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知识培训
错误×
发生电梯事故时的处理
情境二:电梯下坠
遇到电梯突然下坠的情况,请掌握图中保 护自己的6个最佳动作,将伤害降到最低。 电梯门打开后,一定要确定轿厢到达并准 确对位再进出电梯。电梯门正在关闭时, 外面的乘客不要用手、脚等阻止关门。电 梯内的人也不要伸手伸脚、探头探脑,更 不能将携带的物品放在间隙处阻止梯门关 闭。
电梯安全培训
2015年8月6日
2015年上半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
发生事故74起、死亡73人、受伤82人 八大类特种设备中,电梯事故23起,场(厂)内专 用机动车辆事故18起,压力容器事故10起,起重 机械事故10起,大型游乐设施事故6起,锅炉事 故5起,气瓶事故2起。 近年来全国电梯事故中,违章操作占62.7%,设 备缺陷占22.7%,意外占8.0%,非法使用设备占 6.6%。在事故受伤害人员中,普通乘客占50%, 维护保养人员占13%,安装工人占12%,电梯操 作人员占4%,其他包括保安等未经培训的人员 占21%。
造成电梯事故有四个直接原因
一是电梯安全装置失效; 二是救援不及时,乘客较长时间被困,导致急躁 不安,心理负担加重,从而诱发旧病; 三是人员解救方法不当,非专业人员的违规操作 是导致事故的一大原因; 四是自救方法不当,如果被困乘客缺乏对电梯困 人的正确认识,不是放松心情耐心等待解救,而 是采取不当的自救方法,容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少年打斗撞开电梯们坠落身亡
2015年7月28日夜间,河南 信阳市潢川县光州国际酒店。 死者在光州国际酒店KTV饮 酒后与他人打斗,一直打斗 至酒店3楼电梯处,在打斗 中,被他人反复撞击3楼电 梯门,将电梯门撞开后,从 电梯井坠下,不幸身亡。
杭州电梯夹人致女子死亡
都市快报报道,出事的是住在16楼的年轻女 子,当时她踏进电梯还没完全进去,电梯就 往上行,她的脖子被卡住。消防队员说救她 的时候,女子头在17楼,身体在16楼。
无锡货梯事故
7月27日无锡市发生一起电梯 卡人身亡的悲剧,一女子因抄 近路穿过货梯时,被上升的电 梯卡在楼板间不幸身亡。事发 前,这名女子想要去二楼一个 房间拿东西,楼梯离得有点远, 升降货梯离得近,就想坐货梯 过去。不过电梯旁边有个小门, 中间有一条缝,跨过去就行。 本以为电梯运行较慢能够安全 跨过。可没想到,女子在跨过 缝隙时脚底踩空,此时升降梯 仍然处于上升状态,导致这名 女子被卡于楼板之间,最终身 亡
深圳女护士被电梯夹住致死
2013年5月深圳女护士被电梯夹住致死的事情成了热点,网友惊呼这就是现实 版的《死神来了》!事发电梯下行至三楼与二楼之间停住,出事女孩正在低头 玩手机,电梯门突然开了。当她迈腿准备出电梯时,门却迅速关闭。女孩的身 体被卡在电梯门中,动弹不得。电梯随即上行至三楼,但门没开,十余秒钟后, 又下行至负一楼。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女孩已经死亡。事故发生后参与调查的 专家表示,事故电梯涉嫌违规使用润滑油。
乘电梯哪些地方最容易出现事故
乘客电梯 门系统事故 事故发生占比率:80% 案例:武汉一男子不幸坠落电梯井身亡。他是和 同事一起去卡拉OK厅唱歌,不想商场装修,卡拉 OK厅关了门。几人等电梯下楼时,29岁的阮先 生见电梯没来,就踹了电梯门几脚,结果电梯门 突然被踹开了,阮先生则坠落电梯井,不幸身亡。 分析:由于上述人为因素造成门联锁失效,而电 梯在层门开启即未完全关闭时仍可以运行,这种 情况下,如果有人在层门与轿门之间,就可能发 生剪切、碰撞事故。这类事故对当事人有较大的 伤害,大部分危及生命。(非人为因素也可导致门 联锁失效,比如卡槽内有异物、不清洁等)
