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器械使用说明

康复器械使用说明

康复器械使用说明滚桶:适用范围:适用于偏瘫、脑瘫等运动失调患者进行平衡协调训练,可降低患肢肌张力,缓解痉挛。

使用方法:1.将滚桶放在OT训练桌上,用于往复滚动滚桶。

2.训练者骑坐在滚桶上,手扶滚桶,双脚着地,作小幅度摆动训练。

注意事项:1.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

2.可直立放置,但不宜在此状态下进行作业训练。

OT桌(可调式):适用范围:为作业训练用平台,桌面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使用方法:1.用手柄顺时针方向摇动桌面上升,反向摇动则桌面下降。

2.可在桌面上做各种OT训练。

注意事项:1.手柄摇动缓慢,用力均匀。

2.禁止用物体敲打桌面。

肩关节回旋训练器前臂旋转练习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改善肩、肘关节活动范围的回旋功能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需要,可适当调节平台高度,向上扳动平台升降手柄,用手托起平台使其上升或下降到合适位置时,放下平台升降手柄。

2.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手柄或转动轴距离,放松回旋臂上的可调螺丝,拉长或缩短回旋臂至适宜锁车螺拴。

3.扳动阻尼调节手柄,适当调节阻尼值。

4.手握手柄,做肩、肘关节旋转训练。

注意事项:1.训练前应确认拉力器安装牢固方可进行训练。

2.应在康复师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及时间。

3.摇手柄时,不可用力过猛,或将人体重力压在手柄上,防止器材脱离定体。

体操棒与抛接球用途:适用于改善上肢活动范围的训练,和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

使用方法:一.带棒做操训练1.患者两手臂前伸握棒,肘伸直,上举至头上。

2.两手在身后握棒,肘后伸向后上方举。

3.棒贴近背部,双肘尽量弯曲,做护胸运动。

4.棒放在背后,双肘弯曲夹住,挺胸,高抬腿做姿势训练。

5.患者双手分别握两根帮一端,康复师握住另一端,与患者步调一致,前后摆动木棒,使上肢正确摆动,摆动时可双臂采用外展,下垂、弯曲、上举等姿势。

二.抛接球练习,可一人手捧球,上下抛接,也可多人互相抛接。

注意事项:1.训练场应保持清洁无尘,有较宽敞活动空间,避免伤及他人。

2.在康复师的帮助下有序练习。

3.不可用体操棒做打闹等游戏,防止伤及损坏产品。

哑铃用途:适用于肌力和医疗体操训练。

使用方法:1.进行哑铃训练,可锻炼肩、肘、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及肌力。

2.用手握住哑铃,开始用轻重量逐渐加重。

3.采用护胸,举高,换手,平衡训练方式,并计时。

4.训练时可采用站立、弯腰、躺等多种体态进行多种训练,逐渐提高训练强度。

注意事项:1.在康复师的帮助下有序练习。

2.注意安全,谨防砸伤。

3.禁用哑铃做敲打工具。

踝关节训练器用途:适用于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主动或被动训练。

使用方法:1.可适当调节坐垫前后距离。

2.训练者坐在坐垫上,双脚放在脚踏板上,将绷带扣好。

3.握手柄适当前后摆动,做踝关节前后被动训练,也可手放下,做踝关节前后屈伸主动训练。

注意事项:1.在康复师的帮助下有度练习。

2.踝关节被动训练时摆动手柄须缓慢,禁止快速,蛮力摆动手柄。

站立架:用途:适用于截瘫、脑瘫、偏瘫等站立功能障碍的成年患者的训练,可通过站立训练预防或改善骨质疏松、压疮、心肺功能降低等疾患。

使用方法:1.患者坐轮椅进入站立架正面内腔。

2.康复师帮助患者站起,并用臀部绷带固定,帮助患者完全站立。

3.调节膝部,使患者下肢站直。

4.患者双臂放在台面上,可进行书写等练习。

5.结束后,由康复师松开绑带,帮助患者坐回轮椅。

注意事项:1.患者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2.遵守“循序渐进”原则。

3.进行站立训练时,患者使用的臀部绑带必须贴合牢靠,不得松脱。

肋木用途:适用于进行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训练,坐站立训练,平衡训练及躯干的牵伸训练。

使用方法:1.训练者双手握住肋木,身体尽量向后挺,保持,再拉动身体向前,可锻炼肘关节屈伸及上肢肌力。

2.双手握肋木杠,利用体重压向肋木,双脚离肋木越近,矫正力越大,训练者双手高举,握肋木,保持,悬空身体,锻练肩上举受限,双手握中部肋木,身体前屈,下压,锻炼肩关节伸展。

