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长度和时间测量机械运动【知识整合】考点1:时间测量1.测量工具:停表(秒表)、手表等2.单位:基本单位:秒(s);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3.进率关系:【注意】估测时间,常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
考点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2.单位:基本单位: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进率关系:【易错点】“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即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路程。
4.刻度尺(1)三大特征:零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2)使用方法:①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②尺的位置放正,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④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
【注意】测量工具选取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实际测量需要合理的选择各种测量工具。
5.误差:测得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区别测量误差测量错误产生原因①跟测量人读取估计值不同有关;②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②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减小或避免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减小方法:①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采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③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均值保留小数的位数仍应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即与测量值保留小数的位数一致)。
6.间接测量:(1)累积法;(2)化曲为直法;(3)配合法;考点3: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参照物:事先选定的一个物体。
【注意】(1)参照物选取时,要能够使被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简单、清楚、容易描述;(2)不能选取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3)研究对象为多个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物体时,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正在行驶的列车,若选择铁轨两旁的树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若选择列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则列车是静止的。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5.速度(1)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2)公式:tsv=(3)单位:基本单位:米/秒;其他单位: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6.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特点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求速度用tsv=求速度用tsv=求出路程s内的平均速度所以v与s和t无关。
【应用探究】类型之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本考点常见的题型有:(1)单位间的换算;(2)填写合适的单位;(3)根据对生活的观察与了解,进行适当的估测。
其中开放性的估测成为各地中考的趋势,解答时一定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就会降低试题的估测难度。
【例1】(2007年·天津)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 171.2mmB. 1.712dmC. 0.01712kmD. 0.1712m【解题分析】长度的测量结果应有三部分组成,即准确值、估计值和测量单位。
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所在的位数,与刻度尺的分度值保持一致。
故C选项错误。
【标准解答】C【变式题】(2006年·)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为cm。
考点之二: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试题鉴于初中学生的特点及知识基础情况,时分秒毫秒微秒60 60 1000 1000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000 10 10 10 1000 1000常常以贴近初中学生所熟悉的学习或生活的实际问题设置情景。
解决这类试题,一定要先确定参照物,然后将所要判断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之间进行比较,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考常以填空、选择题出现。
【例2】(2007年·)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类型之三: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该考点的试题,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多以取材于生活实际,如认识交通标志牌、认识汽车上的速度计、“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等。
解题时,要适当的进行公式变形,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体会物理学的实用性。
【例3】(2007年·)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____m ,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m /s 。
【解题分析】题中为“路程-时间”图像,观察路程坐标可知,从O 点到A 点,恰好运动一半路程,再观察时间坐标可知,OA 段用时5min ,AB 段用时20min ,说明前一段路程速度慢,即OA 段为骑自行车,AB 段为步行。
根据速度计算公式tsv可得,骑车速度为6m/s 【标准解答】AB 1800 6 【变式题】(2006年·)如图是一个骑车者和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合理信息很多,请再写出两条。
信息一:骑车者的速度为5m /s ;信息二: ; 信息三: 。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07年·玉溪红塔)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测试要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2.(2007年·)2007年2月3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
该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B.地球C.月球D.流星 【测试要点】参照物 3.(2007年·)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 B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C .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 .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3kg 【测试要点】长度、质量的估测 4.(2007年·)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 .离弦之箭 B .风弛电擎 C .一日千里 D .姗姗来迟 【测试要点】速度定义的理解 5.(2007年·)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测试要点】“路程-时间”图像★6。
(2007年·株洲)通常人的臂长和步距都与身高成正比(用符号“∝”表示),在正常步行时手臂自然摆动一次的时间与臂长的平方根成正比。
由此他猜想人的步行速度 v 与身高 h 之间可能存在如下的关系,你认为他的下列猜想中正确的是A.v∝h2B.v∝hC.v∝h D.v∝1/h【测试要点】速度的计算公式二、填空题7.(原创题)如图所示,刻度尺进行观察的结果是:(1)零刻度线是否磨损________(选填“已磨损”或“没磨损”),(2)量程是_____厘米,(3)分度值是_____厘米。
【测试要点】刻度尺的三要素8.(2007年·)我国古代为了传递信息,自周代起就形成邮骚制度,每到一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到宋代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驿等级,其中“金牌”一昼夜传递500里(1 昼夜=24h,1里=0.5 km ) ,由此可推算出传递“金牌”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km/h。
【测试要点】速度的计算9.(2007年·)2007年4月26日,由“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曾经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卷轴”等元素完美融合而成的北京奥运会火炬正式面世,如图所示。
火炬长72 ___ ,质量为985 ____ 。
(填写物理量单位)【测试要点】长度、质量的估测10.(2007年·)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测试要点】长度测量、时间测量、速度的计算三、实验探究题11.(2006年·)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
则小球从A 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测试要点】速度的计算12.(2005年·)如图所示为某辆赛车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赛车从赛道的起点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照相机开始拍照,以后赛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赛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1.0s到达E处.请你认真思考后完成:位置起点 A B C D E 时间/s 0 0.2 0.4 0.6 0.8 1.0 路程/m 0 1 4可知路程和成正比。
【测试要点】长度的测量四、计算题13.(2007年·)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车次到达时间()开车时间()终点站()T131 09:43 09:45 12:31D413 10:04 10:06 11:53(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测试要点】时间、速度的计算★14。
(2007年·)在兵器工业中,子弹射出的速度是衡量枪械性能的指标之一。
有一种运用“旋转法”测子弹速度的方法,如图所示。
在电动机转轴上固定两个间距为20cm的薄塑片,电动机以300转/秒匀速转动,枪械正对塑片水平射击,子弹穿越时的阻力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