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后勤保障的效率一、课题背景(一)校外调研对象:浏阳市一中、浏阳田家炳中学、望城县一中、长沙市十一中等学校的后勤部门。
调查方式:上门实地考察、电话交流、征询。
(二)校内调研对象:各班学生代表、年级组长代表、班主任代表、各处室代表、中层干部代表、教师代表、工会代表、技术人员代表、全体后勤人员。
调查方式:分类召开座谈会,上门口头征集意见、发放调查问卷。
(三)调研时间:9月底初~11月初(四)调研特点:其一,态度端正。
不论是到兄弟学校考察,还是在本校面对学生、教职工召开座谈会,都是本着真诚、开放、摸清真实情况的态度。
其二,目标清晰。
抓住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机会,调研与座谈目的明确,就是要解决影响后勤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后勤科学发展,大力提高后勤服务效能;要让师生得实惠,要在及时服务师生、关心师生生活等方面做文章下功夫。
其三,重点突出。
后勤工作头绪不少,影响后勤工作的因素很多,抓住主要矛盾,着力解决主要问题。
二、问卷调查反馈情况。
教师用调查问卷发放70份,收回47份,收回率67.14%;学生用调查问卷发放162份,收回162份,收回率100%。
其反馈情况如下。
“对当前后勤服务总体评价”:项目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教师0% 29.55% 40.91% 29.55%学生9.88% 43.83% 29.63% 16.67%“对当前后勤服务效能评价”:项目高较好一般低教师 4.55% 25% 34.09% 38.64%学生10.49% 36.42% 33.95% 11.73%“对后勤发展建设的关注度”:项目非常关心比较关心偶尔关注漠不关心教师40.91% 38.64% 18.18% 0%学生17.28% 29.63% 38.27% 11.73%“水电维护维修问题是否及时解决”:项目及时解决喜欢拖基本及时一直没解决教师 2.27% 56.82% 22.73% 11.36%学生18.52% 27.16% 35.8% 10.49%“对后勤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是否了解”:项目熟悉了解一点不知道不知从何了解教师 2.27% 31.82% 40.91% 25%学生 3.09% 33.95% 37.65% 16.67%“后勤部门对报修的态度”:项目及时有效解决基本及时只承诺没解决不及时置之不理教师 4.55% 25% 34.09% 36.36% 4.55%学生16.67% 46.3% 15.43% 10.49 1.85%“对财务费用发放是否及时”:项目及时基本及时不及时无法忍受教师27.27% 45.45% 15.91% 6.82%“对财务人员工作评价”:项目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态度冷漠服务意识差学生23.46% 45.68% 26.54% 4.32% 0%“认为学校后勤需进行的改革”:项目人员结构制度创新理念更新工作作风服务水平服务效率教师25% 54.55% 50% 77.27% 54.55% 68.18%学生11.11% 33.33% 17.28% 19.75% 17.9% 37.04%“后勤部门人员主动服务意识”:项目很强一般差教师 2.27% 54.55% 40.91%学生14.81% 61.73% 14.81%“认为后勤部门人员办事”:项目公正公平看人办事不公正公平教师20.45% 70.45% 6.82%学生58.02% 30.86% 3.09%还有部分师生认为后勤管理服务程序复杂、透明度不高、考核不严;个别老师认为后勤人员分工没公示张贴,有事不知找谁等等。
三、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形式的调研和问卷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我校后勤服务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如下。
1.服务意识,特别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够。
问卷调查中,40.91%的教师和14.81%的学生认为后勤服务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差;54.55%的教师和61.73%的学生认为后勤服务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一般。
部分后勤管理人员没有主动巡查校园,没有主动排查问题,特别是水电维护维修积压问题太多,师生意见很大。
2.工作及时性不够。
34.09%的教师和15.43的学生认为后勤部门对教育教学一线教学和学生提出的维护维修问题只是口头承诺而迟迟得不到解决,甚至有4.55%的教师对后勤部门的工作不及时无法忍受。
这说明我们部分后勤工作人员没有真正树立后勤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教学一线需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影响的不是一个二个人,可能影响的是一个二个班的学生甚至一个二个年级或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他们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可能有一定的理解,而对服务育人缺乏应有的认识。
3.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集中表现为:一是在业务技能方面存在职工业务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强、工作懈怠、思想落后、无上进心、随意性较大等;二是在服务态度方面,存在后勤服务人员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强,思想观念落后,上进心不强,服务不周到,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去面对服务对象;我们的个别后勤服务人员,有时因情绪波动,耐心解释不到位、忍耐能力低等因素也引发一些磨擦,影响了整体服务质量。
4.后勤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后勤管理制度还不尽完善,岗位职责不近分明,时常出现遇事拖拉、推诿扯皮现象;缺乏细化的服务标准;缺乏严格周密的服务程序;缺乏科学的监控措施;责、权、利制度不到位,缺乏有效地奖惩机制。
造成后勤人员服务行为随意性较大,引起一线教师的不平衡,意见大。
