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PPT课件
3、病原体检查呈阳性
4、WBC升高或是下降 5、心率、呼吸频率快
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
1、皮肤:苍白、发绀
2、意识:烦躁不安、神志淡漠、意识不清 3、尿量:尿少比重高 4、循环:心率快血压低 5、乳酸:乳酸升高 6、血气:氧分压低
血液动力学分类
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有高动力型和低动力型两种。
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概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任何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 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且具备以下2项或2项以上体征:体温>38 ℃或<36 ℃;心率>9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或 PaCO2 <32 mm Hg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0×109/L或<4.0×109 /L,或未成熟粒细胞>0.10 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 外科大手术等急性损害24 h后,同时或序贯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 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即急性损伤患者多个器官功能改变 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影像
1.及时快速影像学检查以早期确定潜在的感染病灶。明确感染病灶 后,应立即采集标本 2.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不能接受有创操作或无法转运,床旁超声 是最有效的方病,如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 白血病、烧伤、器官移植以及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 制剂、抗代谢药物、细菌毒类药物和放射治疗,或应用留臵导尿 管或静脉导管者可诱发感染性休克。因此本病较多见于医院内感 染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分娩妇女、大手术后体力恢复较差者 尤易发生
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脑水肿 心功能障碍 肾功能衰竭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
诊断-----病原学
1. 抗生素治疗之前留取培养标本。
2. 至少采集两处血液标本:至少一处经皮穿刺,另一处经留臵超 过48小时的血管内臵管处的血液标本
3. 尽可能留取其他可能为感染源的培养标本:尿液、脑脊液、伤 口、呼吸道分泌物或其他体液(1C)
病因
(三)特殊类型的感染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 TSS是由细菌毒素引起的严重症候群。最初报道 的TSS是由金葡菌所致,近年来发现类似征群也可由链球菌引起。
病理生理
不同病因的感染性休克都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过程。感染性休克 的发生发展有病原微生物与宿主防御机制的参与。大多数感染性 休克患者在早期或整个过程中,出现高动力型或低动力型的血流 动力学状态,其中尤以革兰氏染色阴性菌感染引起的低动力型多 见。将近50%的患者最终会出现心肌抑制、DIC及器官功能衰竭 导致死亡。
高动力型: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CO正常或增高(又称高 排低阻型),有血流分布异常和动静脉短路开放增加,细胞代谢 障碍和能量生成不足,又称暖休克。常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如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低动力型(又称低排高阻型)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 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CO减少,又称冷休克。常由革兰氏阴 性菌引起,如肠杆菌菌属,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
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概念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下降,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体内毒性代谢产物蓄积的一种综合征。传统分为肾前 性、肾实质、肾后性3大类。肾实质病变主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狭 义急性肾功能衰竭指的就是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 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 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 ARDS是急性肺损伤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 极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ARDS曾有许多名称,如休克肺、弥漫性肺泡损 伤、创伤性湿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呼吸频速和窘迫,进 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本症与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颇为相 似,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为示区别。
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概念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致病因子作用下,机体凝血机制 被激活,在微循环中有大量微血栓形成;随后因凝血因子和血小 板的大量消耗,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引起出血;最后由于激活 纤溶系统和其他抗凝机制,导致机体弥漫性的微小出血。
病因
(一)病原菌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细菌,如肠杆菌 科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等);不发酵杆菌(假单胞菌 属、不动杆菌属等);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葡萄 球、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梭状芽胞杆菌等也可引起休克。某些 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其病程中也易发生休克。某些感 染,如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暴发性流脑、肺炎、化脓性胆管炎、 腹腔感染、菌痢(幼儿)易并发休克。
脓毒血症与脓毒性休克的关系
脓毒症即是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性休 克是指在严重脓毒症基础上给予足量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纠正的持续 低血压状态,即微循环功能障碍未能纠正,伴或不伴组织灌注不良 的表现,如酸中毒,意识障碍等,它是严重脓毒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表现
感染的表现 + 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 感染的表现: 1、感染源或病灶表现 2、发热或是体温不升
感染性休克护理查房
感染性休克护理查房
感染性休克的概念
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性 综合征伴休克,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 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 作用于机体各种系统,器官,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机体由SIRS、严重败 血症发展为MODS,病死率达30%-40%。 因此感染性休克是微生物因子和机体防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以及机体内环境与应答是决定感染性休克的发展 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