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工具发展

计算工具发展

石块、贝壳计数
原始社会,人类智力低下,当时把石块放进皮袋,或用贝壳串成珠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计算需要计数的物品。

2.
结绳计数
就是在长绳上打结记事或计数,这比用石块贝壳方便了许多。

3.
手指计数
人类的十个手指是个天生的“计数器”。

原始人不穿鞋袜,
再加上十个足趾,计数的范围就更大了。

至今,有些民族还用“手”表示“五”,
用“人”表示“二十”,
据推测,
“十进制”
被广泛运用,很可能与手指计数有关。

4.
小棒计数
利用木、竹、骨制成小棒记数,在我国称为“算筹”。

它可以随意移动、摆放,较之上述各种计算工具就更加优越了,因而,沿用的时间较长。

刘徽用它把圆周率计算到3.1410,祖冲之更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在欧洲,后来发展到在木片上刻上条纹,表示债务或税款。

劈开后债
务双方各存一半,结帐时拼合验证无误,则被认可。

5.珠算
珠算是以圆珠代替“算筹”,并将其连成整体,简化了操作过程,运用时更加得心应手。

它起源于中国,元代末年(1366年)陶宗义著《南村辍耕录》中,最初提到“算盘”一词,并说“拨之则动”。

十五世纪《鲁班木经》中,详细记载了算盘的制作方法。

到了现代,一种新型的电子算盘已经问世,它把算盘与电子计算器的长处集为一体,是一种中外结合的新型计算工具。

6.
计算尺
公元1520年,英国人甘特发明了计算尺,运用到一些特的运算中,快速、省时。

7.
手摇计算机
最早的手摇计算机是法国数学家巴斯嘉在
1642
年制造的。

它用一个个齿轮表示数字,
以齿轮间的咬合装置实现进位,
低位
齿轮转十圈,高位齿轮转一圈。

后来,经过逐步改进,使它既能做加、减法,又能做乘、除法了,运算的操作更加简捷、快速。

8.
电子计算机
随着近代高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二十世纪应运而生。

它的出现是“人类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
标志着“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开始”。

其运算效率和精确度之高,是史无前例的。

在此之前,
英国数学家桑克斯用了
22
年的精力,
把圆周率
π
算到
小数点后
707
位,
以至在他死后,
人们在其墓碑上刻着
π

707
位数值,表达了对他的毅力和精神的钦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