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大祖喜曰:“此言甚善。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
”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
(3分)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答案:12.好,做13. B(未经洗涤的) 14.喜,赐15. 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可知)译文:太祖(明帝朱元璋)在东阁办公,天气很热,汗水湿透衣服,侍从给太祖换衣服,换下来的衣服都送到浣洗衣服的人(洗过之后继续穿)。
参军宋思颜看见了说:“主公亲自厉行节俭,真是以身作则,告示大家,老臣担心您只是今天这么做,以后可能不会这么做,希望您能够坚持一直这么做。
”太祖听后非常高兴:“你说的太好了。
别人也可能会说,但可能只会考虑眼前,而不能考虑到长远;或者只是忧虑到已经发生的,而不能忧虑到将来要发生的。
今天思颜看见我现在能这么做,而顾虑我之后不能继续这么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效忠于我。
”于是赏赐金币给宋思颜。
(二)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2分)(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2)日月广明之道.()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顶是()(2分)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20.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榔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9.(1)A (2)B(2分,每小题1分)(2分)(2分)22.①博览群书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三)中山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注释: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1.解释下列加线字;(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3)是非若所知也( ) (4)不病于无鸡乎(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与非像这样。
我害怕老鼠,不在乎无鸡。
%B、这不是你所知道的。
我的忧患在鼠上,而不在于无鸡上。
C、这不是你的东西。
我害怕老鼠,而不在鸡。
D、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害怕老鼠,不在乎无鸡。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4、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的看法是否一样各自的主张是什么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字;(1)吾之患在鼠( 忧虑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赶走 )(3)是非若所知也( 这件事 ) (4)不病于无鸡乎( 担忧 ) 2.联系上下文,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 (如果)没有鸡,不吃鸡罢了,离饥寒还远着呢。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C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
中山人给了他猫。
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
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
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
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四)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B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
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加点字:)会:几:岂:惟:2.翻译画线的句子: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3.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
【译文】: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
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
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于是,他就拿着图到处游说求见州官,州官也认为是好事,便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
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答案:1.解释加点字:(会:恰好,遇上几:几乎岂:难道惟:只2.翻译画线的句子: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沟渠灌进村子里,人差一点儿都成了鱼(淹没了)3.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
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
/(四)贾人渡河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④而下,舟薄⑤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⑥”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注释】①贾人:商人。
②浮苴:水中浮草。
③巨室:世家大族。
④吕梁:地名。
⑤薄:迫近。
这里指冲撞、触击。
覆:翻。
这里指翻船。
⑥盍救诸:为什么不去救他呢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渡河而亡其舟( ) (2)贾人急号曰( )(3)渔者载而升诸陆 ( ) (4)予尔百金(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字用法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A、贾人浮吕梁而下B、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然则何时而乐耶3.翻译句子: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4.读了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感想【补充资料】:【译文】: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
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
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这岂不是不讲信用么”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
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
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
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
”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答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渡河而亡其舟( 丢失,这里指翻船 ) (2)贾人急号曰( 呼叫,大叫 )(3)渔者载而升诸陆 ( 登上 ) (4)予尔百金( 给,给予 )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字用法同例句相同的一项: ( C )例: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A、贾人浮吕梁而下B、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然则何时而乐耶3.翻译句子:%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你只是一个渔民,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到十金,还不感到满足吗4.读了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感想(略),可从人的信用方面考虑。
如: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不能出尔反尔,失去信用。
(五)陈万年教子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