显露s1后孔,电凝 止血。检查其上缘骨质有无缺损。如有缺 损,则钢板三角形交界突起将无支点可依, 应即换用s2孔。先用骶孔剥离器紧贴骶孔 的后下缘细心伸入分离骶神经根和血管, 直达骶前孔。将滑脱钢板柄部沿剥离途径 缓慢插入,穿出骶前孔,至三角突起抵于 骶后孔上缘。一侧插入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9.椎体间植骨融合 向左、右轻轻拉开硬 脊膜囊,显露滑椎下间盘,用特制环锯切 除左、右两侧的部分间盘及其上、下椎体 直至松质骨[图2 ⑸]。如骨质切除不足, 应用圆凿扩大。环锯深入椎体约2.5~3cm, 不可过深,以免损伤椎体前方的腹主动脉 和下腔静脉。继之,在髂骨后部用大一号 环锯取2.5~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帮助复位。有时,可因峡部近端及横突前 移至下脊椎上关节突的前面,影响复位, 可以将上关节突部分切除。待滑脱椎体渐 被复位,直至椎体台阶状完全消失为止 [图2 ⑷]。此时,可见硬脊膜囊、神经根 变直、变松。摄x线片证实复位满意后, 套上固定螺母以强化固定,防止松脱。
适应证: 4.重度骨质疏松不宜用骶孔滑脱钢板,中 度者应于改善后手术。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证: 5.s1~2重度隐性脊柱裂延及骶后孔者不 宜采用本手术。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1.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l4和l5滑脱症均 为手术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