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简介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简介


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出在哪里? “三维”目标的落
实。
形式主义是目前推进新课 程的主要障碍之一!!!
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
学懂物理学!
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
如何把“过程”的设计落实 到 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上来?
教科书中栏目的设计
思考与讨论 演示 实验 旁批 做一做 说一说
STS
科学漫步
(科学足迹)
3-5
原子物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思想
一、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二、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做教师的好帮手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
注重力学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注 重概念的科学性,规律的准确性,理 论的严谨性,技能的规范性。注重实 验观察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培 养。
“重结果”“轻过
程”的现象影响
把运动的描 述与运动的 成因分清楚。
匀变速直线运动——数学演绎
(位移公式)
现行教材位移公式的处理
v s tv
v v0 v v 2
1 2 s vv tt at 00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科学探究
(位移公式)
思考与讨论
一次课上,老师拿来了一位往届同学所做的“探究小车的 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见下表),表中“速度v”一行是这位 同学用某种方法(方法不详)得到的物体在 0、1、 2……5几个 位置的瞬时速度。原始的纸带没有保存。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 的讨论。
处理数据 作出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匀变速直线运动——科学过程
(从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方法)
分析 发现存在 v-t 图象是 一条倾斜直线的一种运动。
论证 发现v-t 图象所代表的运动是加速度 不变的运动,给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科学过程
(从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方法)
结论
通过图象一般性地研究 得出:v= v0 + at
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
第五章 曲线运动
必修2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第七章 机械能
〔课标教材〕
〔现行教材〕
3-1 3-2 3-3
电磁学
力学(机械振动、机械波)
热学 力学(机械振动、机械波) 光
热学 电磁学 光学
3-4
电磁学(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力学(动量) 近代物理初步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匀变速直线运动——科学探究
(位移公式)
(改变学习方式)
●教学的目标之一应关注得出公式的过程。
1 2 x=v0t+ at 2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简介
新旧教科书对比
优化物理概念的教学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材内容框架结构的设计 新旧教材内容不同处理的对比分析
第七章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
实验:验证机 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 守恒 定律 与能 源
动能和动能定理
追寻守恒量——科学价值观
以往教学引入能量概念的教学线索及特点 定义功的概念并给出功的表达式。 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就说它具有能。 举例说明,做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进而得出“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特点:容易让人感到,定义“功”是为了定义“能”, 先有功的概念,才会有能量的概念。而事实不是这样。
(改变学习方式)
老师: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 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学生A:能。可以用下面的办法估算: x = 0.38×0.1 + 0.63×0.1 + 0.88×0.1 + 1.11×0.1 + 1.38×0.1 = ……
思考与讨论
学生B:这个办法不好。从表中看出,小车的速度在不断增加, 位移公式——改变学习方式 0.38 只是 0 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后的速度比这个数值大。用这 个数值乘以0.1 s,得到的位移比实际位移要小。后面的几项也 有同样的问题。 学生A:老师要求的是“估算”,这样做是可以的。 老师:你们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这样做的确会带来一定误 差,但在时间间隔比较小、精确程度要求比较低的时候,可以 这样估算。 要提高估算的精确程度,可以有多种方法。其中一个方法请 大家考虑:如果当初实验时时间间隔不是取 0.1 s,而是取得更 小些,比如0.06 s,同样用这个方法计算,误差是不是会小一 些?如果取0.04 s、0.02 s …… 误差会怎样?
科学概念的力量在 于它具有解释和概括 一大类自然现象的能 力。在这方面能量概 追寻守恒量——科学价值观 念的作用十分独特。
新教科书引入能量概念的教学线索及特点 由伽利略理想实验引入能量概念。 给出动能、势能的定性含义。 用牛顿动力学的语言描述伽利略理想实验不完整 把守恒思想的渗透贯穿于能量学习的全过程。
追寻守恒量——科学价值观
追寻守恒量——科学价值观
科学家们一直在关注自然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 …… 1801年 戴维发现电流的化学效应(电和化学的联系) 1820年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电和磁的联系) 1821年 塞贝克发现温差电现象(热和电的联系) 1831年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电和磁的联系) 1840年 焦耳发现电流的热效应(电和热的联系) 1842年 迈尔表述了能量守恒定律,并计算出热功当量 的数值(力和热的联系) 1843年 焦耳测定了热功当量的数值(力和热的联系) 1847年 亥姆霍兹在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能量守恒定律 ……
重力势能
机械能守 恒定律
追 寻 守 恒 量

功 能 关 系
探究弹性势能 的表达式
功率
实验:探究功与 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验证机 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 守恒 定律 与能 源
动能和动能定理
第七章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
重力势能
机械能守 恒定律
追 寻 守 恒 量

功 能 关 系
探究弹性势能 的表达式
功率
实验:探究功与 速度变化的关系

优化物理规律的教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教材内容框架结构的设计 新旧教材内容不同处理的对比分析
一个教学 中的实验
一个历史 上的实验
第二章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
实验 : 探究 小车 速度 随时 间变 化的 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
总主编
张大昌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简介
新旧教科书对比
教材体系结构设计
〔课标教材〕
〔现行教材〕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必修1
第一章 力 第二章 直线运动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匀变 速直 线运 动的 位移 与速 度的 关系
自由落 体运动
伽利略对自 由落体运动 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数学演绎
(速度公式)
现行教材速度公式的处理
v v a t
v v0 a t t0
v= v0+at
匀变速直线运动——科学过程
(从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方法)
进行实验 忠实记录小车在重物牵引下 运动的时间与对应速度的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