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臂安装使用说明 一汽汽车二级服务系统

控制臂安装使用说明 一汽汽车二级服务系统

目录故障原因分析:
1、长期在颠簸路面行驶
2、猛烈的冲击使三角臂运动超过限位
3、车身变形导致运动干涉造成三角臂受力不匀
4、弹簧和悬架性能下降
5、磨损加剧导致松旷
拆装方法:
1、拆卸下控制臂
2、拆装支座
3、从支座上拆下上控制臂
4、将上控制臂装到支座上
5、更换上控制臂前后衬套
6、拆装导向臂
营销话术
1、拆卸下控制臂
-拆下车轮装饰盖,对于轻合金车轮,拉下轮毂帽(用随车工具中的钩子)。

-拆下车轮。

说明:
·用皮革保护传动轴防尘套。

-从下控制臂的铰接轴颈上拧下螺母,然后从圆锥座上压出铰接轴颈(见图14-96)
为了拧下减振器支柱/下控制臂上的六角螺栓,必须从车轮轴承壳体上拆下导向臂。

可用内六角扳手(SW4)来固定铰接轴颈。

-从导向臂铰接轴颈上拧下螺母,压出铰接轴颈(见图14-97)。

注意不要损坏传动轴防尘套。

-拧下六角螺栓l(见图14-98)。

-拧下带肋螺母2和1,取下连接件。

为了避免损坏上控制臂铰接处,可用V.A.G1383-A来支承,以防止过度回弹。

-拧下六角螺栓4。

-取下下控制臂。

安装:
必须更换螺栓和螺母。

说明:
·只使用外侧的孔,图14-99箭头所示。

-橡胶-金属衬套只能转一定角度,因此应在车停在地面上时拧紧控制臂的螺栓(见图14-99)。

-装上新的六角螺栓4和新螺母。

-以80Nm拧紧后再拧90°。

-以100Nm拧紧导向臂/下控制臂铰接轴颈上的螺母(见图14-100)。

-以90Nm拧紧六角螺母1。

-连接件上的箭头指向车前进方向。

-以40Nm拧紧螺母2后再拧90°。

-以60Nm拧紧螺母3。

2、拆装支座
拆卸
-拆下车轮装饰罩,对于轻合金车轮要拉下轮毂帽(用随车工具中的钩子)。

-拆下车轮
-用钳子拆下卡夹1(见图14-57)
-该卡夹不必再装上。

-松开螺母2,拧下六角螺栓,向上拔出两控制臂。

不可用凿子或类似工具扩大车轮轴承壳体上的槽。

-要保护转向机构防尘套,防止其损坏(见图14-58)。

为清楚起见,图中的转向机已拆下。

防护套l可订购,备件号:893 512 137。

-必须在防护套1上切开一条槽(尺寸A约为20-25mm)。

-切口表面要去毛刺。

-将防护套装到转向机构防尘套上。

切口应朝下。

为了拧下减振器支柱/下部控制臂上的六角螺栓,应从车轮轴承壳体上拆下导向臂。

用一内六角扳手(SW4)固定铰接轴颈。

-从导向臂的铰接轴颈上拧下螺母并压出铰接轴颈(见图14-59)。

注意不要损坏防尘套。

-从制动钳体支架上拉出ABS转速传感器导线。

为避免损坏下控制臂的铰接处,可用V.A.G1383-A来支承,以防过度回弹。

-拧下减振器支柱/下控制臂上的六角螺栓l(见图14-60)。

-向一旁摆动车轮轴承壳体。

-拧下压力舱内的六角螺栓l(见图14-61)。

前悬挂
-将减振器支柱连同支座一同取下。

注意不要损坏防尘套。

3、从支座上拆下上控制臂
-将减振器支柱夹到虎钳上(用软卡爪) (见图14-62)。

前悬挂
-拧下两控制臂螺栓(箭头所示)。

-拧下螺母1,取下支座。

前悬挂
F=车行驶方向R=右支座L=左支座
-减振器支柱弹簧座上的孔,图14-63箭头应指向车中部。

-以20Nm拧紧六角螺母2。

4、将上控制臂装到支座上。

-调整上控制臂(见图14-64)。

前悬挂
尺寸A=57±2mm
-必须更换螺栓和螺母。

-以50Nm拧紧两控制臂上六角螺栓l,然后再拧90°。

-将减振器支柱连同支座一同装入悬挂的钟型罩内,以75Nm拧紧六角螺栓l(见图14-65)。

前悬挂
说明:
保证垫片的正确位置。

-橡胶金属衬套只能转一定角度,因此应在车已停在地面上时拧紧悬挂控制臂的螺栓。

-将减振器支柱的叉头装到控制臂上,以90Nm拧紧螺母l(见图14-66)。

前悬挂
·必须去掉铰接轴颈螺纹上的粘接剂残余物。

-以100Nm拧紧下控制臂/导向臂螺栓。

-装入两个上控制臂,以40Nm拧紧螺母2。

-拧紧时,尽量向下压上控制臂!
-将ABS导线装入制动钳支座内。

-装上车轮。

必须用大众/奥迪推荐的车轮定位仪来检查并调整前桥定位。

5、更换上控制臂前后衬套
必备的专用工具和车间设备
见图14-67
·安装工具3348/2
·安装工具3348/3
·安装工具3301
·安装工具3301/3
·安装工具3301/1
说明:
·用软钳口夹紧铝控制臂。

压出衬套
衬套安装位置
A=90°±5°
安装衬套 [TOP]
6、拆装导向臂
拆卸
-拆下车轮装饰罩,对于轻合金车轮,拉下轮毂帽(用随车工具中的钩子)。

-拆下车轮。

-拧下导向臂铰接轴颈上的螺母,压出铰接轴颈(见图14-107)。

可用内六角扳手(SW4)来固定铰接制轴颈。

-松开六角螺栓
注意不要损坏制动管路表面及车底防护层。

-如需要,可以放下副车架后部。

-取下导向臂。

安装
-橡胶-金属衬套只能转一定角度。

因此应在车已停在地面上时拧紧导向臂螺栓。

-必须更换螺栓和螺母。

-以100Nm拧紧铰接轴颈上螺母
·只可使用外侧的孔
-装上新六角螺栓1和新六角螺母。

-以90Nm拧紧后再拧90°。

拆装横向稳定杆
拆卸
-拆下发动机隔音板。

-松开螺母
-从横向稳定杆上拆下连接件。

-拧下六角螺母2。

安装
-装上衬套和横向稳定杆(不涂润滑脂)。

-连接件上的箭头指向车前进方向。

-如更换横向稳定杆,注意底盘型号。

拧紧力矩:
必须使用带肋螺母。

-六角螺母1,60Nm。

-六角螺母2,25Nm。

必须更换。

营销话术
服务顾问:先生,根据您反映的情况——轮胎偏磨,刚才我们的技师帮您的爱车进行了四轮定位的检查,发现造成四轮定位参数不当的原因是控制臂变形需要更换。

我给你报个价:配件XX元,工时XX元,一共XX元,更换的话需要xx小时的时间,您看一下,单据我已经打印出来了,在这里,请您签字确认一下。

客户:这个控制臂那么容易顺坏么?
服务顾问:一般来说控制臂长期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或者碰上猛烈的冲击是比较容易损坏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