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新探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新探索
•能力(战略性素 质模型)
•组织变革技能 •建立良好关系 •人力资源规划 •绩效管理 •员工总数计划
•把文化建立在绩 效的基础上
•该文化重视 •结果 •客户 •开放式沟通 •该氛围体现 •柔性 •透明度 •高标准
•组织的整合
•领导
•外部趋势数据分 析 •内部员工数据 •组织战略 •行业趋势 •基础结构的整合 技术
如何实现基于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向基于能力 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
岗位管理与职业发展的矛盾: 因岗设人还是因人设岗 职务工资与能力工资的矛盾
建立基于职位+能力的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系 统
人力资源管理的双重基点:职位管理体系与胜 任能力系统
•
问题的提出
人力资源管理到底是基于职位还是基于能力 如何在以职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体系中加入能
•
案例:某企业组织层面的绩效推动力
开发伙伴关系
持续改进关键流程
创造交易新方法。
与这三个绩效推动力相对应的三
个战略人力资源传递机制就是:开发一个优秀
的、多元化的员工团队;实现高绩效的服务文
化;在组织内提供有效的领导力。然后,组织
再采取层层分解的方法,向更低一层的人力资
源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这样就将战略目
•对领导力培养 的投资 •领导力素质 •培育优良领导 行为的奖励机构
•
(3)、依据企业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策 略与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 划,提升人力资源的战略准备度。 案例:某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准备度, 首先要确定企业特有的战略工作群组 。企业需要从众多的岗位中,挖掘出 对企业贡献最大,对战略执行产生极 大影响的关键工作(从事这些工作的 员工不会超过企业员工总数的10%) ;然后针对战略工作群组建立素质模 型,详细确定这个群组中各具岗位所 需要的知识、经验、核心素质、通用
4、开放职业通道,建立基于职业通道的任职资格管理体系 5如何实现能力线、岗位线、绩效线的有机统一。(华为与
新奥案例)
•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要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的基点——胜任能力模型 设计技术
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与基于职业发展通道的任 职资格体系
企业核心人才标准设计与基于战略的核心人 才队伍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 践新探索
•
•讲师介绍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 团董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 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 。
•彭剑锋教授长期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先后被 深圳华为公司、山东六和集团、新奥集团等企业聘为高级管 理顾问、专家组组长, 他所领导的专家团队为数十家著名企 业提供过咨询,《华为基本法》、《华侨城宪章》、《TCL 以速度抗击规模》、《新奥企业纲领》、《三星(中国)文 化》、《白沙文化发展纲要》、《山东六和集团微利经营与 服务营销》、《白沙集团人力资源三大机制六大体系》、《 东风日产共同行动纲领》、《联想文化研究》、《中铝合金 文化》 均就出其所领导的管理咨询团队之手。
•
6、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不再单一以结果 考核为导向,而是强调结果与过程的有机整合,强调组 织的绩效不是考出来的,而是对人的潜能评价(选人) 、潜能开发(行为)、潜能开发效果(结果)进行全过 程的管理,强调从选人开始构建全面绩效管理体系;
7、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胜任能力为核心对 员工进行培训开发,制定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基于组 织的核心能力及员工的核心专长与技能的培育,制定一 体化培训开发解决方案;
•
建立基于职位+能力的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的双重基点:职位管理体系与胜任能力系统
1、从关注单一的岗位到建立职位管理系统(职能、 职种、职位)
对集团的职位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分类,形成 职位管理系统。 案例1:兵器工业按照集团公司重点发展领域分 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分领域、子领域三个层次, 将全系统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三支人 才队伍全部划分到近60个领域,500余个分领域 、1300余个子领域之中。 案例2:国网的职位体系
•
(4)、建立战略人力资源传递与驱动机制。 通过战略绩效管理体系使公司战略目标与绩效
责任层层传递到每个员工,通过激活的人力 资源机制驱动员工的行为与组织行为一致并 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的一致性、平衡的绩 效测量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来促进员工对战 略的关注,从而强化员工的战略性行为。 将高管薪酬与经营战略紧密结合,依照经营战 略和股东以期建立相应的业绩评价系统,驱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两个层面:基于治理结构层面 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专业职能层面的人力资 源管理。
中国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 阶段(产权改革、上市、并购重组、集团化、民营 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引入与国企高管全球招聘),但中 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滞后于治理结构的优化。中 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的许多深层问题,仅从人力资源 专业职能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必 须从治理结构的角度去系统思考,系统解决。
