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预案工厂篇1总则1.1编制的目的1.2编制的依据1.2.1依据的法律、法规1.2.2依据的标准、规范1.2.3其它依据1.3适用范围1.4应急预案体系1.5应急工作原则2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2.2指挥机构及职责3危险性分析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控制4.1.1事故预防措施4.2预警行动4.3信息报告与处置5应急响应5.1响应程序5.2处置措施5.3事故现场处置5.3.1火灾事故应急方案5.3.2触电事故现场处置5.3.3高处坠落现场处置5.3.4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5.3.5防台风应急处置5.3.6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5.3.6.1防爆处置放案5.4应急疏散方案5.4.1事故应急照明5.4.2疏散指示标志5.4.3应急疏散通道,出口要求5.4.4事故现场人员疏散方案5.4.5疏散人员就注意的事项5.5应急结束5.5.1应急终止的条件5.5.2应急结束后的工作5.5.3事故单位应做的工作 6信息发布7后期处理8保证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8.2应急队伍保障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8.4经费保障8.5其他保障9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培训与演练9.1培训9.2演练10奖惩10.1应急抢救组织纪律10.2奖励10.3处罚10.4事故处理完成后11附则11.1应急预案备案11.2应急预案更新11.3制定和解释11.4应急预案实施11.5应急电话1公司24小时值班联系电话:0755-2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骨干人员联系电话 3政府有关部门及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1总则1.1编制的目的为提高本公司对重大事故的处理能力,根据预先制定的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措施,一旦重大事故发生,能做到临危不乱,高效、快速做出应急反应,尽可能缩小事故的影响范围,减少事故对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1.2编制依据1.2.1依据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3)《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7号)。
1.2.2依据的标准、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T-20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4)《安全标志》(GB2894-1996);(5)《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GB12519);(6)《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8)《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9)《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2.3其它依据(1)《应急救援概论——应急救援系统及计划》;(2)《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务——理论.实践工.实例》。
1.3适用范围本预案体系的构成包括以下方面:1. 危险性分析2. 组织机构及职责3. 预防与预警4. 应急响应5. 信息发布6. 后期处置7. 保障措施8. 培训与演练9. 奖惩10. 附则1.4应急工作原则本公司应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2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2.2指挥机构及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6、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7、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紧急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公司各类紧急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一) 现场抢险组a) 对公司区域关键要害部位以及其它重点防护单元制定抢险预案,为事故及灾害应急处理提供依据;b) 负责受理警报,对接警出动情况、事故的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c) 当在公司区范围内发生灾情时,积极参与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抢险工作;d) 负责事故应急处理时生产系统的开停车调度工作;e) 按指挥部命令,组织对本单位的抢险、抢修应急人员,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工作;f) 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二) 疏散引导组负责事故发生后公司区内的道路交通管制工作,协调人员紧急撤离的安全疏散工作,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三) 现场警戒组a) 负责组织对事故及灾害现场的保卫工作,设置警戒线,维持现场交通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b) 保护事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骚扰活动,控制嫌疑人员。
(四) 现场救护组a) 接到报警后,立即携带防护用品,赶往事故现场,选好救护地点;b) 负责将受伤人员救离事故现场,交给医生进行抢救;c) 在医生未到来之前,对伤者就急抢救;(五) 物资供应组a) 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及时组织事故抢险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供应、调运。
b) 及时组织灾后恢复生产所需物资的供应和调运,使灾后生产能够尽快恢复。
(六) 通信联络组a) 在事故、灾害发生后,通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接通临时电话,供救灾指挥部使用。
b) 当有线通讯设施遭受破坏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3.危险性分析:本公司地处龙华新区大浪街道华兴路6号1楼,现有从业人员约62人。
主要从事水处理机械及配件的加工生产等。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总结以往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及结合安全生产的统计数据资料,对本公司危险品的存放、使用过程,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设备、电器、厂房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分析。
主要存在危险因素有:(1) 机械伤害:生产中使用的机床、车床等机械设备。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人员疲劳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等,可能会造成绞、辗、碰、割、戳等机械性伤害。
(2) 火灾事故:使用危险易爆气体的过程中,遇泄漏、明火、摩擦碰撞引起火花、静电释放、互相禁忌的危险气体相互发生反应,有产生火灾及爆炸危险;工厂保用的材料、包装材料因管理不善、保用不当、储存不合理,会引发火灾事故;电器设备老化、超负荷运行等,可能会引起电器发热、线路过热或短路,引发电气火灾事故。
(3) 电击、电伤伤害: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电气设备没有漏电保护、电器老化、人员违规操作等,易产生人员触电事故,导致人员受到电击、电伤伤害。
(4) 灼烫(伤)事故:生产过程中烧焊作业中,员工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等易造成灼烫(伤)事故。
(5) 爆炸危险:生产中使用的易易燃易爆气体因管线破损泄漏后遇明火,人员疲劳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等,可能会造成爆炸事故。
(6) 其他伤害事故:货架及车间通道有物品占道现象,可能会造成摔伤、碰伤等伤害;仓库及车间货物搬运装卸时,可能会造成砸伤等伤害。
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控制4.1.1对危险源监控的方式a.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措施。
b.建立危险源台账、档案。
c.特种设备按规定定期检测。
d.全厂和各部门对危险源定期安全检查,台风汛期前实施专项检查,查“三违”,查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e.制订日常点检表,专人巡检,作好点检记录。
f.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
g.做好交接班记录。
h.值班室应有24小时值班人员。
4.1.2事故预防措施a.火灾预防措施:1)组织学习贯彻消防法规,完成上级部署的消防工作;2)组织制定电源、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值班巡逻等制度,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3)组织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4)组织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5)领导专职、义务消防组织和专职、兼职消防人员,制定灭火应急方案,组织扑救火灾;6)定期总结消防安全工作,实施奖惩。
b.触电预防措施1)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
2)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解拆电气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
3)严格对不同的环境下的安全电压进行检查。
4)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行隔离防护。
5)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
7)供电系统正确采用接地系统,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
8)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检查。
c.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1)按技术性能要求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随时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失效。
2)按操作规程进行机械操作。
3)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作来。
4)按时进行保养,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停止其使用。
d.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预防措施:1)对危险化学品仓库每天进行仔细检查,看是否有泄露现象。
2)安装可燃浓度监测报警仪,对挥发的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3)保证化学品仓库通风良好。
4)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5)现场负责人应用最快速度通知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4.3信息报告与处置1、企业应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一旦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公司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企业负责人,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自救。
2、公司应急指挥部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双方主要交流应急组织有关车间、部门安全监管部门。
b.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5、应急响应5.1响应程序单位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
响应程序流程图如下次:图2响应程序流程图5.2处置措施(1)单位各突发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与协调,通知有关车间、部门及应急抢救队伍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事故的抢险救护工作。
(2)召集、调动抢救力量,各车间、单位接到现场应急指挥部指令后,立即响应,派遣事故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等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聚集,并听从现场总指挥的安排。
(3)现场指挥部按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专家建议,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抢救,并且要与参加应急行动的车间、部门保持通信畅通。
(4)当现场现有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应急行动要求时,及时向街道(地区)办事处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请求支援。
(5)事故发生时,必须保护现场,对危险地区周边进行警戒封闭,按本预案营救、急救伤员和保护财产。
如若发生特殊险情时,应急指挥中心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6)医疗卫生救助组事故发生时,拨打120并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