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法律责任一、大纲(一)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二)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诉讼二、本章重点、难点(一)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1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1 )审计责任的发展揭露欺诈和舞弊行为为主T以查错揭弊为主T以验证会计报表公允性为主T以验证会计报表公允性为主,又要揭露重大错误和舞弊(20世纪70年代以来)(2 )重要概念①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规定)A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a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
这意味着及时发现并纠正被审计单位的错误与舞弊,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的责任。
b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
c注册会计师往往要求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提出书面声明,以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及其与注册会计师的关系。
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应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中,以示负责。
B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应尽的义务,是审计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者免除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亦要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中予以明确。
a真实性是指审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表示的审计意见。
b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
c对于公允性和一贯性注册会计师应注意运用正确的判断,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报表、账簿、凭证以及一切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予以确定。
d对于合法性不可能发现会计报表中所有的错误、舞弊及违法行为,但有责任合理制定计划和实施必要程序,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去执行审计业务,以合理确信能发现会计报表的重大错误、舞弊以及对会计报表有直接影响的重大违法行为。
合理的把握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并不是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保证人。
②错误与舞弊A错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无意错报或漏报,主要包括:a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b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c对会计政策的误用。
B舞弊指会计报表中存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主要包括:a伪造、编造记录或凭证;b侵占资产;c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d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e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C错误和舞弊的区别:错误是无意的,舞弊是故意的。
(3)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明确(《错误与舞弊具体准则》的规定)①注册会计师如果未能将会计报表中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揭露出来,应负审计责任。
②由于审计测试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即便完全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也不可能保证将所有的错误与舞弊揭发出来,只能做到合理确信.的程度。
③发现错误或舞弊时的作法: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有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时,应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估,♦♦♦♦♦♦♦♦♦♦并确定是否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
B如果证实错误或舞弊确实存在,应提请被审计单位适当处理.,并考虑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必要时,应征求律师的意见或取消业务约定。
C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或适当披露已发现的重大错误与舞弊,注册会计师应视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
D如果无法确定已发现的错误与舞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和种类(1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①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A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不能苛求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揭露会计报表中所有的错误与舞弊情况,但这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对未能查出的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与舞弊没有任何责任,关键要看未能查出的原因是否源自注册会计师本身的过错。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行为,应同管理当局讨论,向律师请教,必要时扩大审计程序以查明事实真相,并应做如下处理:a如果违法行为对会计报表有严重影响而未做适当的会计处理和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因为这时会计报表不符合公认会计原则。
b如果注册会计师不能取得违法行为的充分证据,应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因为这说明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
c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接受审计重大违反法规行为,注册会计师应做适当的处理(包括评价、查证和处理、报告)。
B经营失败被审计单位在经营失败时,也可能会连累到注册会计师,原因之一是会计报表使用者不理解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的差别。
a经营风险: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而无力归还借款或无法达到投资人期望的收益。
b经营失败:反映经营风险的极端情况就是经营失败。
c审计风险:审计人员确实遵守了审计准则,但却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d审计失败: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出现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②审计人员方面的责任A约违违约,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几方未能达到合同条款的要求。
当违约给他人造成损失时,注册会计师应负违约责任。
B过失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具有的合理的谨慎。
当过失给他人造成损失时,注册会计师应负违约责任。
a普通过失(一般过失)通常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的谨慎。
对注册会计师则是指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
b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不保持,对业务或事务不加考虑,满不在乎。
对注册会计师则是指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c共同过失即对他人过失,受害方自己未能保持合理的谨慎因而蒙受损失。
重要性和内部控制这两个概念有助于区分注册会计师的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C欺诈又称注册会计师舞弊,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
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就是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委托单位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作案具有不良动机是欺诈的重要特征,也是欺诈与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的主要区别之一。
但是推定欺诈和重大过失的界限往往很难界定。
另外有的成因是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双方的责任,还有的是使用者误解的原因。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给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 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可能被判负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这三种责任可单处,也可并处。
利害关系人可以理解为委托人或依赖已审计会计报表的第三人。
行政处罚对注册会计师个人来说,包括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撤销等。
民事责任主要是赔偿受害人损失;刑事责任主要是按有关法律程序判处一定的徒刑。
一般来说,因违约过失可能使注册会计师负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因欺诈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负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A《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a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经营业务或者予以撤销。
注册会计师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执行业务或者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
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故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条和第二^一条规定如下:第二十条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出具有关报告:(一)委托人示意其作不实或者不当证明的;(二)委托人故意不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的;(三)因委托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不能对财务会计的重要事项做出正确表述的。
第二十一条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必须按照执行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报告时,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明知委托人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二)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的报告;(三)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四)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其他不实的内容,而不予指明。
对委托人有前款所列行为,注册会计师按照执业准则、规则应当知道的,适用前款规定。
b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民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B《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可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过失提供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处以所得收人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可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
”C《证券法》的规定a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为股票的发行或者上市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专业机构和人员,违反本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买卖股票的,责令依法处理非法获得的股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所买卖的股票等值以下的罚款。
”《证券法》第三十九条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在该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六个月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
除前款规定外,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专业机构和人员,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五日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
b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证券交易所……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证券交易活动中做出虚假陈述或信息误导的,责令改正,处以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者证券交易活动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专业机构,就其所应负责的内容弄虚作假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岀格证书。
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况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