自动扶梯扶手带
案例:今年5月东莞一商场内,两个孩子在商场 奔跑嬉戏,一个七八岁,一个两三岁。其中哥哥 很快下了电梯,而弟弟则在电梯口徘徊,迟迟不 敢踏上电梯台阶,直接从电梯扶手带上掉下来。 受伤的弟弟随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医生介绍, 好在孩子是身体左侧先着地的,经过几天的抢救, 目前已经转危为安。事后据受伤孩子的母亲介绍, 只在有人牵手的时候才会搭乘电梯,“没人牵手 他一个小时他都不动”。 原因分析:如果上电梯忘记松手或松手过慢,手 会顺着传送带整个被夹住。大人小孩都要特别注 意。
乘坐扶手电梯牢记九个安全知识
4. 头和手不能伸出扶梯,防止在自动扶梯运行过 程中被旁边的障碍物碰伤、夹伤。 5. 在乘坐扶梯时应面朝扶梯的运行方向靠边直立 站立,手扶扶手,不可倚靠扶手;双脚并拢站在 踏板四周黄线以内,。因为 在扶梯上走动很不安全。在扶梯上尽量不要行走, 一级扶梯台阶最多站两个人。如果看见扶梯上人 过多,最好走楼梯。
湖北荆州电梯事故
2015年7月26日,向柳娟
带着儿子乘自动扶梯上 楼,在最上端,电梯与 楼面之间的盖板在向女 士踏上后,忽然出现翻 转,向柳娟被卷入缝隙 之中。危急时刻,她奋 力将儿子托举出,孩子 并未受伤。待营救人员 赶到现场,她已无生命 体征。
广西梧州自动扶梯卡人事故
2015年7月27日,广西梧州市太阳广场 也发生一起自动扶梯卡人事故,致一名 幼童受伤;
如果电梯出现故障或者是 已经不幸发生了意外,每 台扶梯的上、下两端各有 一个红色的急停按钮,靠 近按钮的乘客必须第一时 间按下按钮,扶梯就会自 动停下,避免事态进一步 恶化。
发生乘客电梯事故时的处理
情境一:被困电梯 电梯运行过程中,乘客不要用手扒电 梯门,一旦扒开门缝,电梯会紧急制动, 乘客将被困。被困电梯后首先还是按电梯 内的报警键,这是最快捷有效的呼救方法, 打电梯内公布的电话或110、119。 想办法通知外界、等待救援是最好的方法。
乘坐扶手电梯牢记九个安全知识
1.乘坐电梯前了解救命按钮在哪,每台扶梯的上 部、下部和中部都各有一个紧急按钮,一旦发生 扶梯意外,靠近按钮的乘客应第一时间按下按钮, 扶梯就会自动停下。 2.系带的鞋子要确保鞋带系紧,穿着宽松的衣服 或裙子时,应注意用手收拢一下,以防被扶梯挂 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孩子上扶梯,切记要由大人牵住手,别让他们 乱碰,不要在电梯口或自动扶梯上追逐、打闹、 攀爬;老人上扶梯,一定抓好扶手,帮助维持身 体平衡。
自动扶梯逆行
案例:2014年4月2日早上8时20分左右,上海地 铁静安寺站7号线转2号线换乘通道扶手电梯在上 行过程中,突然发生逆行,导致多名乘客滚下电 梯。据初步统计,事故共造成13名乘客受伤。事 故电梯品牌为奥的斯。 原因分析:逆行原因主要有3种:自动扶梯过载 或驱动主机驱动力不足;突然断电或由于安全装 置动作导致驱动主机停止运行,而此时工作制动 器闸瓦损坏或制动器制动力不够;主驱动链断链, 或由于某种原因,链条与链轮脱离联系,工作制 动器不起作用。
某些习惯----“暗藏杀机”
重复按按钮 最新隐患居然是——看手机 停留在厅门和轿门之间、倚靠在电梯门上 用手、脚、棍棒等物品阻止关门 一看到电梯门打开,就往里冲 敲打、脚踢或硬扒轿门 孩子的蹦跳 粗暴搬运 重量超载
错误×
错误×
