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库库房的使用管理制度

冷库库房的使用管理制度

冷库库房的使用管理制度
冷库是隔热保温的密闭性建筑,处于低温高湿环境,室内外温差大,热湿交换频繁。

为确保使用安全,保证冷库正常生产,延长冷库建筑结构的使用年限,必须合理使用,实行科学管理。

一、冷库使用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冷库的使用,应按设计要求,充分发挥冻结,冷藏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养护好冷库建筑结构。

库房管理要设专门小组,责任落实到人,每一个库门,每一件设备工具,都要有专人负责。

使用实践经验证明,冷库建筑在使用管理中,必须重视下述几方面问题:
1 严防围护结构隔热层受潮而失效
冷库是用隔热材料建成的,具有怕水,怕潮,怕热气,怕跑冷的特性,要把好冰,霜,水,门,灯五关。

川堂和库房的墙,地,门,顶等都不得有冰,霜,水,有了要及时清除。

库内冷风机要及时扫霜,冲霜,以提高制冷效能。

冲霜时必须按规程操作,冻结间至少要做到出清一次库,冲一次霜。

冷风机水盘内和库内不得有积水。

在使用中,不应有损坏围护结构的防水隔汽层现象的发生,严防屋面漏水侵入隔热层。

不要用水清洗地面、顶板和墙面,要及时清除库内冰、霜和积水。

不允许进行多水性作业的冷间,决不允许进行多水性作业生产。

2 防止冻融循环损坏冷库建筑结构
冷间应根据设计的用途使用。

如果不是专设的两用冷藏间,高、低温冷藏间不能混淆使用。

没有经过冻结的货物,不准直入冻结物冷藏间,以保证商品质量,防止损坏冷库。

在没有商品存放或冷加工时,也要保持适宜的库房温度,冻结间和低温冷藏间应在-5℃以下,不得升至0℃以上,否则造成冻融循环。

高温冷藏间和冷却(预冷)间应在露点温度以下,以免库内滴水受潮。

要控制进货的数量和掌握合理的库温,不致使库产生滴水。

还要注意防热桥处理有无损坏,一旦发现要及时修复。

3 避免地面冻胀和损坏楼(地)面
架空防冻地面下的架空层,作为高温冷藏间使用的,其架空层下地面又未作隔热层的,其温度要控制在0℃以上。

加热防冻的地面,要定期检查地面下通风管有无结霜堵塞和积水(油管加热的要检查油管有否阻塞不通和损坏漏油),回风(油)温度是否符合要求,避免因操作管理不当而造成地面冻胀。

自然通风加热防冻地面,除检查风道内有无结霜外,通风管端口严禁堆放物品,影响自然通风。

冷库的地面和楼面的使用荷载,设计说明书都有规定。

库内商品堆垛重量、运输工具及其装载量,以及吊轨的使用载重量,都不能超过规定的使用荷载。

库时,不能采用倒垛的方法。

脱钩脱盘时,不允许在楼(地)面摔击。

更不能将多水分的商品直接散铺在楼面或地面上冻结。

不然,会损坏楼、地面,重则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4 必须合理利用库房容积
为使商品堆垛安全牢固,整齐,确保商品贮藏质量,便于检查和盘点,方便进、出库,运输操作安全,库内商品货垛与墙、顶、冷却设备和走道等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要求,并在楼(地)面使用荷载允许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安排货位改进商品堆垛方法,来提高库房容积利用率,保证送回风顺畅。

有异味的食品应单间贮藏。

切忌不顾库房的使用要求和使用条件,盲目追求库房容积利用率,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5 加强对冷藏门的使用管理
冷藏门是冷间进、出货物的通道咽喉,在货物进、出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损坏冷藏门。

冷藏门启闭也比较频繁,有的尽管设置有空气幕,但在门洞处的热湿交换仍很强烈。

冷藏门的合理使用,既涉及到制冷成本,也影响到商品的冷加工和贮藏质量。

因此,要严格管理冷藏门,做到关闭及时,启闭灵活,关闭严密,防止跑冷,如有损坏,要及时修复。

库内报警应在现场和长时间有人的值班室都能听到,
报警装置应保持完好无损。

6 商品进出库及库内操作,要防止运输工具和商品碰撞库门、柱子、墙壁和制冷系统管道等工艺设备。

库内电器线路要经常维护,防止漏电。

7 严格掌握冷库投产降温和维修升温的速度
冷库投产降温及维修升温,必须注意逐渐缓慢地进行,使建筑结构适应温度的变化,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患。

