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肿瘤生长、侵袭与转移

第八章 肿瘤生长、侵袭与转移


原发瘤
继发瘤
ABioCell
转移瘤
原发瘤
ABioCell
直接蔓延
肿瘤细胞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 束衣侵袭,破坏邻近正常组织或器官并继续生长。
由细胞粘附因子介导的肿瘤细胞 彼此之间的粘附力减少
肿瘤细胞表达 上皮性钙粘素下调
癌细胞与基底膜紧密附着(attachment)
肿瘤细胞高表达整合素
恶性肿瘤常见的生长方式
ABioCell
1、膨胀性生长
生长缓慢,体积逐渐增大如膨 胀气球,推挤周围组织 特点: 包膜 边界清楚 活动性好 易切除 多见于良性肿瘤
ABioCell
子宫平滑肌瘤
ABioCell
纤维瘤
ABioCell
2、外生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体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 道,泌尿生殖道等)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 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蕈状或菜花状的肿物。这种生长方 式称为外生性生长。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都可呈外生性生 长。但恶性肿瘤在外生性生长的同时,其基底部往往也呈 浸润性生长,又由于其生长迅速,血液供应不足,这种外 生性肿物容易发生坏死脱落而形成底部高低不平、边缘隆 起的癌性溃疡。
ABioCell
异质性
表现在浸润、生长速度、 激素 反应、化疗及放疗敏感性等
ABioCell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Expansive
growth
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外生性生长: Exophytic
growth
良、恶性肿瘤均可呈此生长方式
浸润性生长:
Infiltrative growth
特点: 边界不清 无包膜 破坏周围组织 固定 手术不易切除
ABioCell
ABioCell
胃癌:
胃壁增厚 结节状突起,肌层呈条索状浸润
ABioCell
乳腺癌浸润脂肪组织呈蟹足、树根状生长
乳腺癌
Infiltrative growth
肠 腺 癌 浸 润 肌 层 平 滑 肌 组 织
ABioCell
ABioCell
S期:DNA合成期;G2期:分裂前期;G1期:DNA合成前期;M期: 分裂期。
静止期肿瘤细胞
S
G2
G0
死亡细胞
细胞周期
G1
处于增殖阶段的肿瘤细胞MG0静 Nhomakorabea期肿瘤细胞
细胞周期与肿瘤细胞生长分数
ABioCell
2、瘤细胞的生成与死亡:肿瘤的进行性生长及其生 长速度决定于其细胞的生成大于死亡的程度。由于 营养供应不足,坏死脱落以及机体抗肿瘤反应等因 素的影响,在肿瘤生长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瘤细 胞失去生命力。肿瘤细胞的生成与死亡的程度共同 影响着肿瘤的生长。
ABioCell
淋巴结转移: 肿瘤细胞从局部淋巴结开始浸润,最终可到达身体的 其它部位。
转移部位的淋巴结增大,质地变硬,切面灰白色。有时 有转移的淋巴结由于瘤组织侵出被膜而相互融合成团 块。 局部淋巴结发生转移后,可继续转移至下一站的其他 淋巴结,最后可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再继发血道转移。
但有时仅为淋巴结对肿瘤抗原的反应性增生。
ABioCell
第八章、 肿瘤生长、 侵袭和转 移
ABioCell
第一节、肿瘤生长 一、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良性 多数慢 快 快
恶性
影响生长速度因素: 肿瘤细胞群体动力学 肿瘤细胞的凋亡率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的演进和异质性
ABioCell
1、肿瘤生长动力学 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决定于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 肿瘤的生长速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1)、肿瘤细胞倍增时间:恶性转化细胞的生长周期 与正常细胞一样,分为G0、G1、S、G2和M期。 (2)、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生长分数指肿 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复制阶段(S+G2期)的细胞的比例。 在细胞恶性转化的初期,绝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复制期, 所以生长分数很高。但是随着肿瘤的持续生长,不断有 瘤细胞发生分化,离开复制阶段的细胞越来越多,使得 大多数肿瘤细胞处于G0期。即使是生长迅速的肿瘤其 生长分数也只在20%左右。
ABioCell
肾癌淋巴道转移
肿大淋巴结
ABioCell
淋巴结肿大
ABioCell
淋巴道转移示意图
ABioCell
输入淋巴管
原发瘤
输出淋巴管
淋巴结
ABioCell
淋巴道扩散是癌扩散的常见方式,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需要形 成栓子进入淋巴结。肿瘤细胞首先见于淋巴结包膜下或边缘窦内, 最终累及整个淋巴结,而后突破包膜浸润局部组织或继续延淋巴 系统扩散。
Infiltrative growth
ABio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ABioCell
Infiltrative growth
ABioCell
第二节 肿瘤侵袭
