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数据完整性

保护数据完整性

保护数据完整性、正确性和保密性的程序
1.目的
保证检测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安全性。

2.范围
适用于检测数据的输入、采集、处理、记录、检查、报告、存储、传输和检索等过程(包括利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采集的检测数据)。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是程序实施负责人。

3.2检测室负责数据的输入、采集、处理、记录、检查、报告、存储和检索等工作。

4.程序
4.1检测数据控制
4.1.1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和转换(如单位转换、数量级转换等)时,要在原始记录中注明计算公式和作必要的说明。

4.1.2校核人员须对检测人员的计算或转换进行核查,确认准确无误后签字。

4.2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数据控制
4.2.1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的软、硬件及环境条件应满足检测要求。

4.2.2自动化设备现行软件只能在该设备应用范围内使用;自行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文件化,并对其使用性按《检测方法管理程序》进行验证。

4.2.3不得私自修改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的程序文件和数据,确需修改时,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修改后进行验证,填写《系统信息修改记录表》。

4.2.4严禁外来软盘进入检测公司局域网所辖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必须进入检测公司局域网的计算机,如需安装光驱和使用移动存储设备,须经经理同意。

4.2.5 检测人员定期对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采集和处理检测的数据进行验算,保存验算记录。

4.2.6 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采集的检测数据,综合办公室要随时备份检测数据和交挡保存,填写《系统信息备份记录》。

4.3 数据处理
4.3.1检测原始记录中的数据处理,按GB8170、GB81250数值修约规则要求规范填写,凡产品技术标准中未注明修约间隔者,均按全数值修约法进行。

4.4 数据传输
4.4.1 数据每次转移及传输必须由转移人进行核对。

4.4.2 数据在检测公司内部传输,采用原始数据形式(纸版与电子版)进行。

采用电子版在局域网中传输时,发出方与接受方均要在计算机中保存传输记录,便于授权者核查。

4.5 数据保护
4.5.1 数据在采集、传送、报告、保存、检索等各个环节中均要为客户保密,不得向与检测无关人员提供。

4.5.2在数据传输中,要保证不被非法修改,保持原始观测数据和过程数据在各个环节的一致性和唯一性。

4.5.3 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不得使用相关系统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或删除硬盘文件等。

4.5.4综合办公室定期对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进行病毒检查和杀病毒软件升级。

4.5.5各级工作人员进入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要经过授权,设置密码防止未经授权者进入系统和修改数据。

4.6 数据存储
4.6.1以电子形式存储数据,要在计算机、自动设备、软盘、光盘等媒体上建立文件夹和相应文件,并有清晰标识。

4.6.2 在局域网内的各计算机终端存储数据,保存在“我的文档”中的,则由局域网服务器存储;保存在其他硬盘区内的,则存储于本机。

5.质量记录
《系统信息修改记录表》
《系统信息备份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