投产降温要求:冷库各楼层及各房间应同时降温,使主体结构和各部分结构层的温度应力及干缩率保持均衡,避免建筑物出现裂缝。

冷库投产前的降温速度是每天不得超过3℃。

当库房温度降至4℃时,应保持3~4天,以便冷库建筑结构内的游离水分析出,减少冷库的隐患,然后才允许再以每天不得超过3℃的降温速度继续降温,逐步降到设计要求的使用温度。

维修温升要求:冷库在大修或局部停产维修前,必须停产升温。

升温前,必须清扫库内的冰霜,以免解冻后积水。

在升温过程中,遇有融化的冰霜水,应及时清除;若遇有倒塌危险部分,应先作处理。

升温应缓慢地进行,每日温升不应超过2℃为宜,各库房的温度要保持大致均衡。

库温宜升至10℃以上。

升温方法必须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局部停产维修升温,更应周密考虑,措施要得当,防止产生凝
结水或者形成冻融循环,以及建筑结构因产生不同的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

二、冷库建筑维护常识
冷库的使用管理,既要做到合理使用,而且要重视冷库建筑的经常性维护工作。

经常性维护工作包括:
(1)对冷库建筑物的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使早期的损坏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免得发现不及时,得不到早期的治理,导致继续恶化。

(2)对发现的早期损坏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及时进行修复,使冷库建筑物的修复建立在局部修理或小修小补上,防止小患未除,酿成需付出较大经济代价的较大范围的修理。

冷库建筑物较常见的损坏情况及其原因参见表7.1。

表7.1
冷库建筑物的损坏情况,一般是以损坏状态和生产使用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来判断的。

其损坏程度,有的需在升温后作进一步复查核实,然后,针对损坏的程度进行小修或大修。

依据损坏的修复条件,确定采取不停产维修,或停产(局
部或全部)维修。

冷库建筑的维修,尤其是损坏比较严重的维修,一般应委托专业技术部门设计和施工。

三、冷库地面冻胀的处理方法
冷库地面冻胀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对已经冻结的土壤进行解冻,然后再针对建筑物被损坏的情况进行修复。

地面解冻应非常缓慢地进行,使冻土层中融化的冰水被周围土壤吸收。

如果解冻过速,地面下冻土的上层解冻较快,较多融化的冰水易积存于地面垫层和未被解冻的冻土之间,使已解冻的土含水量过大,甚至达到过饱和状态,而丧失应有的承载能力,建筑物就有下沉的危险。

全部解冻过程所需的时间,视其冻结深度而不同,一般以20~60天为宜,或者再稍长一些。

冷库地面冻胀的解冻方法,可采用冷库停产升温和不停产加热两种解冻方法。

冷库停产升温解冻方法,一般是在地面下土壤冻结深度较浅、地面结构有损坏,但估计解冻复原后仍可继续使用,冷库允许暂时停产的条件下采用。

将库房温度缓慢升至并保持-4℃左右(温度保持-4℃,主要防止冷间出现冻融循环,并在此条件下减少地面的冷源),由于地热的作用,使地面下的冻土层由下至上缓慢地解冻。

冷库不停产加热解冻方法,适用于地面加热系统未被损坏且基本完整还可继续运转的冷库地面。

可采用电加热装置
来提高加热系统的热风温度,一般以25~35℃为宜,并每天适当增开加热系统循环的时数,使地面加热层得到较为充分的加热,切断由地面传给冻土层的冷源,地面下的冻土层主要靠地热的作用由下往上缓慢地解冻。

在加热解冻过程中,必须正确掌握供热风的温度和回风的温度,回风温度通常控制在比正常运转要求的温度高5℃。

当回风的温度到达并超过控制的温度时,需适当降低供热风(或供油)的温度,而加热循环运转的时数则不宜减少,直至地面全部解冻为止。

这样做既可达到均匀缓慢解冻,也有利于节约能耗。

在炎热季节,室外空气温度已达到供热风的温度时,可用风机直接抽取室外热风,进入地面加热系统进行加热,而回风通过专设的排风口排至室外。

无论采用哪一种的地面解冻方法,在解冻期间,需在整个冷库地面上堆装一定的货物重量,以便地面复原较为均匀平整(但也很难使地面恢复到原状)。

四、气调库气密性试验时注意事项
气调库气密性试验采用内部加压法。

试验前将库门打开,使库内外空气充分交换,时间应不少于24小时,尽量使库内外的温度一致;
停止对库内外的降温与加热;堵塞所有与库外连通的孔洞,
并密封好;
关闭气密门并检查,其密封应良好。

然后启动打压装置(根据各个库的条件,可选择气调设备中的乙烯机或空压机),使库内压力上升到比合同所要求的压力高5mmH2O,然后再关闭打压装置及阀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