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地理单元、综合测试卷答案

世界地理单元、综合测试卷答案

太平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沿40ºN 沿19ºN①③②④⑤32º30º32º35º②①甲15º25º30º35º高二年段地理科(必修3)模块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08.01一、单项选择题Z 先生在当地时间11时从旭日东升的圣彼得堡(30°E )乘机起飞,向西飞行1100千米后,在正好日出的奥斯陆机场降落。

据此完成1—2题 1.奥斯陆的经度大约是 ( )A .20°EB .15°EC .10°ED .5°E2.Z 先生乘机的时间约为多长 ( )A .1小时B .1小时20分C .1小时40分D .2小时3.右图中曲线P 表示一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20℃等温线分布,虚线 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

其画法 正确的是 ( )A .P1、P4B .P1、P3C .P2、P3D .P2、P4 4.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 A .怒江 B .澜沧江 C .红水河 D .雅鲁藏布江 读右图,判断5—6题。

5.城市②的气候特点与莆田的气候特点相比, 两地的( )A .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B .高温同期,多雨同期C .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D .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6.图中甲海域污染严重,其最主要的 污染源是( ) A .海上石油开采B .经过该海域的船舶C .沿岸的工业和生活废水D .港口工业区的废弃物读右某大陆不同纬度地形剖面图,回答7—9题7.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A .①B .② C. ③ D .④8. 关于②、④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岸石油资源丰富B .沿岸气候类型相同C .为同一列山脉和同属一个国家D .均受暖流影响 9.关于⑤山脉的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的地带 B .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的地带 C .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的地带 D .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的地带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60º10.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11.图示地点位于内流区域的是( )A .aB .bC .cD .d12.读下图世界上著名的河口三角洲地区示意图,选择下列正确的是( )A .甲河口在乙河口的西南向B .甲河口地区盛产黄麻,乙河口地区盛产长绒棉C .两三角洲地区气候类型相同,雨季出现的季节不同D .均是所在国重要的小麦、棉花等粮食产区13.下图中的横线为24°纬线的某一段,E 、F 之间为陆地,G 、H 之间为陆地,其120° 150° 180°70° 40° 24°●●●●E F GH75º85º20º10º8º12º52º48º60º40º0º15º130º140º40º30º甲乙丙丁余为海洋。

关于图中E、F、G、H四地的气候类型、特征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E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F和H两地夏季位于东南信风和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影响,降水较多C.G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且降水为四地中最多D.四地都为亚热带气候右图为世界著名的大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乙河河口地区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00 00B.热带草原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100D.热带雨林气候 10015.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富②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大③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冬季④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读图判断16--17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B.③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形成于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C.④国农业现代化侧重于机械化和生物技术D.②国是亚寒带针叶林带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17.E、F、G、H四地(海峡或运河)中,作为大洲界线的是( )A.E和F B.F和G C.G和H D.H和E下面4图是德国、日本、印度、巴西四国的位置略图,判读回答18-20题。

18.关于四国气候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丁国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农产品有柑橘、油橄榄等B.甲国为热带草原气候,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C.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丙国最大平原人口稀少D.乙国北部的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19.关于四国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国的能源极其短缺,需要从中东进口石油 B.乙国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C.甲国的煤、铁资源较丰富,石油资源缺乏 D.丙国缺煤少油,水能资源丰富20.关于四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国中只有丙国不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B.在乙国南部山地的河谷地带适于种植葡萄和啤酒花C.在甲国东部高原地带由于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适于棉花生长D.丙国东部沿海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21.北美洲与亚洲气候特征的相似之处是 ( )A.大陆性强 B.深受海洋影响C.东岸有典型的季风气候 D.西岸有温带海洋性气候22.无太阳直射的大洲是 ( )A.南美洲和北美洲 B.亚洲和欧洲 C.非洲和亚洲 D.欧洲和南极洲23.如图是全球降水、蒸发、海水盐度变化曲线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四个海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海区气温高,蒸发强,因此盐度最高B.B海区降水多,蒸发强,盐度中等C.C海区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D.D海区虽然降水少,但由于气温低,蒸发弱,所以盐度是4点中最低下图中,AC线段地跨三个国家,读图回答24~25题。