机制 十大系统 职位管理系统、胜任能力系统、战略规划系
统、招募与配置系绩效管理系统、薪酬分 配系统、再配置与退出系统、劳资关系管 理系统、培训开发系统、知识与信息管理 系统
•
三、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企业管理能力提升
1、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能力的提升 (1)、企业战略制定的参与与解读,提
升人力资源的战略意识与思维 企业高层与各级管理者人力资源的战略意
协同,基于职位基础上的合理、合法权威。权力是协调组织与成 员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职位分析信息与职位价值成为人力资源各项职能活动的基础与依 据 关键点: 职务分析与评估,基于职务价值的薪酬 人岗有效配置 因岗设人,严格的定编、定员、定岗
•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内容
1、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基础:以人为本(尊重 人性、以人的能力与价值贡献为本)
2、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实现组织与人的 同步成长和发展,人的能力的提升成为组织绩效目标与人力 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3、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不再局限于人岗有 效匹配,而是拓展到人与战略文化、人与业务流程、人与岗 位、人与人的有效匹配,企业不仅要因岗设人,而且要因人 设岗;
建立变革组织,让员工分享并参与变革的实施 引入变革机制,驱动员工工作态度、投入程度、
技能的提升、行为的改变。
•
(7)、建立人力资源战略性绩效及监控系 统
开发人力资源平衡计分卡,建立人力资源投 入与产出计量系统,测量人力资源为股东 和客户创造价值)
评估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
•
•2、
华夏 基石 人力 资源 战略 规划 图
力要素,使基于能力的人才队伍建设能够落地 如何实现基于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向基于能力
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 岗位管理与职业发展的矛盾: 因岗设人还是因人设岗 职务工资与能力工资的矛盾
•
基于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特点
核心要点: 基于职位来确定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价值 人岗有效配置,基于职务价值的薪酬体系 因岗设人,以职位为核心确定人与组织、人与职位之间的关系 以职位所赋予的行政权利来处理上、下级关系及组织成员之间的
•绩效驱动力
•人力资源成本最大化
•技能、素质 和领导力
•员工 •激活力
•低成本供应 商
•3 •人力资源计划和经 •运作 营战略的一致性
•提供预防性的员 工问题解决方案
•确保员工关 注战略
•开发与完善人 力资源管理模
块
•通过流程化 和制度化使服
务最优化
•人才
•4
•战略 措施
•建立人才库 •选拨、吸收和留 住杰出人才 •组织的更新 •高成长潜力 •降低员工流失率
•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冶理,是基于公司冶理, 正确处理组织与人、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人 力资源管理职能与其它经营管理职能内在矛盾 关系的机制与制度安排。人力资源的价值创造 ,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要靠合理的商业制度安 排。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相关利益者共创价 值并实现价值共享与平衡。这是人力资源价值 创造的基础和依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
基于能力的领导力发展计划与接班人计划
•
基于潜能的员工招募与选拔系统(潜能评价 系统)
基于能力的绩效管理体系(全面绩效管理) 基于能力的薪酬与激励设计技术(全面薪酬
与宽带薪酬) 基于能力的员工能力开发与职业发展计划 基于能力的工作组织与协同模式设计
•
职位+能力的人力资源运行系统要点
四大支柱 机制、制度、流程、技术 四大机制 牵引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淘汰
•
8、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以知识与信息管理为 平台,强调对员工内在的智慧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重视个人知识公司化,企业不仅要留身,更重要的 是留智、留心,同时通过组织内共享的知识与信息 平台的建立,放大个人能力效应;
9、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关注员工对组织价 值观的认同,重视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力开发,强调 人力资源管理是全体管理者及全体员工的责任,要 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多种角色。
•
4、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从以职位为核 心转向以人为核心,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点由单一的 职位转向职位+能力(职位管理体系与胜任能力系 统)的双重支撑体系;
5、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管理不再以单一 的职业通道和以职务价值为核心的窄道薪酬模式构 建薪酬激励体系,而是以宽幅的薪酬模式,以多元 的全面薪酬体系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
识与思维的确立 人力资源要参与企业战略制定,关注战略 执行过程。 依据对企业战略的解读制定人力资源的战 略目标与策略。 鼓励和激发员工对企业愿景的理解,向全 体员工简洁、清晰而准确地解读和传达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