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理论基础课程—1、概述

音乐理论基础课程—1、概述

第 21 页
感谢你的认真学习!
《音乐理论基础》
另一种标记音级的方式为:Do、Re、Mi、Fa、Sol、La、Si,称 为唱名。
第9页
Part 2 乐音体系及音名
音高关系:两个相邻基本音级最小的音高距离是半音,如E-F、 B-C构成半音,其余的相邻音级相互构成全音,全音的距离等于两个 半音。
第 10 页
Part 2 变化音级与同音异名
1、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包括重升、重降) 而得来的音。
第 12 页
Part 2 变化音级与同音异名
临时升降的用途 变音记号作为临时标记,涉及的范围仅限于一小节之内。
第 13 页
Part 2 音组
音组: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
第 14 页
Part 2 标准音与中央C
a1=440,第一国际高度 a1=415-430,古典高度 a1=435,第二国际高度 中央C:乐音体系的中央
第 17 页
Part 3 音律
以C为基音,包括15个泛音的分音列: C c g c1 e1 g1 降b1 c2 d2 e2 升f2 g2 a2 降b2 b2 c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 18 页
Part 3 三种律制
(一)十二平均律:将纯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即半音。 〔明〕朱载堉(1536-约1610年) “新法密律”
基本乐理的内容: 1、音乐常识:乐音体系、记谱法、节奏节拍 2、音乐理论:音程、和弦、调式调性
第5页
2
音及音名
Part 2 音及音名
一、音的产生: 物体的振动 二、音的性质: 音高、音值(长)、音量、音色 三、乐音与噪音 乐音:振动状态相对规则,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称 为基本乐音。 噪音:振动不规则,音高不明显
《乐律全书》(1584-1606) 《嘉量算经》(1610) 《律吕正论》(1610)
第 19 页
Part 3 三种律制
(二)五度相生律:以分音列中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两音之间 的音高关系连续相生而求得各律的准确音高。
(三)纯律:在分音列的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间再插入一个第五 分音构成和弦形式做为生律要素,这样定出的CDEFGAB七个音的准 确高度.
第7页
Part 2 乐音体系及音名
一、乐音体系:音乐中使用的基本乐音的总和。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按照一定的音高关系和次序,由低到高,或 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起来——音列 调式中的音从主音到主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音阶
第8页
Part 2 乐音体系及音名
将基本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使它独立成为音级,并用字母 的方式来标记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基本音级,分别为C、D、E、F、 G、A、B,这就是音名。音名表示音的高度,可用大写字母,小写 字母两种形式标记。
2、同音异名(等音):音高相同,记法和意义不同。
第 11 页
Part 2 变化音级与同音异名
3、变音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称为变音记号。 种类 变音记号可分为五种 升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b 还原号 表示将已经升或降的音还原成基本音级 重升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全音x 重降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全音bb
第、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
自然半音: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以及这两个基本音级的变化音 级所构成的半音。
变化半音:由某一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半音。 自然全音: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以及这两个基本音级的变化音 级所构成的全音。 变化全音:由某一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全音,或隔开 一个基本音级的两个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全音。
钢琴键盘的中央 大谱表的中央
第 15 页
3
音律
Part 3 音律
一、音律: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高度及其相互关系。 复合音与分音列 复合音:我们平时所听到的音,绝大部分都是由许多个音组合而 成。由许多个音组成的音就是复合音。 基音:由全弦振动产生的音,也就是我们听得最清楚最响的音。 泛音:由弦的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音量较小,一般不易被听 出。 构成复合音的各音(基音和泛音),叫分音。将分音由低到依次 排列,叫分音列。
《音乐理论基础》课程之
概述
目录
Contents
1 概述 2 音及音名 3 音律
1
概述
Part 1 概述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 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
创作、演唱(奏和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三个方面。
第4页
Part 1 概述
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 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