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14区(市)县2013年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市委、市政府全面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问题两个能力的要求,为充分调动14区(市)县积极性,更好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应用功能,全面提高14区(市)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成都市14区(市)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一、考核评价范围成都市14个区(市)县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区域。
二、考核评价对象成都市14个区(市)县数字化城管中心。
三、考核评价内容数字化城管中心监督员、操作员、值班长、派遣员各岗位工作内容、系统终端及系统对接建设、视频监控、信息采集管理、城管服务热线管理等。
四、考核评价标准依据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心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标准及处置责任分解表》(成办函[2010]63号)、《成都市三圈层县(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则》的标准和要求,参照《成都市中心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11]44号)》。
五、考核评价方式和标准(一)考核评价方式由市城市管理局依据数字城管系统自动生成的相关数据结果和人工检查的考评结果,对14个区(市)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进行年终考核评价。
(二)考核评价标准2013年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分值,按照全年系统生成的各项考核评价分值(系统生成的考核评价分值第1、2、3、4项)、当年度人工考核分值(人工考核分值第1、2、3、4、5、6、7项),两项相加为全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分值。
六、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中心考核评价标准(一)系统生成的考核评价分值(合计40分)1.14区(市)县监督员综合指标分值(分值10分)14区(市)县监督员综合管理情况根据该项实际得分(总分100分),依据所占总分分值比例确定得分分值。
具体数据指标包括:按时核实率分值(按时核实率×100×30%)、按时核查率分值(按时核查率×100×30%)、监督员有效上报率分值(监督员有效上报率×100×20%)、公众举报率分值〔(1-公众举报率)×100×20%〕。
计算公式为:监督员管理综合指标分值=〔(按时核实率分值+按时核查率分值+监督员有效上报率分值+公众举报率分值〕×10%。
2.14区(市)县操作员综合指标分值(10分)14区(市)县操作员综合管理情况根据该项实际得分(总分100分),依据所占总分分值比例确定得分分值。
具体数据指标包括:按时预立案率分值(按时预立案率×100×40%)、预立案准确率分值(预立案准确率×100×40%)、按时委托核查率分值(按时委托核查率×100×20%)。
计算公式为:操作员管理综合指标分值=(按时预立案率分值+预立案准确率分值+按时委托核查率分值)×10%。
3.14区(市)县值班长综合指标分值(10分)14区(市)县值班长综合管理情况根据该项实际得分(总分100分),依据所占总分分值比例确定得分分值。
具体数据指标包括:按时立案率分值(按时立案率×100×40%)、立案准确率分值(立案准确率×100×40%)、按时结案率分值(按时结案率×100×20%)。
计算公式为:值班长管理综合指标分值=(按时立案率分值+立案准确率分值+按时结案率分值)×10%。
4.14区(市)县派遣员综合指标分值(10分)14区(市)县派遣员综合管理情况根据该项实际得分(总分100分),依据所占总分分值比例确定得分分值。
具体数据指标包括:按时派遣率分值(按时派遣率×100×40%)、派遣准确率分值(派遣准确率×100×40%)、按时督查率分值(按时督查率×100×20%)。
计算公式为:派遣员管理综合指标分值=(按时派遣率分值+派遣准确率分值+按时督查率分值)×10%。
(二)人工考核分值(合计60分)1.处置终端建设分值(5分)根据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系统普查确权和事件的权属划分,确定涉及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事、部件处置专业部门数量,专业部门处置终端应全部接入数字化城管系统,全部接入的,得5分;处置终端每少接入系统1个的,扣0.5分,扣完为止。
2.系统对接分值(8分)按照成都市城管局要求,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系统实现与市级系统平台对接的(不含12319热线电话),得8分,未实现对接的不得分。
3.监督员配置数量分值(5分)14区(市)县监督员巡查覆盖范围应实现对基础数据普查面积的全覆盖,并按照平均每平方公里配置不少于1名监督员的标准进行配置,监督员配置数达到标准的,得5分;每少于1名配置数量的,扣0.5分,扣完为止。
4.监督员发现上报问题基数分值(20分)14区(市)县通过监督员巡查发现问题案卷量每天(含节假日)应不少于10件,达到每天发现10件的,得15分;当月监督员平均发现上报数高于10件基数的,每2件加0.5分,总加分不超过5分。
当月监督员平均发现上报数低于10件基数的,每2件扣0.5分,扣完为止。
5.视频监控分值(10分)14区(市)县通过视频监控发现问题案卷量每天(含节假日)应不少于20件,达到每天发现20件的,得8分;当月平均发现数高于20件基数的,每5件加0.2分,加分不超过2分。
当月平均发现数低于20件基数的,每5件扣0.2分,扣完为止。
6.市场化信息采集分值(7分)按照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应采用市场化模式,对按要求实行信息采集市场化的,得7分,未实行市场化信息采集模式的不得分。
7.城管服务热线受理和交办情况(5分)14区(市)县开通本地城管服务热线的,得3分,未开通不得分;对市民投诉的城市管理问题录入系统的,得1分,未录入的不得分;录入系统有受理和交办记录的,得1分,无记录的不得分。
