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师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心理咨询师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与治疗的实践工作。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发地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教育工作,虽然
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但高校已经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虽然整体上看,发展有限,但 已经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7
心理咨询职业的发展4
• 第四阶段:初步职业化阶段(1986年至今)
• 1991年11月1日,美国中西部的依阿华大学,刚刚获得依阿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 位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枪杀了他妒忌的中国留学生山林
华、三名教授和副校长安· 柯莱瑞,副校长的秘书受重伤。随后,卢刚开枪自尽。
该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也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教育弊端的讨论。 • 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和实施纲要。由此也引发 了对社会各个层面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8
心理咨询职业的诞生
• 2001年8月,经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心理咨询师职业首次出现在《中国职 业大典》中,同时发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出版《心理咨询师 (试行)》培训教程,我国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 • 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在国标指导下,组织了两期心理咨询师培训试点班,和一期心理咨 询师师资培训班。 • 此时中国的心理咨询领域几乎是以“心灵救世主”的潜在身份出现的。见诸报端或街 头巷议的所有内容几乎都是:。。。
国首次出现汉译“心理学”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3
心理学在中国2
• 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的直接渠道中,有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于1903-1904年间曾在师
范院校教心理学课,并且直接翻译了西方心理学,他从英文重译了丹麦海甫定著的
《心理学概论》(Hoffding《OutlingofPsychology》)。 •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1907-1911年留学德国,曾在莱比锡大学学习三年,当时正是冯
9
救万民于水火。。。
每年约有200万人以上自杀未遂。
中国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 咨询或心理治疗。
10
现实总是很残酷。。。
全国大约需要130多万心理咨询师。
咨询费用超过1000元/小时,仍有求助者不远万里 赶来求助
11
快速培养人才 是关键
• 2002年9月心理咨询师职业二级试点考试。同年劳动部签发劳社鉴发[2002]24号文件 《关于开展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职业全国统一鉴定试点工作的通知》,心理咨询 师国家职业资格证项目正式启动。 • 与此同时,为相应快速、大面积培养人才的原则,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 司远程处依托北京华夏赛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3个远程培训基地,
特在莱比锡创立科学心理学的全盛时期,蔡元培曾亲自听过冯特讲授心理学和哲学史。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直接推动了心理系和心理研究所的设立。 • 陈大齐(1886-1983,北京大学心理学、哲学教授)在1917年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
学实验室,于1918年出版《心理学大纲》,这是中国自编的最早的大学丛书。
2
心理学在中国1
• 中国教育系统最先开设的心理学课,可以追溯到在1876年山东登州文会馆(教 会学校)正斋课程的第六年。通过牧师海文的观点,主要沿用了康德的观点。 • 在颜永京译海文著《MentalPhilosophy》之前,日本近代著名哲学家西周在 1875年这本书,成为日本第一本心理学译书,书名译称《心理学》。“心理学” 名称才由日本传入中国。在1896年著名学者康有为编《日本书目志》时,在中
• 1955年到1964年间,丁瓒、李心天等使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疗法中包含 了心理咨询的大量内容,对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引起了人们对心理 因素及心理治疗的重视,为我国心理咨询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
5
心理咨询职业的发展2
• 第二阶段:空白阶段(1966年-1977年)
6
心理咨询职业的发展3
• 第三阶段:复苏阶段(1978年—1986年) • 1979年起,从文学界到心理学界都有人开始着手翻译出版许多西方心理治疗大师的著作,如
弗洛姆、弗洛伊德、霍妮、荣格等一大批西方心理大师的著作被引进国内。
• 1979年,恢复活动的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 80年代初期,一些精神病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以及上海、北京的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心理咨询
使用经国家认证的全国统一远程培训课程,参加培训、各科目考试合格并通过结业考
试者办法国字号CETTIC合格证书,拉开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先河。
12
心理咨询师培训认证工作开展
• 2003年4月18日~20日心理咨询师职业心理咨询员等级(即现在的三级)首
职业的诞生
• 在公元1879年的德国,有个叫冯特的心理学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
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到1896年,韦特默在《临床心理学》一书中使用了心理咨询这个概念。 • 到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的培养标 准。 •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91年,美国平均每百万人口就有约550个心理咨询专 家。约合1818: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36年-1965年)
• 20世纪30年代,丁瓒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心理学工作。 • 1937年,日寇入侵中国,铁蹄到处,民不聊生,生命涂炭,使我国刚刚萌芽的临床心理学和 健康心理咨询工作,毁于一旦。 • 到40年代末、50年代中叶,心理学家黄嘉音曾在精神科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他有心理障碍 的病人,尤其是少年儿童病人进行了心理治疗尝试。
• 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心理学作为“伪科学”遭到批判,短暂的发展再次摧残,心理咨 询与治疗领域的工作完全停滞了。到70年代初,心理学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了。如今回顾,有 据可查的,只剩钟友斌先生一人,仍然以精神科医生的身份,在一所工厂医院里,利用业余时 间,坚持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秘密尝试采用心理分析疗法对某些神经症病人进行治疗。历史 是公正的,社会发展需求是无法阻挡的。到70年代末,他们的工作一步步正式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