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一、名词解释:1.调车2.解体调车3.溜放调车法4.车站5.推送调车法6.改编列车7.编组调车8.部分改编中转列车9.无调中转车10.货车集结过程11.中时12.车站办理车数13.直通列车14.摘挂列车15.分组列车16.区段列车17.车流径路18.迂回径路19.列车运行图20.车站间隔时间2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τ)会车间隔时间<.22会追踪运行23.路运输能力.24铁过能力.通25 难区间.困26 制区间限27.除系数扣28.顺向车流29.逆向车流30.技术计划31.用车计划.32使空车计划.卸33 车周转时间货34.管内工作车35.车周转时间.36空货车日车公里37.车日产量.38货机.39车全周转时间1 / 12二、问答题、技术站为什么要办理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列车技术作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 、对车站日常运输工作的要求是什么?2 、何谓货车集结过程,有哪两种,各用于何处?3 、调车作业分哪几种,有哪些基本要求?4 、试述牵出线和驼峰调车的作业特点。
5 的因素有哪些?压缩货车集结停留时间的措施有哪些?6、影响货车集结参数C 、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相互间有什么关系?7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有哪两种,各自用途何在?8 、装车地直达运输组织有什么好处?装车地直达列车可分为哪几种,组织条件是什么?9 、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的不良影响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10 、说明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并绘图表示。
11 、试述技术计划的主要作用和内容。
12 、列出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公式,说明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途径。
13 、试述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特点及适用条件14 、常用的驼峰作业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5三计算题:1 5 4 4 2 1 3 1.已知:①待编车列5 1 34 2 3 停于调车线11道;②调车机在图右作业;③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
要求:①按站顺<1次;②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③)编组摘挂列车420215 5道开车。
42021次到发线2 451343 77262 6 2.已知:①待编车列41 343 3 3 2 24 22 54 2 3 停于调车线11道;②调车机在图右作业;③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
要求:①按站顺<1次;②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编组摘挂列车42021567 5道开车。
③42021次到发线辆,各货物作业地点的到达车数及相应的取送时间如下所示353.某货物站到达小运转列车一列,编成,各车组作业完挂运车次未确定,试确定合理的送车顺序?取送时间标准车数货物作业地点A 5 25B 10 30C 8 20D 12 48.已知下列资料,试用绝对计算法计算方向上有五个技术站时下列编组方案的车小时消耗。
4AA A A A 02314T=600 600 500 集t= 3 3 2节2 / 12100110 12060 200 110120 130 300 1005.已知:A——A铁路方向各站技术参数如图所示。
04 A A A A A 03412集结时间 600 600 550节省时间 3.5 3 4改编能力 100 300 20080200 70100 150 120110 40 100 86要求:①用表格分析法求出最优列车编制计划。
②绘制该编组方案的列车到达站图,并在图上标明车流。
ab b=4τ=2 =3 τA已知—B区段为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a-b区间为限制区间,ττ6.不会会a区段的通过能力?t`=10=5t=2 t=1,,t``=11,求A—B停起不7.已知:①某单线区段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能力n=36对;=1.5②该单线区段非平行运行图上ε=1 =4 nε=1.1 n摘摘客客非要求:计算n货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调车:除列车运行以外,为了编组、解体列车或为了摘挂、取送车辆等需要,机车车辆在线路上的一切有目的的移动即调车。
2.解体调车:将到达的列车或车组,按车辆的去向、目的地或车种,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的调车。
3.溜放调车法:凡使用机车推送车辆到达一定速度后制动,使摘解车组借获得动能溜放到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
4.车站:设有一定数量配线并将铁路线划分成区间的分界点。
5.推送调车法: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道,在调车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
6.改编列车:在技术站进行到达解体和编组出发的列车。
7.编组调车: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的调车。
8.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即在技术作业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列车。
9.无调中转车:在车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中转车。
3 / 1210.货车集结过程:在技术站上为编组某一到达站<又称去向)的出发车列<或车组),由于在重量或长度上有一定要求,因而使陆续进入调车场的货车有先到等待后到凑集满重或满长的过程。
11.中时:指每辆中转车在技术站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即是无调中时和有调中时的加权平均值。
12.车站办理车数:车站到、发车辆总数即车站办理车数,等于出入的无调中转车、有调中转车和本站货物作业车等三种车辆的总和。
13.直通列车: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14.摘挂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在邻接区段内的中间站进行摘挂作业的列车。
