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琵琶行并序课件

琵琶行并序课件

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3.人物共同点? 同是天涯沦落人
整体感知:理清全诗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
琵 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歌女倾诉身世苦 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五、品读琵:琶琵女琶的女三的次演演奏奏(三次)
江头送客 闻琵琶
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上聆听 琵琶曲
江上感言 再促弦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江州司马青衫湿
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谪居(zhé)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霓裳(nícháng) 钿头银篦(diàn bì)
自读小序,回答问题
1.明年:第二年 2.铮铮然:铿锵悦耳的 3.善才:琵琶师 4.使快谈数曲:畅快 5.因为长句:因,于是为,作 6.歌以赠之:作歌 7.凡六百一十六言:凡,共;言,字 8.命曰《琵琶行》:命名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
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
这首诗的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 误国,后半部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 入骨相思。这样,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 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 不过,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这是一首 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取得了很高的 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主义的 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人物形 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 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方法:(以人衬声、以景托声) 间接描写、虚写
琵琶女出场 琵琶女是怎样出场的
场景描写
寻问
诗 人 移 邀 添 回 重开宴
人物形象
欣喜难耐 急欲相见
邀 见 千呼 万唤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 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 歌》更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 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 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 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 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 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 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 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 境地。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诗人, 文 学家。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 导者。文章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贞元十五 年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 遗,赞善大夫。后因直言极谏, 被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晚 年好“佛”,长居长安过着隐士 的生活,75岁去世。著有《白 氏长庆集》。他的叙事长诗《长 恨歌》、《琵琶行》对后世影响 最为深远。
琵琶行

挽 白 居
琵 琶
长 恨
易 联


听课文录音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予(yú) 倡(chāng)女 贾(gǔ)人
荻(dí) 铮(zhēng) 悯然(mǐn)
转徙(xǐ) 浔阳(xún) 捻(niǎn)
抹(mǒ) 挑(tiǎo)
六幺(yāo)
舫(fǎng) 教坊(fáng) 红绡(xiāo)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第一次 悲凉、伤感
音乐特点
意象
表现手法
悲凉、伤感
“举酒欲饮无管弦” 排遣孤寂
“惨将别”“不成欢”的主客
(忘归、不发)
萧瑟、凄凉的景物
以人衬声 以景托声
写琵琶声的作用是什么?是怎么写的?
作用:1、引出琵琶女,开启下文; 2、激发诗人好奇感,为下文诗人的“邀见”做铺垫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 何作用? 明确:
诗前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 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 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 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 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 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现 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晚年寄情山水。著有 《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与元稹并称“元白”,与 刘禹锡并称“刘白”。
不久就名动京城。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境,体 会作者的感情,领会主旨。
2、学习用比喻描写音乐的写法, 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领会白居易关注现实,同情和 尊重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
解题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 原作《琵琶引》,“行”是 乐曲的意思。白居易还有 《长恨歌》。歌、行、引是 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 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 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 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 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 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 于变化。
缀玉连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唐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宗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李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小故事:
白居易从小刻苦学习,白天黑夜地读书作文,顾不上休 息,以致于口舌生疮,手肘磨出老茧。苦学使他的文学 才前华辈成诗熟人较 顾早 况。 。据 顾传况在望长着安诗时卷白后本,上居比为易喻“曾唐的居居携代名住易带诗字在人”所开大顾这作玩城况个诗笑市以。,陌文生去的谒名见 字,开玩笑说:“长安百物方贵生活,不居容大易不维易持!。 ”说着打 开看,头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读到“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句子,大为赞叹道:“有句如此,居 天亦不难。”在顾况的推奖下,年轻的诗人开始闻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