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
一、学科简介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是一门从矿物资源(金属和非金属矿物、煤炭、二次资源等)中,通过分离、富集、提纯等物理的和化学的加工处理,提取有用物料的科学技术。

该学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学科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建成了矿物加工分析检测、综合分选、非金属矿深加工、资源微生物技术、过程设计与柱分选等实验室,形成了矿物材料高效加工与利用、矿产资源的高效与生态化利用、贫杂矿产资源选矿关键技术等具有明显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近五年以来,本学科点承担了国家“973”项目2项,“863”项目2项,科技攻关项目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市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12项,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

获省部级奖励4项,获国家专利10项,发表专著1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0余篇,研制的硫酸钙晶须、纳米碳酸钙、脉冲振动磁场磁选柱、数字脉冲脱磁器、强磁辊等产品和设备已实现了产业化。

本学科现共有教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包括兼职),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助教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9人。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研究型人才。

本学点的硕士研究生应适应我国矿冶事业的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的工艺装备与测试技术,具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学科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中局部问题的能力,能做出具有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承担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理论研究、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能独立工作、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应用型):2年,30学分;在职攻读硕士:3学年,30学分。

四、研究方向
(一)矿物分离理论与技术
(二)矿物材料制备理论与技术
(三)复杂难选矿产资源选冶技术与装备
(四)微生物技术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
(五)矿物晶体化学特征与分离特性研究
(六)资源综合回收与利用
(七)矿物加工过程的数学模型与模拟
(八)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五、课程设置学分
六、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使研究生在科研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包括文献阅读、选题报
告、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

硕士研究生共分8个学期,10周为一学期,第1~3学期为课程时间。

论文的准备工作宜尽早开始,应在第4学期确定论文题目范围,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过后制定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明确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进度安排等,若在执行中有较大调整或变化,必须经导师同意,报研究所及研究生院备案。

第6学期末进行论文的中期检查。

研究所要会同导师对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按期召开开题和中期检查会议,以保证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撰写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先在研究所内进行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正式装订。

正式答辩前半个月将论文送交评阅人和研究所,以便组织进行正式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论文内容应能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是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论文工作应表明作者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见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5)论文工作期间,在学术会议或核心期刊上至少正式发表或已录用学术论文1篇,或导师签字认可的以正规发表论文的要求为标准的论文一篇。

(6)论文写作严格按照东北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中的要求进行。

另:答辩前必须提交经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或导师签字认可的以正规发表论文的要求为标准的论文一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