15.分组列车:由两个及其以上的到达站的车辆组成,且按到达站选编成组的列车。
16.区段列车:技术站编组,不通过技术站且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车辆作业的列车。
17.车流径路:车辆从始发站被输送到终到站所经过的路线。
18.迂回径路:是指在日常运输工作中,由于某些铁路运营条件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而指定的一些车流径路。
19.列车运行图:是列车在各区间运行和在各车站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的图解形式。
它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是铁路运输的一个综合计划。
20.车站间隔时间:指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
2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在单线区段,两个相对方向的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τ不22.会车间隔时间<τ):会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这个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23.追踪运行:在自动闭塞区段,凡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有两列或两列以上列车,以闭塞分区为间隔运行。
24.铁路运输能力:即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总称。
25.通过能力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条件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
26.困难区间:运行图周期里列车区间纯运行时分<∑t)最大的区间称为困难区间。
运27.限制区间:运行图周期<T)最大的区间称为某一运行区段的限制区间。
周28.扣除系数:指开行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摘挂列车需要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
29.顺向车流:在区段内只开行一对摘挂列车时,把由同方向列车挂走的车流称为顺向车流。
30.逆向车流:在区段内只开行一对摘挂列车时,由相对方向列车挂走的车流称为逆向车流。
31.技术计划: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的简称,即为了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在现有机车车辆类型和数量的条件下编制的机车车辆运用技术指标计划。
32.使用车计划:根据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所批准的要车计划表的装车去向和车种进行编制的计划。
33.卸空车计划:根据使用车和接运重车计划中到达车管内卸车的部分,按到站别、车种别进行编制的计划。
34.货车周转时间:4 / 12指从第一次装车完了时起,至下一次装车完了时止,所平均消耗的时间,以日为计算单位。
35.管内工作车:是指在铁路局、分局管内卸车的重车<包括自装自卸、接入自卸)。
36.空车周转时间:是指自重车卸空或空车由邻局<分局)接入时起,至装车完了或将空车交给邻局<分局)时止,所平均消耗的时间。
37.货车日车公里:指每一运用车每日平均的走行公里数,是表示货车运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38.货车日产量:指平均每一运用货车在一昼夜内生产的货物吨公里数。
39.机车全周转时间:是指机车作业完了返回基本段经过闸楼时起,至下一次作业完了返回基本段经过闸楼时止的全部时间。
二、问答题1、技术站为什么要办理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列车技术作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由于列车重量大、速度高,在运行中冲击力大,车辆的走行、连接部分可能发生损坏,零部件可能磨耗过多或丢失,车辆的制动部分可能动作失灵,以及运行中车辆装载的货物状态可能发生变化。
所以,为确保行车和货物安全,列车经过一个区段的运行后,在技术站要办理技术作业。
列车技术作业的主要内容有:车辆的技术检查和修理;车辆的货运检查及整理;车列及票据交接;摘挂机车或机车乘务组换班。
2、对车站日常运输工作的要求是什么?答:车站日常运输工作的要求,在于确保运输生产安全,合理运用技术设备,及时迅速地调移车辆,按列车编组计划编组列车,按列车运行图接发列车,加速机车车辆周转,质量良好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
3、何谓货车集结过程,有哪两种,各用于何处?答:技术站在编组一个到达站的出发列车时,其编成的车数在重量上应当达到牵引定数的标准,或者在长度上达到计算长度的标准。
但该到达站的车流,是随不同方向不同列车陆续到达车站的。
这样,就会有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需要的车数<满重或满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称之为货车集结过程。
货车集结过程可分为按车流的集结过程和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
两种集结过程各有用途。
编制车站班计划和查定车站标准时,采用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编制阶段计划时,则采用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
4、调车作业分哪几种,有哪些基本要求?答:调车作业按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解体调车、编组调车、摘挂调车、取送调车和其他调车等五种,其基本要求:一是及时解编列车和取送车辆,保证无阻碍接车和正点发车;二是有效利用调车机车和调车设备,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调车工作任务;三是确保调车安全。
5、试述牵出线和驼峰调车的作业特点。
答:牵出线调车属于平面调车的范畴,作业特点是,①分解车辆主要依靠机车的动力,需耗费较多的时间,其效率远不如驼峰调车;②提钩地点不固定;③调车长控制速度的幅度较大,④前后车组的间隔,主要由调车长掌握推送速度和提钩时机来形成,驼峰调车的作业特点是:①分解车辆是以车辆本身的重力为主,机车推力为辅,作业效率显著地高5 / 12于牵出线调车;②提钩地点固定;③车辆走行性能对溜放速度的影响比较明显;④前后车组的间隔可以利用车辆减速器加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