◆电梯里手机信号 全无,但呼救接警 反应迅速 ◆电梯里呼叫按钮 全坏了,手机信号 断断续续 ◆按下呼叫钮,值 班室电话一次未响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电梯事故
14日17时47分35秒,电梯门打开, 身穿深色T恤五分裤的男生小黄, 与一名身穿白色T恤的男同学出现 在视频中。小黄走在前面,看似神 态悠闲地欲迈进电梯,但不到2秒, 当其左脚欲迈进轿厢时,轿厢并未 停住,反而突然上升。 视频显示,小黄的左脚明显被 上升的轿厢绊了一下,但左脚仍踏 进了轿厢,右脚则在轿厢外。小黄 立即用左手扶住轿厢门框,右手则 撑在轿厢地板上欲挣扎着起来,但 轿厢上升速度很快,瞬间将其卡在 电梯地板与门框顶部之间。接下来 的1分钟内,小黄的双手和左脚还 动弹着。但渐渐地到了54分时,便 没了动静。
我们要对电梯存有敬畏之心
敬畏一:了解电梯的运行特点、正确地使用电梯。但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只是把电梯当成了上下楼的工具, 随意拍打、踢踹、不按照规定对电梯保养。要知道电梯 在我国属于特种设备的一种,我们如果不善待电梯,电 梯就变成会“吃人”的“铁老虎”。 敬畏二:乘梯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随时观察电梯的变 化。乘梯之前,门开了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电梯也跟着 上来了,要扫一眼里面是空空的井道还是轿厢,万一有 的时候发生故障门开了,轿厢却没上来,一脚踏进去就 真的是万丈深渊了。而出电梯的时候,也要注意电梯有 没有平层,意思就是电梯有没有卡在两层之间,万一没 平层,不要着急走出去。走出轿厢的时候要快进快出, 不要逗留,更不要用手脚去遮挡电梯门。
乘客电梯冲顶或蹲底事故 发生占比15%
案例:2013年深圳“夺命电梯”事故。深圳罗湖区长虹 大厦内电梯发生事故,一名24岁的实习女护士被拖行致 死。参与这一事故调查的专家表示,事故电梯涉嫌违规使 用润滑油。电梯制动器的制动臂上销轴使用了液体润滑油 进行润滑,这些润滑油容易进入制动鼓及制动闸瓦之间, 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状态,这样制动力矩将大大下降。 原因分析:冲顶或蹲底事故一般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 生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 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无安全保障, 后果将不堪设想。要有效地防范冲顶事故的发生,除加强 标准的完善外,必须加强制动器的检查、保养和维修。
乘坐扶手电梯牢记九个安全知识
7. 不要在扶梯进出口处逗留,不要让儿童 在扶梯上来回跑动,不要用脚踢扶梯带板, 以免发生危险。 8. 不能将头部、四肢伸出扶手装置以外, 以免受到障碍物、天花板、相邻的自动扶 梯的撞击。 9. 随身携带手提袋等不要放在梯级踏板或 手扶带上,以防滚落伤人。
乘坐自动扶梯时,乘客应面朝扶梯的运行方向站立,手握扶手,脚站在梯级踏 板四周黄线以内,防止裤脚边卷入运动的缝隙中。
◆值班电话接通了, 却听不到值班人员 声音
谢谢聆听!
门还未关上,电梯就继续上升的情况,俗称 “溜梯”,比较少见。出现这种事故,可能是 抱闸失效或抱闸力不足,往往因为电梯设计存 在缺陷或保养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