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01任务-0001测试时间:--试卷总分:100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1.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2.贵州北部有主峰为3.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达488.64亿吨,居全国第4.截至2011年,全省共设自治州。
88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6个县、11个自治县、7个县级市、13个市辖区、1个特区。
一般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5.2005年后贵州为了使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总体战略”,即6.贵州降雨丰富,雨量最多的是晴隆、7.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8.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9.贵州高原是中国10.贵州中部有是地域文化01任务-000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11.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一线。
•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以及荔波—罗甸的北界•大方—织金—普安•苗岭•牛栏江—横江12.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分别是()。
•1949年的11月15日和11月22日•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26日•1949年的11月15日和12月26日•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16日13.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
•遵义•凯里•贵阳•都匀1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綦江•乌江•南盘江•清水江15.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
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
•湄潭文庙•阳明书院•甲秀楼•天台山16.从()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
•1949•1950•1953•197817.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红水河•乌江•北盘江•赤水河18.贵州下列被称为凉都的是()。
•遵义•水城•贵阳•都匀19.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一线。
•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以及荔波—罗甸的北界•大方—织金—普安•苗岭•牛栏江—横江20.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赫章•玉屏•威宁•铜仁地域文化01任务-000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21.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少数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22.研究和认识贵州省情需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系统的、全面的观点•直接的观点•用辨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23.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
•珙桐•贵州苏铁•银杉•马尾松24.“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列有()。
•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
•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
•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
•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
25.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26.贵州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下列()河流上。
•赤水河•綦江•南盘江•乌江27.贵州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下列有()•赤水河•綦江•珠江•乌江28.下列矿产中,贵州2011年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
•重晶石•铝土矿•磷矿•黄金29.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
•青岩教案•遵义教案•开州教案•安庆教案30.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黎平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旧址•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地域文化01任务-000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31.“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贵州实际现状的描述。
•√•×32.贵州重晶石储量占全国重晶石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冠。
•√•×33.“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贵州仍处于落后地位。
•√34.1997—2011年贵州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已连续1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经济发展已经摆脱了相对落后的地位。
•√•×35.唐代朝廷在贵州实行“土流并治”,形成经制州、羁縻州与藩国并存的局面。
在三种制度中,实行“羁縻州”的地区朝廷权利比实行“经制州”和“藩国”的大。
•√•×36.加快转型是贵州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迫。
•√•×37.贵州以青铜、陶瓷为代表的夜郎文化主要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38.贵州的季风气候夏天主要吹来自于海洋的东南风和西南风,温暖湿润。
•×39.贵州具有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自然特征。
•√•×40.贵州土壤具有类型多样、地域性较强、宜林地多、可耕地数量少、质量不高、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的特点。
•√•×地域文化02任务-0002测试时间:--试卷总分:100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1.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2.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3.贵州电信业,已具备有完善的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国际接轨,以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4.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的语言在本民族内部进行交流,而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还通晓和使用本工具。
5.贵州在邮政业方面,建成了以输网络和物流系统,建成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电子汇兑系统,形成中国西南地区的邮路大通道和邮件转运枢纽。
6.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和7.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业体系。
8.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2011年全省共有9.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10.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北主要有玉米、板栗等。
地域文化02任务-0002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11.2007年贵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是()。
•荔波•镇宁•遵义•赤水12.黔东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
•花生•芭蕉•核桃•柑橘13.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
•青溪酒和湄潭绿茶•茅台酒和都匀毛尖•湄窖酒和凤岗青茶•董酒和余庆苦丁茶14.2010年,贵州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亿元。
•500•1000•1200•150015.贵州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黔北旅游线是()一线。
•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以及施秉—镇远—铜仁•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贵阳—都匀—三都—荔波•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16.黔中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
•苎麻•芭蕉•荞麦•油菜17.黔东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
•苎麻•芭蕉•核桃•西瓜18.茅台酒是中国()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酱香•浓香•米香•清香19.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11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20.解放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排序变化是:()•由1949年的一、二、三变化为2010年的一、三、二。
•由1949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10年的三、二、一。
•由1949年的二、一、三变化为2010年的二、三、一。
•由1949年的三、一、二变化为2010年的二、一、三。
地域文化02任务-0002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21.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22.贵州的医药制造业发展潜力大,特点鲜明,下列表现有()。
•黔药制造成为医药产业演进的主体。
•大中型企业崛起成为产业规模扩大的主体。
•标准化种植基地成为药材供应的主体。
•高新技术开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23.贵州饮料制造业以()为重点。
•白酒制造业•制茶业•果汁制造业•汽水制造业24.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国家还帮助()等民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25.贵州烟草制品业形成了贵州特色鲜明的(),使贵州成为全国第八卷烟生产大省。
•烤烟生产业•特种香烟制造业•烟叶复烤业•卷烟制造业26.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苗族•藏族•水族•畲族27.贵州的电信业务目前主要有下列:()•固定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28.贵州的资源深加工工业主要有下列的()行业。
•黑色冶金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29.民族节日是贵州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其中属于社交性节日的下列有()。
•姊妹节•查白歌节•鼓社节•吃新节30.下列关于贵州的旅游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旅游景点以数量增加为主要发展方向。
•只有原生态自然风光才是贵州的旅游特色。
•增长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发展。
地域文化02任务-0002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3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
•√•×32.贵州少数民族节日五彩缤纷,社交性节日最多。
•√•×33.贵州向北的旅游路线是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