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前苏联文学名著普通一兵心得体会

读前苏联文学名著普通一兵心得体会

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激情
在平凡岗位上做一名合格的“普通一兵”
――读前苏联文学名著《普通一兵》心得体会文章
记得第一次读前苏联小说《普通一兵》是在一九六九年。

那时文化大革命运动如火如荼,除“红宝书”和少量红色书籍外,中外文学名著特别是“苏修”的书籍,一律在禁读之列。

当时,我正值青少年时代,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我不断光顾被父亲严密地藏在老家堂屋屋檐下的各类书籍。

按先易后难、先通俗后古典、先中国后外国的顺序,我阅读了前苏联小说《普通一兵》。

回想初读的时候兴趣不大,觉得外国小说故事情节没有中国小说热闹,说教过多,描写人物的思维活动过多,再加上外国人的名字太长,不好记,所以只读一遍就束之高阁了。

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以及对中外革命英雄人物高尚情操认识的不断加深,近年来重读《普通一兵》这部书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父亲收藏的书籍均已遗失,新华书店又买不到,只好托在书店上班的同学帮忙订购。

今年三月,我如愿以偿,重新购置了这本书,可谓如获至宝。

书到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先浏览了一遍,每当我看到封面上前苏联英雄――马特洛索夫的不朽雕像时,就不由感慨万分。

我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利用睡前、饭后等闲杂时间,细细地
读,慢慢的品,真如笛卡尔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深深地感到《普通一兵》是一本好书,读这样的书籍无疑是对人类美德的塑造和对自己人格的完善,在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受到洗礼,其乐无穷,受益非浅。

《普通一兵》是一部珍贵的纪实传记小说,描写了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的一生经历。

马特洛索夫的全名是亚历山大〃马特悦耶维契〃马特洛索夫,一九二四年生,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三日牺牲,他牺牲时才十九岁。

小说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他那短促的但却又是光辉的一生。

马特洛索夫从小失去父母,被儿童教养院收养。

在辅导员教师的帮助下,他生活幸福,健康成长。

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积极要求参军,在艰苦环境中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上前线后他屡立战功。

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火力点久攻不下,马特洛索夫奋不顾身地上前突击,最后用自己年轻的身体堵住了火力点的枪眼,为胜利的到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马特洛索夫牺牲后被追赠“革命英雄”称号,他的故事曾在五十年代的中国广泛流传。

《普通一兵》是在一九四九年发表的,距离今天已经五十八年了,近六十年沧桑,前苏联和世界,也包括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今天重读这部小说,马特洛索夫这个人物的光辉形象依然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小说中洋溢着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
义激情跃然于一字一行之中。

英雄本是平凡的青年。

学习英雄事迹,在平凡的人民银行工作岗位上争做一名合格的“普通一兵”,我认为需牢牢把握的应做到这几点:一是对祖国要无限热爱,对自己的工作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平凡岗位耐“烦”、戒浮躁,保持生命清醒的状态。

当前爱国主义思想体现在哪里?和平年代展现洒热血、抛头颅、堵枪眼壮举的机会很少,关键要在平淡无奇的工作中发扬“团结、和谐、规范、发展”的人行精神,牢记“尚学、尚德、唯实、唯先”的行训,全心全意地想工作、干工作、议工作,始终将自己摆在“普通一兵”的位置上,在群众面前,不要有半点虚伪和傲气,牢记“三个代表”的要求,时刻不忘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要保持昂扬的锐气和青春的活力。

昂扬的锐气和青春的活力那里来?首先取决于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取决于主观努力。

在工作中时时要把握方向,讲究方法,认准目标苦干实干,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样才能体现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才能时时唤起忧患意识,使自己常怀“惶恐”:惶恐有负重任,惶恐为官不廉,惶恐为政不勤,惶恐名不符实。

由惶恐产生压力,使压力化作不断上进的动力。

其次,要有勇争第一的勇气。

有句话说的好,“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的理解是,工作中面对争第一的机会,争到与否是次要的,问题在于你是不是尽心尽力地去争取了,但我坚
信,全身心的去做一件事情,一定会取得突出的成绩。

马特洛索夫在没有加入苏联红军之前,学习之余在学校工厂当铁工制作弹药箱,为了更快更好地支援前线,他刻苦钻研技术,忘我劳动,在“一切为了前线”、“你为前线做了些什么事”这样的口号鼓舞下,一天一天、越来越好地掌握了工作技巧,每天每天地提高产品的定额,百分之一百五十、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马特洛索夫以优异的成绩使自己的名字登上了“优秀斯达汉诺夫注工作者”光荣榜。

雷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力争上游,勇争第一,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希望,力争上游就是敢为人先,不但要敢,还要会敢。

这就要求我们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去不间断的学习新知识,只有坚持不懈、刻苦虚心地真正学到了更多更新的知识,才能在工作中有一个好的思路,才能产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通过忘我劳动,实现力争上游的良好愿望。

三要养成并弘扬浩然正气。

马特洛索夫之所以能够在平凡的学习、生产中克服困难,成为劳动标兵,而且能够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甘洒热血,正是因为他具备了这种浩然正气。

联系到工作中,我体会到注重养成和发扬浩然正气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公。

不论对人、对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公”。

民不服吾我能而服吾公“,时时事事,不论
亲疏,处理问题,出于公心,主持公道。

2、勤。

勤恳、勤读、勤写、勤调查、勤研究、勤政为群众。

3、廉。

古语讲“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要带头廉洁自律,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部门的监督,维护党纪和国法的尊严。

4、实。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求真务实,埋头苦干。

重实际,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

工作中认真领会上情,深入了解下情,带头营造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

5、爱憎分明。

与人共事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不求全责备,学习别人的长处,多查自己的不足,求大同存小异。

在原则问题上,按规矩办事,在以法规制度约束自己的同时,对违反制度、原则的人和事敢于批评,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尽到管理职责,全力维护人民银行良好的工作环境。

马特洛索夫和中国的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革命先烈一样,在特定的时刻,他们将充满生机的、年轻的生命坦然地交给了死神,高擎着人类正义和尊严的旗帜,潇洒地踏上了不归路。

认真地阅读这部书,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被书中所描写的英雄人物所感动、被振奋。

除主人公的事迹使你难以忘怀外,儿童教养院辅导员、布尔什维克柯拉甫楚克对后进学生的真诚关助,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前苏联红军第二五四近卫突击团二营冲锋枪连党支部书记凯德洛夫准尉对布尔什维克党的赤胆忠心,对工作对同志的无限热忱;怀着对德寇的深仇大恨,为参加战斗忍受腿部巨大伤痛
坚持在冰天雪地行军三昼夜,最后在消灭敌人火力点的战斗中,为掩护战友不惜暴露自己,吸引敌人火力而光荣献身的安托士琴柯等人物形象,将使你认为他们曾非常真实地存在过,使你感到在这个世界上,正义的力量是无穷的,做一名普通一兵是无尚光荣的!
注:阿历克塞·斯达汉诺夫是个被写进前苏联史册的人。

斯达汉诺夫是顿巴斯中伊尔敏诺一个矿井的普通采煤工,他的采煤工作法一直被赞誉为前苏联当时从未有过的先进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劳动生产率新高涨的标志。

斯大林说:“斯达汉诺夫运动表现了社会主义竞赛的新高涨,表现了社会主义竞赛的新的更高的阶段”。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二00七年七月十八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