3.身体背对肋木,手握肋木,利用体重下坠,矫正力可根据上肢承受能力。

4.可握住肋木进行站立,下蹲,弓步等训练,锻练膝关节灵活度,也可进行保持训练。

5.可进行攀爬训练,锻练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

6.训练者可逐成抓握肋木杠,使手臂伸展并利用自身力牵引手臂训练。

注意事项:1.使用前进行检查,确认安装牢固后方可进行。

2.在康复师指导下有序练习。

3.在使用过程中,勿剧烈运动与摇摆晃动。

平行杠用途:1.站立训练,帮助已完成坐位平衡训练的患者,从座位上站起来,训练立位平衡和直立感觉,提高站立功能。

2.步行训练,在患者步行初期,为防止跌倒,可让患者先通过平行杠练习行走。

3.肌力训练,利用平行杠做身体上举运动,可以训练拄拐杖步行所需的背阔肌,上肢伸肌肌力,也可用于步行所需臀中肌,腰方肌肌力的训练。

4.关节活动度训练。

5.训练辅助。

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确认安装牢固后方可使用。

2. 在康复师指导下有序练习。

3.在训练过程中防止摔倒。

阶梯用途:1.步行训练利用阶梯扶手或拄拐进行上下台阶的步行训练。

2.肌力训练对躯干和下肢做肌力增强训练。

电脑中频治疗仪适用范围:1.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麻木、寒凉、酸沉等症状。

2.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肌张力下降。

3.延迟病变肌肉的萎缩。

4.促进恢复肌肉的运动功能。

使用方法:1.将输出电极片放在病变部位,根据病人耐受能力,调节输出量的大小。

2.输出电极放在患侧,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宜。

注意事项:1.放置前清洁患者皮肤处。

2.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输出电量大小。

3.治疗期间防止电灼伤。

4.高血压及心脏病慎用。

5.孕妇禁用。

痉挛肌低频治疗仪适用范围:1.通过交互刺激等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

2.延迟病变肌肉的萎缩。

3.促进恢复肌肉的运动功能。

使用方法:1.痉挛肌和对抗肌交替刺激降低肌张力。

2.单纯刺激拮抗肌,减低痉挛肌的张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3.单纯刺激痉挛肌以减低肌张力。

4.单独刺激一块或两块肌肉,锻练肌肉。

注意事项:1.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本仪器。

2.使用时远离电磁辐射干扰源30米以上。

3.电极放置在人体后,不要开关电源。

4.治疗前应检查治疗部位是否清洁完整。

5.输出治疗时,不得任意挪动体位或拉动拽摇电机线和绑带,以免灼伤。

空气压力波治疗系统适应范围:1.淋巴水肿,乳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妊娠水肿等各种原发、继发、混合性水肿。

2.预防深静脉血栓,静脉曲张。

3.骨科、普外脑瘫等术后康复。

4.防糖尿病引发的神经末梢炎,糖尿病足。

5.神经损伤,长期卧床及老年患者的康复。

6.肢体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7.预防肌肉萎缩,缓解痉挛。

注意事项:1.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高血压及循环障碍者遵医嘱使用。

3.因急性发炎或化脓导致失血时不宜使用。

4.不要直接将压力袋接触皮肤。

5.使用过程中感到疼痛,立即停止。

主被动训练器(等速肌力训练仪)适应范围:1.训练患者下肢的关节活动度。

2.增强下肢肌力。

3.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4.增强心肺功能。

5.减少痉挛可用于神经科。

注意事项:1.在康复师指导下有序训练,遵守“循序渐进”原则。

2.不可私自调节速度,阻力。

3.由康复师或护士协助,坐于舒适位置,固定腿部,防止受伤。

4.根据患者张力调节方向。

使用方法:1.通过按上下键来选择手臂或腿训练。

2.通过按速度键选择速度。

3.通过按阻力键来选择阻力。

4.固定病人。

5.按开始键后机器正转至少三个来回后操作者方可离开。

上下肢关节康复器适用范围:上下肢关节康复器,主要对上下肢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辅助治疗。

使用方法:1.打开电流开关以前检查和数据设定。

2.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

注意事项:1.确认显示屏上各个数据设置正确。

2.机器正确后,方可将患肢固定。

3.运行两个来回后无异常,操作者方可离开。

电动起立床用途:适用于截瘫、脑瘫、偏瘫等站立功能障碍的成年患者的训练,可通过站立训练预防或改善骨质疏松、压疮、心肺功能降低等疾患。

使用方法:1.将患者搬运至站立床上。

2.用绑带固定好胸部及下肢。

3.按上升键调节至所需角度。

4.调节站姿。

5.结束后,由康复师松开绑带,帮患者坐回轮椅。

注意事项:1.患者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2.遵守“循序渐进”原则。

3.进行站立训练时,患者使用的臀部绑带必须贴合牢靠,不得松脱。

股四头肌训练器适用范围:适用于膝关节主动受限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抗阻力主动运动,也可进行膝关节屈曲伸展牵引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患者体型特征需要,调节至适宜位置。

2.根据患者训练需要调节支架高度和配置块数量。

3.训练期间,因股四头肌乏力而难以摆动压脚杆时,可由康复师在助力手柄上适当加力帮组训练。

注意事项:1.使用前对训练椅进行空载操作检查,经证实训练椅处于完好状态方可使用。

2.训练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有护理人员协助训练。

3.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4.禁止用配重块做敲打工具。

吞咽治疗仪适用范围:主要用于非机械原因损伤而引起的咽部任何病因引起的吞咽障碍。

使用方法:1.在仪器的电极放好后,按开或关钮打开该仪器。

2.设置强度。

3.治疗结束后,先关闭仪器,再取下电极。

注意事项:1.需要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慎用。

2.需要长时间不断讲话的患者禁用。

3.使用给食器而在咽喉里有的患者禁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