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一)

初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一)

源城区雅居乐中学七年级语文测试题(一)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2)、,不亦君子乎?(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洗过去送别诗中那种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代之以诗人积极乐观的感情和旷达胸襟的两句诗:,。

(4)、怀旧空吟闻笛赋,。

,病树前头万木春。

(5)、默写《夜雨寄北》整首诗,。

,。

2、根据拼音写词语。

(4分)A、我认为这事非常huá jī( )可笑,并没有想到这样发表出来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

B、又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kǔ xīn gū yì()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C、“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惟一的xiāo qiǎn()。

D、可惜他拉了一会便罢,使我物所闻的只是嘈杂而rǒng cháng()的雨声。

3、(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把“讨论并听取”改为“听取并讨论”)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删除“使”)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

(把“改革”改为“提高”)D、昨天上午,我等了他整整一个小时左右。

(把“整整”改为“足足”)4、从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人神态动作的话。

(80字以内)(4分)全神贯注屏息凝视目不转睛津津有味倔强步履蹒跚5、(4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地球上曾经有过16万种鸟,人类出现以后,平均有83年有一种鸟绝迹。

公元1600—公元1900年的300年间,绝灭鸟类90种。

全世界现存鸟类9000余种。

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改变或被破坏占60%,人类捕杀占29%。

材料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鸟类涉及到文学、音乐、舞蹈、器物纹饰、雕塑、建筑以及建筑装饰等各个领域;在仿生学领域,鸟类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导航、识别、计算、能量转换等系统,其灵敏性、高效性、准确性、抗干扰性都令人惊叹不已。

⑴、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反映出鸟类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⑵、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请探究一下鸟类未来的命运将怎样?二、阅读(45分)文言文阅读(12分)伤仲永司马光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6、解释画线加粗的词。

(4分)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借旁近与之()C、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D、未尝识书具()7、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 8、用原文填空。

(3分)方仲永五岁作诗能“”;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二十岁就“”9、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分)现代文阅读(25分)(一)(10分)读书需要选择。

如果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我的办法是,翻遍所有能接触到的书,因为不亲自翻一翻就不知好坏,难以取舍;然后把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扔掉——这种价值的评定是没有什么统一的惟的标准的,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本书就像一根绳子,只有当它跟系着或捆着的东西发生关系时,它才有意义。

同是一本书,对有的人毫无值,对另外一个人说不定就有点用处。

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

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

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

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还有一些是供你消遣、娱乐的书,可在沉闷无聊的旅途上,在紧张疲劳之后,在工作之余,以及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去读,而不必用正规的时间。

我现在真感到时间宝贵,浪费不起,好象一天不再有24小时,只剩下20小时或18小时,其于的时间被电视和其他一些不用动脑子的活动占去了。

我的窗台上和写字台周围书刊堆的过高了,就反省自己是不是读书的时间减少了,于是拼上几个晚上,把功课补齐。

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身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

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同样,读印刷的书也不能代替读它。

10、作者在谈到自己选择书的时候,将书分成了哪几类?(3分)11、作者在文中谈到了一部“大书”,这部大书指的是什么?1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黑加斜词语的含义。

(4分)①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

②于是拼上几个晚上,把功课补齐。

(二)(15分)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一套寒假课外读物。

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书是破损的,他不知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

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失的人;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

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擦破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

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贾里没想到区区小事却引起大轰动,先是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

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看来,我是个普通的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贾里对爸爸说。

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不过,父亲又说贾里长大了。

至于长大或是不长大贾里不在意,反正,他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甜酸苦辣全有。

13、为这个故事拟一个标题。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14、“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

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失的人;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

”请仿照这个句式,再加上一个“有的……”,写出班上同学的反应。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父亲说贾里长大了?(4分)16、你认为贾里这件事是可歌可泣的行为,还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呢?为什么?(4分)(三)名著阅读(8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

大圣见了,“嗖”地一翅飞起,变作一只大鹚老。

冲天而去。

二郎见了,急抖翎毛……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

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

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

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

等我再变变拿他。

”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想是二郎变了等我哩!”急转身,打个花就走。

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必然是那猴变的。

”赶上来,刷地啄一嘴。

那大圣就蹿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

水蛇跳一跳,又变作一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

二郎见他变得低贱……即现原身。

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礲踵。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

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

真君赶至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

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

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

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扑地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着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

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

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原。

正着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

”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

真君却道:“有个甚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甚么齐天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

”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节选自《西游记》17、作者对“二圣斗变”的描写有几个层次?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4分)18、孙悟空神通广大,可在变为土地庙时却因尾巴“不好收拾”,只得竖在后面作一旗杆。

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三、作文(50分)温暖,也许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也许是一双抚慰的大手,也许是一句温馨的话语。

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受到温暖。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③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10分)王戎①七岁,尝与诸小儿游②。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③,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④。

(《世说新语》)【注释】①〔王戎〕晋朝人。

②〔游〕玩。

③〔折枝〕压弯了树枝。

④〔信然〕真是这样。

1、对下面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众多)B.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果实)C.诸儿竞走取之(走) D.唯戎不动(只有)2、翻译下列句子(3分)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这个成语出自于此。

(2分)3、你读了此文后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语文测试题(一)答题卡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2)(3),(4)。

(5),,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A、B、C、D、3、(3分)4、(4分)5、(4分)1)、。

2)、。

二、(45分)6、(4分)A BC D7、(4分)(1)。

(2)。

8、(3分)9、(1分)10、(3分)11、(3分)12、(4分)①②13、(3分)14、(4分)15、(4分)16、(4分)17、(4分)18、(4分)附加题:1、(3分)2、(3分)3、(2分)4、(2分)三、作文(50分)语文测试题(一)答案1、(10分)学而不思则罔人不知而不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4分)滑稽、苦心孤诣、消遣、冗长3、(3分)D(应该把“整整”去掉,或者把“左右”去掉)4.、(4分)略5、(4分)(1)鸟类与人类关系密切,鸟类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对仿生学有贡献;但人类对鸟类的居住地破坏及捕杀,导致鸟类种类越来越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