通常所指的肿瘤细胞恶性行为,即指肿瘤细胞侵袭性和转移性。 (一)侵袭:有原发侵袭和继发性侵袭 1.概念: 恶性肿瘤从原发瘤或继发瘤向邻近的宿主组织侵犯或 占领。 2.侵袭的实质: (1)侵袭性瘤细胞占领邻近正常组织。 (2)同时使邻近的宿主组织也发生变性(或坏死),后者主 要是被动性变化,也可包括积极反应性改变。 (3)瘤细胞占领和宿主组织变性在时间&空间上都是进行性 的。 3.效应: (1)死亡, 坏死 (2)局部增生, 血管增多 (3)肿瘤细胞变异生长, 在时间空间上同时进行
肿 瘤 转 移 途 径
淋巴道
血道
种植
ABioCell
1、淋巴道转移
•癌多见 多顺流,少逆流
癌细胞→淋巴管→引流淋巴结→→→胸导管→血流
转移方式: 瀑布式、 跳跃式、 逆行交叉式。 转移位置: 视肿瘤位置(与淋巴管回流途径有关) 而定 乳腺癌首先到达同侧腋窝淋巴结; 肺癌首先到达肺门淋巴结,右锁骨上淋 巴结; 甲状腺癌转移到颈淋巴结; 阴茎癌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
ABioCell
ABioCell
输入 淋巴管 转移 癌细胞 边窦内 转移癌 淋巴滤泡
ABioCell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淋巴结转移性 低分化 腺 癌
ABioCell
淋巴道转移过程小结: A. 瘤细胞离开原发瘤, 侵入淋巴管。 B. 瘤细胞在管内运行。 C. 进入淋巴输入管内。 D. 在淋巴结内的边缘窦停留与窦内内皮细胞粘附。 E. 粘附后, 进行增殖形成转移灶。 F. 由边缘窦向中间窦扩散。 G. 由中间窦继续扩散, 侵袭到髓, 或占据全淋巴结。 H. 瘤细胞从输出管出来, 再转移到其它淋巴结。 特点 大体 淋巴结 肿大、粘连、 固定 灰白 镜下 癌细胞浸润 边窦→中间窦→髓窦
ABioCell
肿瘤的异质化(heterogeneity)
指由一个克隆来源的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 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 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 原因 :单克隆性肿瘤的生长过程中,附加的基 因突变作用于不同的瘤细胞,机体的抗肿瘤反 应可杀死那些具有较高的抗原性的亚克隆,而 抗原性低的亚克隆则可以躲过机体的免疫监视, 使得瘤细胞的亚克隆获得不同的特性。致肿瘤 生长过程中能保留那些适应存活、生长、浸润 与转移的亚克隆。
ABioCell
ABioCell
肿瘤的血行播散 1. 形成转移灶的机率 <1‰ 2. 形成转移的条件 癌栓形成+浸润机制 肿瘤异质化+高侵袭 力亚克隆 3. 转移的部位倾向性
对器官的特殊亲和力
对器官的排斥性
ABioCell
ABioCell
ABioCell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liver
特征: •体表、体腔、管道器官 •常向表面生长 •形成突起 乳头、息肉、菜花 •良恶性肿瘤均见
ABioCell
Exophytic growth
乳 头 状 瘤
ABioCell
Expansive Exophytic growth
or
神经纤 维瘤病
ABioCell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Exophytic growth
ABioCell
现已发现,由肿瘤细胞本身和浸润到肿瘤组织内及 其周围的炎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能产生一类血管生成 因子,如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 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肿瘤细胞产生的FGF,它能通过其受体与相应的靶 细胞结合。有增加内皮细胞的化学趋向性、促进血管内 皮细胞分裂、毛细血管出芽生长、诱导蛋白溶解酶生成 和有利于内皮细胞芽穿透基质等功能。此外,巨噬细胞 产生的TNF-α也有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和刺激其游走的 作用。新生的毛细血管既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又 为肿瘤的转移准备了条件。因此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 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ABioCell
ABioCell
第三节 肿瘤细胞转移
一、概念: 肿瘤细胞由其原 发部位侵入淋巴 管,血管或体腔 部位,肿瘤细胞 被血流,淋巴流 带到另一部位或 器官继续生长形 成与原发瘤同样 类型的肿瘤。
ABioCell
转移(Metastasis)
肿 瘤
淋巴管 血 管 体 腔
停留 继续 生长
与原 发瘤 类似 肿瘤
肿瘤细胞降解(degradation)细胞外基质
肿瘤细胞分泌金属 蛋白酶类等基质溶解酶
肿瘤细胞分泌 自分泌移动因子
癌细胞移出(migration)
ABioCell
子宫颈癌直接蔓延示意图
转移的特点(与直接蔓延比) 局部浸润、播散、停留 继续生长、转移瘤 实质转移、间质不转移
ABioCell
二、转移途径:
ABioCell
(二)侵袭过程的模式 1、形态学模式: A. 肿瘤细胞向器官表面靠拢。 B. 瘤细胞用伪足贴在表面与内皮细胞粘连。 C. 瘤细胞用伪足以细胞的天然间隙达到基底膜。 D. 瘤细胞深入器官深部。 E. 形成癌窠。 2、侵袭能力差异 A. 与肿瘤细胞的本身亚群有关。 B. 相同瘤细胞群体在同一动物不同部位侵袭能力不同。 C. 相同瘤细胞接种的部位不一样, 对器官有特异性。 3、与器官之间的选择性 A. 易侵袭骨组织, 结缔组织, 易生长部位。 B. 不易侵袭主动脉, 眼球, 脑(有糖蛋白识别), 有蛋白质抑 制剂, 皮下部位抵抗侵袭力最强. 肝细胞和肺细胞粘膜易敏。 C. 特异肿瘤细胞具有对特异器官亲和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