24.B地气候特征是 ( )A.最冷月均温<0℃ B.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C.具旱雨两季 D.终年高温多雨25.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26.序号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①印度、②日本、③俄罗斯、④美国 B.①日本、②印度、③美国、④俄罗斯C.①日本、②美国、③印度、④俄罗斯 D.①印度、②美国、③日本、④俄罗斯27.四个国家中,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8.关于序号②所示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B.该国工农业总产值居世界首位C.该国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D.该国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和黄麻等下图为某群岛示意图,此季节该群岛北侧附近的洋流流向是自西向东,M线为晨昏线,此时北京为某月10日,读图回答29--30题。

29.此时格林尼治的地方时为( )A.9日23时 B.10 日 1时C.9日13时 D.10 日13时30.危及到该群岛国家经济发展和生存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震 B.全球性气候变暖C.泥石流、滑坡 D.海洋环境污染二、综合题1、读图Ⅰ“亚洲部分地区图”和图Ⅱ“东亚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Ⅰ图Ⅱ(1)甲国位于黄海与海之间,其首都是;简要分析甲国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原因:。

(2)乙国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十分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3)与乙国相比,丙国在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方面,哪些突出特点? 。

(4)图Ⅱ的剖面图是依照图Ⅰabc三条纬线中的哪条绘制的?。

(5)秋田降水1月份多而7月份少,试分析1月降水多的原因是。

2、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图(单位:℃),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处闭合等温线内的气温应介于之间。

(2)图中B、C、D三处位于同一纬度地带,但B处气温 (高于或低于)C、D两处,简答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图中甲国迁都的原因是什么?(4)乙国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类型是 ,简要分析乙国发展该农业类型的区位条件。

3、读“欧洲一月等温线图”和“欧洲部分地区气候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等温线分布规律看,莫斯科与巴黎一月平均气温最大温差(T)可能是 ( ) A .T =10℃ B .T=20℃ C .10℃<T<11℃ D .19℃<T<20℃ (2)欧洲一月等温线总体走向特点是 ,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

(3)右图中A 处的气候类型是 ,试分析其在欧洲西部广布的原因: 。

(4)A 点所处的国家为 ,试分析其南部盛产葡萄的有利区位条件 。

(5)图中C 处的气候类型为 ,其在欧洲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是 , 该国北部平原广布,为什么这里农业却不发达? 。

4.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B, C, D 为科学考察站,其中为中国中山站的代号是 ,它临 洋。

(2) A, B, C, D 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离北京最近的是 ;如果一架飞机从A 地飞往北京,最近距离的航向是 。

(3) 某考察船从F 港出发前往D 考察站,一般情况下是 (顺或逆)时针方向航行,原因是 。

(4)通过钻探发现,寒冷的南极大陆冰层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解释: 。

5.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A 地属于 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

(2)C 地的气候特点如右上图中的 所示,D 地气候特点如右上图中的 所示。

(3)该国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区,原因是 。

(4)为什么该国的热带沙漠气候能够直逼西海岸? 。

(5)该大陆保持着许多古老物种的原因是 (6)B 河一年有冬、夏两个汛期,成因是 。

6、读美国工业分布地区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

(2)旧金山位于图中abcd 四座城市中的 ,其东南50千米处的“硅谷”是以 工业为主导的著名的新兴工业区,这类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3)美国工业由东北向西南迁移,体现工业由 趋向 的趋势。

这种趋势也出现在德国,但其迁移方向是由 向 。

1、(1) ,;原因:。

(2)。

(3)。

(4) 。

(5) 。

2、(1) 之间(2) ,原因。

(3)。

(4) ,区位条件。

3、(2) ,。

(3) ,。

(4) ,。

(5) ,,。

4.(1) ,洋(2) ;。

(3) 原因是。

(4)。

5.(1) ,原因是。

(2) ,。

(3) ,。

(4) 。

(5)。

(6)。

6、(1)。

(2) ,工业,主导因素是。

(3)由趋向的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