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四节 区域差异 第2课时 我国四大地区及西部大开发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四节 区域差异 第2课时 我国四大地区及西部大开发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3

第2课时我国四大地区及西部大开发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为土墙平顶屋,乙图为砖墙斜顶屋。

据此回答1~3题:1.甲、乙两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A.新疆、四川B.甘肃、浙江C.陕西、江苏D.贵州、广东2.导致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河流3.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A.东北和西北方向B.西北和西南方向C.东南和东北方向D.东南和西南方向解析:1.B 2.C 3.A 第1题,甲图中传统民居为土墙平顶屋,说明该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乙图中传统民居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观,屋顶坡度大,屋檐较长,说明该地位于湿润地区,地形起伏小,地势低平。

结合四个选项可知,甘肃、浙江符合上述特征,故B项正确。

第2题,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屋顶的差异主要是对当地降水条件的适应。

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少,对排水要求小,屋顶为平顶,故C项正确。

第3题,据第1题分析可知,甲传统民居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冬季气温低,盛行寒冷的偏北风,所以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东北和西北方向,A项正确。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

读图,回答4~6题:4.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工业基础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自然资源丰富D.劳动力素质高5.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 )A.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B.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C.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D.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优良6.三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外,其主要原因是( )A.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B.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C.随棉花价格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D.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解析:4.C 5.B 6.A 第4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两地都在长江沿岸,水陆交通便利;长三角的工业基础更好,劳动力素质更高。

第5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但机械化水平不高,A错;三个中心城市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B正确;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及长三角地区高,C错;“中三角”地区重工业及冶金工业发达,环境质量较差,D错。

第6题,三城市所在平原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面积减小;城市周边地区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其有重要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区域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

读图,回答7~ 8题:7.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B.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D.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8.1990~2000年丁地区的城市化速度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反差,与此直接的相关事件是( )A.人口的大量外迁B.矿产资源的枯竭C.环境质量的恶化D.老工业基地衰退解析:7.C 8.D 第7题,城市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东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最快,城市化速度也最快,而近些年有所减缓,因此丙为东部地区;因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近些年,中、西部城市化速度快,中部快于西部,所以甲为中部,乙为西部;东北地区属老工业区,改革开放后,城市化速度较慢,丁为东北地区,因此选择C项。

第8题,丁地区是东北地区,属于我国老工业区,由于受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衰退,城市化速度较慢;人口大量外迁与东北实际不符,矿产资源的枯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是老工业基地衰退的原因,因此选择D项。

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读图,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②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③向远西部地带迁移人口,减轻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④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应加快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建设②宁夏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③四川、广西是我国主要的水电输出省区④四川和湖南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9.D 10.B 第9题,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①说法错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②说法正确;向远西部地带迁移人口,会增加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人口主要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③说法错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生产力水平,④说法正确。

第10题,关于中部和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的叙述,根据图例,海南省属于东部沿海地带,①错误;宁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②正确;四川、广西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水电输出省区,③正确;四川和湖南是我国柑橘的优势产区,但是苹果属于温带水果,不适宜在此地发展种植,④说法错误。

日前,国务院颁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即在2025年中国步入制造强国队列。

下图为2001~2011年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图。

读图,回答11~12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区呈负值是其资金密集型企业落后所致B.Ⅱ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工业化水平差异大C.Ⅲ区交通落后是其工业发展限制性因素D.Ⅳ区具有资金雄厚工业发达的区位优势12.在发展现代先进制造业中,近期可定位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省区主要位于( )①Ⅰ区②Ⅱ区③Ⅲ区④Ⅳ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11.B 12.A 第11题,本题考查我国的产业活动。

Ⅰ区主要是广东省,该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高,导致其资金密集型企业占比小;Ⅱ区既包括东部沿海省区,工业化水平高,也包含中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低,不同省区之间的工业化水平差异大;Ⅲ区包括的省区多种多样,有的省区交通不便,有的省区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市场狭小;Ⅳ区中华北地区的优势是资源和交通,湖南和江西的工业发展优势是矿产和能源丰富。

第12题,本题考查对产业活动调整的理解能力。

从图中信息可知,Ⅰ区和Ⅱ区是我国资金密集型企业不足的地区,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发展需要资本支撑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读“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回答13~14题:13.我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A.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B.沿边省区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C.东、中、西部地区同步发展D.内陆省会城市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14.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开放格局的发展相比不是利用了( )A.交通便利B.经济国际化程度高C.劳动力资源丰富D.土地资源丰富解析:13.D 14.D 第13题,开放格局以时间为线索: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边境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和长江沿岸城市。

故D项正确。

第14题,前三项都是东部地区的优势,也是对外开放较早的原因;土地资源丰富是中、西部地区的优势。

下图为“2008年我国四大地区与主要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额统计图”。

读图,回答15~16题:15.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的是( )A.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B.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C.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D.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16.据图分析可知( )A.东部地区出口额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面积B.影响中部地区出口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位置C.东北地区出口中国香港少是因为经济水平低D.较长的国界线促进了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解析:15.C 16.D 第15题,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以重型工业为主;东部地区以轻型和综合型产业为主,中部地区则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C项正确。

第16题,东部地区出口额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从图中看中部地区出口额最大的地区是欧盟和美国,因此主要区位因素不是位置;东北地区出口中国香港少的主要因素是位置;较长的国界线促进了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D正确。

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如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图。

(1)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区。

从南宁出发,坐火车到北京,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呈现的地带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是。

(2)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处于阶段,从空间结构来看,其区域内部发展差异较(填“大”或“小”),区域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3)甲与乙的冬季温差大,主要是因为位置差异大,丙处光照强的主要因素是。

(4)丙处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5)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中的地区,分析其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和所学的知识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东部季风区。

从南宁出发,坐火车到北京,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呈现的南北更替地带分异规律,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热量。

第(2)题,从三次产业结构图可以看出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占的比例最大,处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工业化阶段,从空间结构来看,沿海与内陆差异较大,区域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第(3)题,甲与乙的冬季温差大,主要是因为纬度位置不同,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差异造成的。

丙处光照强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小。

第(4)题,丙处海拔高气温低,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热量。

第(5)题,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中的西部地区。

主要从区域特征和与珠江三角洲的差别分析其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答案:(1)东部季风热量(2)工业化大(3)纬度云量稀薄(4)热量(5)西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距离较近,有地缘优势;资源丰富;政策支持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7年5月21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经过4天的展示交易在浙江杭州闭幕。

“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分别如下:绿茶有西湖龙井(浙)、信阳毛尖(豫)、蒙顶山茶(川)、六安瓜片(皖)、黄山毛峰(皖)、都匀毛尖(黔);黑茶有安化黑茶(湘)、普洱茶(滇);清茶(乌龙茶)有武夷岩茶(闽)、安溪铁观音(闽)。

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自2010年以来,茶树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且产量逐年增加。

我国是茶树的故乡,茶树生长需要有特定的自然条件。

我国的产茶区主要有华南产区、江南产区、西南产区、江北产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