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PPT《爱莲说》ppt课件1
部编版PPT《爱莲说》ppt课件1
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 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 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 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李白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
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前面我们说过“说”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 那么《爱莲说》这篇课文,哪一段偏重于议论呢? 请找出直接议论莲的句子。
第二自然段:对菊花、 牡丹做出评论,表明 爱憎。直接议论莲的 句子是“莲,花之君 子者也”。
5、君子是怎么样的人?作者将莲比作君子, 意在说明什么?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赞美莲花 高洁、庄重、正
托物言志
赞美君子 具有莲花一样的
直、芳香、清高
高尚品德的人
全文的核心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6、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 “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第一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 独爱莲花,与众不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晋陶渊明
使…喜爱 多
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只
唐朝
我
出淤(yū)泥而不 染, 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
沾染 经过清水洗涤担不显得妖艳
(茎中)通中间外贯直通,不不蔓横(生m藤àn蔓)不,枝不,旁生枝茎
外形挺直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 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 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 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 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 莲之爱,同予(yú)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在江西为官期间,亲 自率领部下在旧南康府署 一侧,挖池种莲,并独出 心裁地把莲池叫做“爱莲 池”。每当夏日炎炎,他 漫步池畔,倾心欣赏,全 神思索。经过酝酿、构思、 推敲,终于写下了流芳百 世的篇章《爱莲说》。
爱:爱好。 说:是一种古代文体,写法十分灵活, 可以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也 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与现代杂文和杂感类似。
2、上述可爱之处,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
生长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高洁 庄重
体态香气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正直 芳香
风度气质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清高
3、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 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 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 读这一个长句呢? 敬佩、赞美之情
香远益清,
香气传的越
焉。远就越清幽
洁净地挺立。植,竖立
靠近玩弄 语气词“啊”
翻译:水里、陆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儿,可爱的很多。晋 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唐代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 我却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在清 水里洗过而不显得妖媚,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长藤蔓, 不长丫枝(或: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在远 处更加清幽,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在远处观赏而不 可(拿在手里)玩弄。
爱莲说
爱莲说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运用了 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周敦颐(772—843年)宋代著名的 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 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世 称“濂溪先生”。是宋代理学的创 始人之一,谥号“元公”,故又称 周元公,主要著作有《周元公集》、 《太极图说》、《通书》等。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宋史》上说周敦颐 “博学力行”,虽然他一生担任过州县地方官吏,但他平 时更喜欢游览各处名胜,潜心研究学问,是一个事必躬亲、 处事公正、颇受时人拥戴的学者。他厌弃封建社会那种纸 醉金迷的生活,以素净、淡泊为足,以“饱暖”、“康宁” 为乐。特别喜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 古义:竖立;今义:种植
一词多义 水陆草木之花
结构助词,的
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谓之间,取独
菊之爱
宾语前置,不译
一词多义
香远益清 远
动词,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形容词,距离长
濯清涟而不妖 清
香远益清
形容词,清澈 形容词,清幽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 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生枝茎
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文言句式
省略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判断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者、……也为判断句标志 倒装句: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 宾语前置,分别为:爱菊、爱莲、爱牡丹
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 (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爱莲说
6、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 “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 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 第二次衬托,突出莲花高贵 的品质
爱莲说
爱莲说
6、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 “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第三次衬托,表现作者不慕 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认为
隐士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
菊之爱,陶
品德高尚的人 叹词,表示感慨 之:宾语前置。爱菊
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yú)者何人?牡丹之
少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爱,宜乎众矣。
人当然很多了。宜,应当
翻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 的富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的人, 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 么人呢?爱牡丹的,当然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