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考试联考高二联考政治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人们欣赏海昏侯墓出土的精美文物,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的观点,犯了“守旧主义”的错误。
3.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4.对待“重男轻女”、“多子多福”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物是观念的集合”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反应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
7.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8.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因而不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9.“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主张,符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10.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生活中,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韩国国会通过总统弹劾案 B.安徽黄山呈现精彩雾凇奇观C.温州马拉松赛成功举办 D.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12.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未扣除价格因素),比同期GDP名义增速高4.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3.97%,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材料数据可以说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②文化促进经济发展③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④文化产业迅猛发展A.②③B.①④ C.①③D.②④13.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风格。
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到行为处事,能折射出好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长辈在他成长中精心抚育的印记,这主要说明家风影响人的①交往方式②知识构成③实践活动④饮食习惯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4.109首唐代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将被拍成“微电影”,用 15 分钟的故事重新解读和建构唐诗精华。
这些“微电影”正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走入公众视野,深受观众青睐。
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它意味着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15.某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例如把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书写在校园中的醒目位置,树立古今中外的名人雕塑文化长廊等,校方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在于文化影响人是A深远持久的 B.潜移默化的 C.积极向上的 D.被动消极的16.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
这可以印证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B.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C.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D.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17.对一部电影来说,什么样的故事适合用什么样的技术,故事和技术是合为一体的。
新的技术探索是一个新的开始,但如果只追求帧数不会讲故事也没用。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发展B.文化内容创新服务于技术更新C.电影的进步来源于技术探索 D.电影技术比电影故事更为重要18.在近年的城市发展中,流行取“洋”地名,导致曼哈顿、威尼斯扎堆,维也纳、泰晤士泛滥,不仅破坏了文化传承,而且容易迷失自我。
这告诫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①坚定文化自觉②借鉴外来文化③增强文化自信④倡导封闭主义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19.刻着骏马放牧图案的羊胛骨、雕成龙蛇形状的羊棒骨、羊肋条组合雕琢拼接成的马头琴,还有的刻着载歌载舞的蒙古族少女……餐桌上废弃的羊骨头,在民间骨雕艺人的手中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仿佛在讲述一个个故事。
这些会说话的精美骨头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蕴含着牧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③彰显着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④决定着民间骨雕艺术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为弘扬良风美俗,建设和谐家园。
某市开展了“孩童启蒙礼”、“重阳敬老礼”等传统民俗活动。
这一活动A.承袭了传统的民俗文化 B.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C.批判了落后的民族文化 D.改造了庸俗的民族文化21.“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但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眼中坚定。
”下列与郎平诠释的女排精神直接一致的是①愚公移山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③精卫填海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2.2016年9月,温州市举办了“温州首届网络公益文化节”,26家机构打包上线33个公益项目,开展“99公益日”联合公益行动。
此举旨在①加快文化产业发展②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③丰富市民文化生活④扩大网络文化的影响力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3.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民族振兴B.社会进步 C.立德树人 D.全面发展24.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境旅游已逐渐成为“大众旅游”,然而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随之跨越国门,实在令人尴尬。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我们应当①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②推动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③尊重一切当地文化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5.“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的合理性在于A.看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 B.阐明了哲学是“科学之科学”C.认识到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说明了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2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关系问题C.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27.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下列观点与其相一致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②物是观念的集合③尽其心者,知其性也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8.“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①天宫二号②市场经济理论③生产关系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9.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选项与其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②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④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0.“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①水滴石穿②望梅止渴③狐假虎威④繁花似锦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31.二十四节气主要形成于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C.意识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D.意识对生产生活起了决定作用32.《孙子兵法》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实际上强调了克敌制胜应做到①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②一切从实际出发③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3.2016年8月16日,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开启星际之旅。
此次旅程将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从而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
这充分说明实践是①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认识的最终目的③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获得认识的途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4.某村根据自身保留了众多明清时期古建筑,人文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的特点,着力发展品牌休闲旅游,成功脱贫致富。
这种做法合理性在于注重了①联系的多样性②矛盾的同一性③矛盾的斗争性④世界的物质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5.“微时代”实现了“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为“网络谣言,隐私侵权”等问题提供了便利。
对待微时代,我们应该①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②一分为二,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③正确把握主次矛盾④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6.深化国家监督体制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部分地区进行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为在全国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积累经验。
这种“先试点后推广”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②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③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④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37.漫画《家传》(作者:周喜悦)所蕴含的哲理有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往往会因人而异③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④旧事物中积极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38.“科学家是天生好奇的人,他们试图去发现许多观察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
科学家是有耐性的人,因为自然界在缓慢的展示着它的奥秘。
科学家是认真仔细的人,他们必须经常验证他们的结论,他们十分清楚:科学的解释不可能达到完美的程度,他们常常是暂时的。
”科学家具有天生好奇的品质,这种优秀的品质表现为①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善于创造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联系③善于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起新的联系④善于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内在联系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39.2016年10月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决定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