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但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返,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

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抱定理想,执著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根据对上文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试题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衔接班)
【答案解析】
学会变通,精彩人生
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现实生活中,人生漫漫长路不可能畅通无阻,遇到阻碍,当无法穿行的时候,灵活面对,学会变通,就能豁然开朗,在另一条路上继续去创造自己的精彩与辉煌。

打破传统,不亦勇乎?要想学会变通,首先需要有勇气打破既有的成规陈说,敢于挑战权威。

中外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马丁路德敢于把斗争矛头直指教皇,使人人都有接触和阐释《圣经》的权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圣经》深入人心;张居正在众多权贵阻挠的情况下勇于坚持变法,打破旧制,为明朝注入新的血液,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哥白尼勇敢指出教会“地心说”的错误,提出“日心说”,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无数事实证明,有勇气打破传统,是学会变通的第一要义,是能够进行变通处理好事情的前提。

推陈出新,不亦智乎?有了打破传统的勇气后,就需要智慧地找到一种新理论,新方法来为变通后人生之路助跑。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人类解放的有力武器,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只是照搬,并未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因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直到毛泽东打破机械局面,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陈出新,使中国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看来,****僵化理论后要有一个很好的新思路指导实践,才能把变通之后的路走得更好。

由此可见,推陈出新是学会变通后的关键,是走向精彩人生的阶梯。

墨守成规,不亦悲乎?生活中,总有很多人走不出陈规成说,固步自封,处处碰壁,甚为可悲。

中华帝国繁盛千年,却因清王朝二百年的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

嘉庆皇帝,在社会最适于变革的时候却选择了坚守祖业,墨守成规,压抑了社会新事物的成长,也为满清王朝的灭亡埋下祸根。

因此说来,正是因为清朝统治者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才使清王朝走向灭亡。

看来“萧规曹随”这一理论如果不适于时代,就变为“郑人买履”的笑柄。

礼记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变通创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

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鼓起打破陈旧传统的勇气,脚踏推陈出新这一重要阶梯,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增加助力。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进程中,我们亦需要这种变通精神,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助力。

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变通是人生之路上必备的做事原则,人生因变通创新而精彩,生命因变通革故而辉煌。

学会变通,我们势在必行!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是相关“蚂蚁觅食”的事情,注意分析各自的特征:第一只蚂蚁:选定方向,遇到困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精神堪嘉,达到目的,备受艰辛。

第二只蚂蚁:变换思维角度,采取绕的方式,节时高效,同样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