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13-16章

微观经济学13-16章

一、选择题(30*1.5)
1.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
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
C.甲和乙不会变换商品
D.以上均不正确
2.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
A.获得了最大利润B.支出了最小成本
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以上均正确
3.在两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易的一般均衡的条件为( )。

A.对甲和乙,MRTxy=MRSxy;
B.对甲和乙,MRSxy=Px/Py;
C.(MRSxy)甲=(MRSxy)乙;
D.上述所有条件。

4.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一般均衡的条件为( )。

A. MRTS LK=P L/P K,
B.MRTS LK=MRS xy;
C.MRT xy=MRS xy;
D.(MRTS LK)x=(MRTS LK)y。

5.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易的一般均衡发生在( )。

A. MRT xy=P x/P y;
B.A与B的MRS xy=P x/P y;
C.(MRS xy)A=(MRS xy)B;
D.MRT xy=(MRS xy)A=(MRS xy)B。

6.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 xy)A=(MRS xy) B;
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 LK)x=(MRTS LK)Y;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S xy=MRT xy;
D.同时满足上述三条件。

7.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 )
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性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契约曲线。

8.帕累托最优实现的市场条件是( )。

A.垄断市场;B.完全竞争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三个市场均是
9.市场失灵是指()。

A.市场没有达到可能达到最佳结果
B.市场没能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
C.市场未能达到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D.以上四种都是。

10.外部效应可以产生于()。

A、人的消费行为而非生产行为
B、人的生产行为而非消费行为
C、人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
D、以上都不是
11.可用下面哪一个术语来描述一个养蜂王与其邻近的经营果园的农场主之间的影响。

A.外部不经济
B.外部经济
C.外部有害
D.以上都不是
12.公共产品具有以下哪个特征?()
A.外部性
B.排他性
C.竞争性
D.以上都是
13.解决外部不经济可争取以下哪一种方法()。

A.通过征税的办法
B.通过产权界定的方法
C.通过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方法
D.以上各项都可行
14.关于科斯定理,正确的论述是()。

A.科斯定理阐述的产权和外部性的关系
B.科斯定理假设没有政府的干预
C.科斯定理一般在涉及的交易主体数目较少时才较为有效
D.以上各项都正确
15.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 ),问题就可能妥善解决。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16.公共产品的定价主要方法是()。

A.由市场供求决定
B.由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决定
C.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估
D.由购买者决定
17.以下产品具有非抗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的是()。

A.国防
B.可公共捕鱼的湖泊
C.公海上的航标
D.公路上的桥梁
18.以下现象属于市场失灵的是( )。

A.收入不平等
B.自然垄断
C.外部性
D.以上全是
19.下列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有:( )。

A.反垄断立法
B.政府失灵
C.垄断
D.以上全是
20.当厂商的生产污染了环境,而又不负担其成本时:( )。

A.其边际成本变低
B.其边际可变成本变低
C.其平均总成本变低
D.以上全对
21.有关社会成本的正确论述是:( )。

A.它不包括私人成本
B.它包括私人成本
C.与私人成本没有关系
D.以上都不对
22.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 )。

A.是限制的
B.是提倡的
C.不管的
D.有条件地加以支持
23.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是( )。

A.不管的
B.加以管制的
C.尽量支持
D.坚决反对
24.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

A.水平相加
B.垂直相加
C.算术平均数
D.加权平均数
25.博弈论中,局中人可以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最终结果经常被称为()
A. 效用; B. 决策; C. 收入; D. 支付
26.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主要区别在于():
A.参与人的类型不同;B.决策的方法不动;
C.行动的方式不同;D.签定合同的可能性不同。

27.下列例子中哪个是合作博弈():
A. 市场开发;B. 拍卖;C. 买衣服; D. 打牌;
28.右图为某一博弈的得益矩阵,据此可知():
A. 甲与乙均没有优势策略;
B. 甲与乙均有优势策略;
C. 甲有优势策略而乙没有优势策略;
D. 甲没有优势策略而乙有优势策略。

29.对于右上图表示的博弈,其优势策略均衡或纳什均衡由哪一个格子代表的策略组合来表
示()
A. 左上角;
B. 右上角;
C. 左下角;
D. 右下角。

30.有关子博弈完备均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求某一策略组合在原博弈上都构成一个纳什均衡;
B.要求某一策略组合在每一个子博弈上都构成一个纳什均衡;
C.子博弈完备均衡中的每一个子博弈又称为恰当子博弈;
D.可以使用后向归纳法寻找子博弈完备均衡。

二、问答题(5*5)
1.什么叫优势策略?为什么说优势策略均衡是稳定的均衡?
2.什么是纳什均衡?它与优势策略、最大最小策略有什么不同?
3.什么是交易的一般均衡?达到交易的一般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4. 什么是生产的一般均衡?达到生产的一般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5. 什么是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福利函数、功利主义福利函数、罗尔斯福利函数有什么
不同? 三、计算题(1、2题6分,3、4题9分)
(1)如果A 、B 都追求利润最大化,若A 先行动,均衡结果如何?若B 先行动,均衡结果如何?
(2)如果A 、B 同时行动并且都采取保守的策略,均衡结果如何?
2. 下图是拓展型博弈:
(1)它有几个子博弈?
(2)找出子博弈完备纳什均衡。

3.
问:求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不分手 分手
玩游戏
玩游戏
戒游戏 戒游戏
4.假定两家企业A与B之间就做广告与不做广告展开博弈,它们的报酬矩阵如下:广
告的博弈(单位:百万元)
(1)如果该对局只进行一次,其纳什均衡是什么?
(2)如果博弈是重复的,但我们不考虑无限次的情形,假设只进行10次对局。

再假定企业A采取的是“以牙还牙”的策略,并在第一次对局中不做广告,企业B也将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

对企业B,考虑两种不同的情况:在第一次做广告或第一次不做广告,分别计算这两种情况下企业B的累计利润,试问企业 B将如何行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