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信息科学》稿件修改回函

《地球信息科学》稿件修改回函

《地球信息科学》稿件修改回函
审稿老师、编辑老师,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审稿老师和编辑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本文的修改说明如下:
审稿意见1
(1)图1中的图例用词不太规范或准确,易产生歧义。

因为图中90年代和2000年城
镇应分别包括图中的红色部分(80年代城镇)和所有部分。

说明:已修改为90年代中期扩展城镇和2000年扩展的城镇。

(2)表1中对各城市在不同时期的扩展速度比较很好,但文中和表中均缺乏相应的数
据支持,宜补充进去。

另外,应增加对同一城市不同时期之间和不同城市在同一时期之间城镇扩展速度差异的解释。

说明:本文补充了计算扩展速度的模型(见文中2.3节),计算结果直接入表1中,这样数据的说明力更强一些。

(3)图2 长江三角洲近15年前后两期城镇动态变化面积图中8095转换面积、952k转
换面积的图例表达不规范,应加以修改。

说明:已全部改成中文图例。

具体为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2000年转换面积及转换类型。

全文进行了统一表示。

(4)在4.1部分“城镇规模扩大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中,应考虑区域在80年代和
90年代气候本身的变化。

说明:气温的变化收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气候的变率,2。

温室气体的作用,3土地利用的变化,4。

城市热岛的作用。

由于在计算城市热岛强度时,用了实测温度和背景温度的差值,其气候本身的变率相抵消了,所以在此不考虑气候本身的变化,如果分析气温的变化趋势,则应该考虑,但气候的变率是非常难的一个问题。

(5)4.2 城镇规模扩大对绿色植被的影响作为独立一节显得比较薄弱,行文一般化,
缺少明确观点和数据支撑,类似“而绿色植被的减少又导致区域环境的脆弱化”
等论述还应该进一步展开。

说明:计算了80年代末-2000年的植被面积变化,见表2。

并加强了分析。

审稿意见2:
1、文章的一些语言表述需要进一步凝练,使全文做到行文流畅。

2、文章的结构和部分章节内容需要进一步调整,具体修改建议如下:
1)“综述”部分改为“引言”,要阐述该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说明:已经采纳。

2)第2部分的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部分要分开,可以分为2个小节,并加上相应的标题。

说明:已采纳。

第2部分以研究方法为主题,分三小部分。

2.1,研究区域,2.2研究数据2.3所采用的模型
3)城镇变化的时空动态格局分析部分需要进一步凝练
4)“城镇扩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建议改为改为效应分析。

说明:已采纳。

5)文章的结论显得比较简单,需要进一步充实。

说明:加强了结论1和结论3。

3、对文章中的图2、图3进行重新排版。

图2 、图3可以作成黑白图。

建议图4发彩版(彩图另加收彩版费1000元)
说明:已做成作成黑白图,并规范了图例。

同意图4发彩版。

4、参考文献可以再适当增加。

说明:已增加至29条。

编辑部修改建议:
1、引言部分可略扩充,提及国外研究动态,补充相应的外文文献。

说明:已扩充国内外研究现状。

用红色字体标出。

2、行文中注意表达作者的创新,不同于他人的观点、见解;作者自己的实地调研,
计算、分析,以及有关数据支撑。

说明:见审稿意见一(2)和(5).
3、图1的图例用中文表达。

说明:已修改。

4 、对原文中红色字体部分的表达请再斟酌、修改。

:说明:已修改,目前标示为粉色
字体。

5、参考文献应与文中引用处相对应并顺序列出;需补充英文、中文相关研究文献,
可在20篇左右,并在正文中有反映。

引用格式要统一。

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
名在后,如P. E. James ,文献著录应为James P E 。

参考文献排列格式(外文
同,请注意标点符号用法)为:
1)期刊:作者(,等). 文献题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 文献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3)文集:作者. 文献题名.见(In):编著者. 书名.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
6、英文摘要扩充到22行左右(首页中文摘要不动),并请附相应的中文译稿(文章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以便请英文编辑核校。

说明:已按要求增加。

此致
敬礼
作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