5.后勤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后勤队伍的不协调显露出很大的差距。
后勤队伍老龄化,个别文化素质较低,业务技术不能完全跟上新形势发展要求。
凭经验管理的占多数,缺乏科学、规范及创新精神的管理意识;个别职工以自我为中心,于己有利的事就干,于己利益不大的或无利不干活拖延,存在小农意识;有时政令不畅等因素束缚了后勤保障工作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看人办事,办事不公平公正的现象。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要调整后勤管理思路,要从一年来重点争取市发改委追加基建计划,完成综合楼后期建设和装饰;学生食堂的托管和投入使用;学生公寓配套设施建设及投入使用;处理个税及前任校长离任审计问题;运动场的改建;校区和宿舍区水压问题的解决;银行贷款;按政策进行医疗铺地;适当增加住房公积金基数;校园亮化等工作转移到加强后勤内部管理。
1.创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服务意识的学习与观念更新,真正以人为本,真诚服务师生,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师生及家长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
服务质量的高低,关键在领导,基础在员工!首先,对后勤职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职工培训,不断深化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灌输“三服务、三育人”的后勤服务宗旨,引导后勤人员急师生所急,想师生所想,端正服务态度,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实施“师生满意工程”,推行服务承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积极引导后勤服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信念,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以服务对象是否满意作为搞好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关心后勤人员切身利益,特别重视培养他们的归属感,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以制度化的经费作保证、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充实与提高其精神文化追求。
第四,提高服务效率和时效性,报修及时响应,当日事当日毕!2.进一步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一是借助机构改革逐步优化后勤部门人员的学历、年龄、技术水平的组成结构,汲取管理能力较强,政策水平较高,勤劳务实的优秀人才加入后勤管理队伍。
二是加强培训教育。
充分利用工作例会时间进行业务技能、管理理论等方面教育;积极组织技术骨干参加上级部门或相关业务部门的进修培训;引进新技术,带动大家共同进步;还可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辅导实践等多方式、多渠道地提高后勤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凝聚力的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后勤服务的要求,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适应学校的快速发展。
3.进一步完善后勤各项规章制度和保障机制。
后勤部门高举服务育人的旗帜,坚持以“精致服务、和谐后勤”为工作目标,以建设节约型学校为主线,着力形成“保障有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
推行目标管理,将年度工作、服务创新、安全责任等等实行量化、细化、责任化,加大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监督,使日常管理和考核要求更加明确、规范。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细化服务标准;制定严格周密的服务程序及工作流程;构建科学的监控措施;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
做到以制度抓落实,以制度求提高,以制度促发展,严格规范后勤管理,充分调动全体后勤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事务公开,沟通合作。
后勤服务坚持“您的满意、我的追求”服务口号,要关注师生需求动态,主动出击、真诚沟通,以诚恳、虚心的态度和负责、较真的精神,借助师生座谈会、上门咨询、校园网络等形式,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沟通平台与协调机制,最大程度的争取理解和支持,构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良好工作氛围。
后勤部门还要加强内部监督,实行了事务公开,自觉地将后勤管理工作置于全体教职工监督之下,通过年度计划、日常管理、服务流程设计等将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不断推向细化、深入!5. 建立后勤服务快速反应机制。
实行“首问责任制”,要根据具体服务项目限时服务。
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要作耐心细致的说明解释工作。
后勤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服务工作永无止境,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宗旨,进一步自查自纠,边学习边整改,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眼光去合理统筹兼顾各方面工作,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舒适、惬意的生活、工作环境,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促使后勤服务效能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