七、有关要求(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实施数字城管绩效考核评价,是落实提高“两个能力”和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要求,对此,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中心和相关专业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围绕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系统效能,提高发现和处置问题效率与质量,全面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数字化城市管理绩效考核有关规定。
(二)完善体系,公正评价为确保数字化城管绩效考核评价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在本《办法》试行过程中,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中心要认真按照《成都市三圈层县(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则》的标准和要求,根据《中心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标准及处置责任分解表》,对系统中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部、事件类别、编码和处置时限进行调整。
(三)逗硬考核,奖罚分明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中心的年度考核结果,将进入市对14区(市)县的目标考评体系,与评选先进和市城管局对14区(市)县城管局的以奖代补经费挂钩,并将纳入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年度绩效考评工作通报范围。
(四)规范管理,统一标准1.监督员巡查上报信息时间为每日上午8:30-下午18:00,同时节假日和双休日14区(市)县要安排不少于本区 (市)县监督员总人数三分之一的监督员在岗工作,并且每周须安排监督员进行两次的夜间巡查。
2.14区(市)县监督员巡查范围应全面覆盖数字化城管普查划分的单元网格。
每个工作网格的范围一般不超过1平方公里,其监督员配置数量应按照每平方公里1-1.5人的标准进行配置,监督员巡查频度应不低于3次/日的标准。
3.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平台要根据监督员巡查工作时间,安排相应的人员办理案件,确保监督员上报的问题信息能够及时受理、立案和派遣。
数字化城管中心要督促专业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安排相应的人员值守,确保指挥中心派遣的案件,能够及时得到受理和按照处置标准及时处置解决。
4.专业部门处置时限按照《中心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标准及处置责任分解表》(成办函[2010]63号)三环路内侧辅道(含)以内建成区域标准执行。
(五)统一时限,定期统计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工作考核评价结果,年终各项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12月1日。
本办法自2013年6月1日起,在14个区(市)县施行。
成都市14区(市)县2013年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按照《成都市14区(市)县2013年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为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关于考核标准,依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心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标准及处置责任分解表的通知》(成办函〔2010〕63号)和《成都市三圈层县(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则》相关标准要求执行。
二、关于“监督员综合指标分值”,指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由14区(市)县监督员工作绩效组成的综合分值。
市级通过系统生成的数据进行考核。
三、关于“操作员综合指标分值”,指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由14区(市)县操作员工作绩效组成的综合分值。
市级通过系统生成的数据进行考核。
四、关于“值班长综合指标分值”,指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由14区(市)县值班长工作绩效组成的综合分值。
市级通过系统生成的数据进行考核。
五、关于“派遣员综合指标分值”,指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由14区(市)县派遣员工作绩效组成的综合分值。
市级通过系统生成的数据进行考核。
六、关于处置终端建设情况,指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系统所涉及的处置专业部门是否全面实现处置终端建设并应用。
七、关于系统对接情况,指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系统与市级系统平台进行对接,市级平台能够实现对14区(市)县系统案件的详细信息进行实时查询与统计。
八、关于监督员配置数量,指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按照对每平方公里不少于1名监督员的标准进行配置的情况,其考核方式为:由市数字化中心考核组按照监督员配置的相关合同进行现场查阅,以此作为是否准予加分的依据。
九、关于监督员发现问题基数,指14区(市)县监督员全年发现问题案件数每月每天的平均值。
其具体考核方式为:由市考核组对照监督员发现问题基数考核办法,按照规定要求对14区(市)县每月的基数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得出该项分值。
十、关于城管服务热线受理和交办情况,指14区(市)县开通城管服务热线,并对市民投诉的城市管理问题录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进入数字化工作流程。
十一、关于视频监控情况,指市级考核组通过对14区(市)县数字化城管中心每天视频监控发现的案卷量进行检查,其具体方式为:全年视频监控案件总数除以考核的总天数,再按照考核相关规定进行汇总分析,从而确定视频监控得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