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 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第六章 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4)强制性支出和随意性支出。
• 分类标准:支出有无强制性。
• 强制性支出:又称不可控制性支出,不修改 现行法律或法规就必须支出的那部分支出。 (最低收入保障、社会保障等有关法律明文规 定的支出、前届政府遗留的义务、国债还本付 息及对地方政府的补助等)。
• 随意性支出:又称可控制性支出,法律法规 无明确规定,本届政府可根据自己的施政目标 自行决定的支出。
• B,生产率无明显提高的部门:缺乏或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生 产率无明显提高的部门,主要是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
• (2)上述两个部门的工资水平根据劳动生产率上升的幅度而增 长;
• (3)低生产率部门的成本持续上升,高生产率部门成本下降;
• (4)对低生产率部门的需求下降,其产出越来越少乃至停产;
• (5)为了维持低生产率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一定比例,政府必 须多投入,以鼓励劳动力的流人。因此公共支出的增加是必然的。
创造性支出:用于维护经济发展,改 善人民生活的支出。(如经济、文教、卫 生和社会福利)。
• (3)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 分类标准:支出的受益范围。
• 一般利益支出:社会全体公民均受益 的支出。(如国家安全、行政管理、环境 保护等)。
• 特殊利益支出:只有一部分人受益的 支出。(如教育、医疗、各类对个人或法 人的补助等)
• 英国经济学家伯德(Bird)对瓦格纳法则做了
进一步的补充,他认为以下三方面也是导致公 共支出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
• A.公共经济对私人经济的替代性增强;
• B.需求的收入弹性增大,带动了对教育、娱 乐、文化、保健和社会福利服务的支出增长;
• C.私人垄断力量的上升需要政府去抵制和 消除。
2.增长引致论
支出; 按有无强制性分为强制性支出与随意性支出; 按政府层次分为中央支出与地方支出。
• (1)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 分类标准:有无直接的补偿。
• 消耗性支出:政府各部门的消费性支出和投 资性支出(用于购买日常政务和调节社会经济 发展所需的商品和劳务),是政府干预经济的 重要手段,反映了政府对社会资源直接占有的 规模和结构。
• (5)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
• 分类标准:政府层次。
• 二、有关公共支出的四种理论观点
1.公共支出扩张论(瓦格纳法则)
• 由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
• 内容是: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 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 所需的公共支出也日益攀升,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 观规律,是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
• 转移性支出:政府按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 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受益人(如债务利息、养老、 失业救济金和各类补贴等)。政府只是充当中 间人,不会有任何收益或补偿,是政府调节分 配的重要手段,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 分配。
• (2)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分类标准:支出的目的性。
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秩 序,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支出。 (如国防、外交、公安等)。
• 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不断扩张的原因有两个: • (1)社会的发展使得用于完善国内外法制和维护市场
秩序的支出增加;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管理集中化和劳 动力专门化(社会分工专业化),经济结构和市场参与 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需要政府更多的介人,以纠 正市场失灵和外部性。
• (2)政府活动规模(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
• 由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 提出。他们认为公共支出之所以会不断扩张仅仅是因 为公共收入的增加,而非别的原因,公共收入的增加 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 (1)内在原因:经济发展。
• 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一政府不变更税率—— 税收增加一公共支出增长。政府与国民一直处在税收 的博弈之中。关键是国民对税收的容忍度。政府追求 政治权力的最大化而存在支出增加的内在动力;国民 则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愿多交税。
•
• (3)公共保健支出: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帮助保护; 保健市场的不完全性(供求信息不对称);医疗 研究的一部分属基础科学,是准公共产品。公 立医院直接提供公共保健服务;对私人企业参 加社会医疗保障提供税收优惠;政府和个人之 间负担分摊(克服和减少第三者付费)。
经济发展阶段 起飞期
成熟期 大量消费期
公共支出 社会基础设施 教育、保健 福利和再
重点
投资为主 福利服务为主 分配为主
4.劳动生产率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提出,他是从公共部门的平均劳动 生产率偏低的现象着手分析公共支出增长原因的。他认为:
• (1)国民经济存在下述两类部门:
• A,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明显不 断上升,这类部门主要是制造业等,大多为私人部门。
第六章 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
• 一、公共支出的定义和原则 • 二、有关公共支出的四种理论观点 • 三、公共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 • 四、中国的公共支出
2020/10/13
2
一、公共支出的定义和原则
1.定义与分类 A.公共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事权为依
据进行的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 B.分类 按有无直接补偿分为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按支出目的分为预防性支出与创造性支出; 按支出的利益范围分为一般利益支出与特殊利益
• 1.消耗性支出
• 其特点为等价互换,主要内容有:
• (1)公共国防支出:不仅是国家为保障国民安 全所提供的必要公共支出,而且是政府干预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国防支出与民用消 费之间此消彼涨的制约关系决定了国防开支的 合理限度性。
• (2)公共教育支出:收入分配决定了受教育程 度的现实(富人孩子多读书)妨碍了社会公正; 教育具有的明显外部性;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需要政府纠正(私人金融机构不愿为穷人提供 助学贷款)。基础教育以政府提供资金的公立 学校为主;高等教育以民办公助为主;职业教 育以市场提供为主。
• (2)外在原因:战争与灾难。
• 战争和饥馑等自然灾害发生一政府支出急剧增加一 提高税率或新设税种一战争和灾难过后政府不一定恢 复原有税率,有的新税会继续存在一公共支出的持续 增加。
3.发展阶段论
• 由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提出,他们认为 公共支出的内涵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变化的,其 不同发展阶段的支出重点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