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农业大学污染生态学思考题

四川农业大学污染生态学思考题

多样性公约普遍认同的生物多样性 3 个层次, 分别为 和 层次. 反应, 的变化,二是 反应 的变化. , 5,积极的生理适应性反应 , 6,大进化 7,微进化 8,椒花蛾的工业黑化现象 2, 污染引起的生物生理性适应反应有两个方面即 3, 遗传上的适应性反应表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 判断题: (三) 判断题: 1,不同生态区域的自然种群间出现了高强度的选择响应,种群规模大幅度地减小 ,伴随敏感种群 或物种的消失.表现为遗传水平效应级别为中. ( ) 2,遗传漂变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存在.因少量敏感物种或个体的消失,减小了局部区 域的遗传多样 性水平,但对整体多样性水平没有大的影响.表现为遗传水平效应级别中 . ( ) 3,在一个生态区域内,有相当数量的物种, 其种群的丰度显著降低,在某些地段大 量种群甚至消 失.只有少数抗性种群或物种幸存下来.表现为物种水平效应级别中. ( ) 4,在一个生态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物种的种群在一定的地段内,种群数量下降. 表现为物种水 平效应级别中. ( ) 5,生态系统受到很严重的影响,生态系统的这种改变达到了不经过很长时间不可 能恢复到原来状态 的地步.表现为生态系统水平效应级别为中. ( ) 6, 在很小的空间尺度上, 生态系统受到很大的破坏.这种破坏使生态系统很难在 较短的时间内恢复. 表现为生态系统水平效应级别为中. ( (四)简述题: 简述题: 1, 研究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的重要性 2,简述污染条件下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的原因 3,简 述污染引起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机理 4,简述导致生态系统复杂性降低的原因 5,简述同 样污染条件下幸存物种区系或种属特点. 6,简述生物对污染的适应两重性 7,简述生物 对污染适应两重性的差异性 (二)论述题: 论述题: 1,污染为什么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 变化? 2,为什么说环境污染是现存生物面临的全新环境?植物应对这种环境面临的最大 挑战是什么? 3,生物对污染环境的长期生态学效应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生物适应污 染环境和适应自然胁迫环境有何不同?以植物为例,分析如何研究生物对污染环境的适 应 性? 5,论述全球性污染条件的环境特点 ) 第六章 (一)简答题 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1,简述生物监测环境质量的重要性(有哪些优势) . 2,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的优势 3,简述监测生物的筛选原则. 4, 在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中,如何利用生物的抗性作用 ? 5,如何区分指示生物和监测生物? 6,简述生态监测的特点. 7,简述利用群落多样性 指数法和生物指数法监测环境污染的方法. (二)名词解释 生物监测的慨念 指示生物 (三)填空题 监测生物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的慨念 生态监测 1, 生物监测方法的生物学层次分类, 主要包括 体内的行为等几个方面. 2,生物 监测方法的生物分类法分类,主要包括 3,大气中污染物的主要种类: , , , , , 监测 , 测试 以及 , , 指标和 在 监测 , , , 监测和 等. , 等. . , , 以及 等. 监测 . 4, 生物对大气污染的异常: 如某些动物的 5,O3 的监测植物有 , , , , , , , , , , 或 , ; 植物叶片的 , 等; 微生物
page 1
表示) "√", "×"表示 五,判断题: 判断正误 1 分,并说明理由 2 分,正确用"√",错 误用"×"表示) 判断题: ( 1,较高理化和生物稳定的污染物不易被植物富集. ( 2,属 脂溶性物质的污染物易被植物富集. ( 3,具有较高的水溶性污染物易被植物富集. ( ) ) ) ) 4, 基质溶液中, 污染物可给态 (可溶性) 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植物的吸收和富 集. ( 六,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到目前为止,我国科学家仅发现砷超积累的植 物之一为( ( A,东南景天 B,吴淞草 ) B,野生植物的乔,灌木的叶片 d,野外采样 C,龙 葵 ) D,赏陆 2,环境调查的内容主要为( ( A,蔬菜的根,茎,叶 C,大气,土壤和水 第三章 一,简答题 污染物毒害作用及机理 1,简述生物对污染物吸收,富集和污染物对生物毒害的关系. 2,生物为什么会受污染物毒害,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毒害? 3,简述污染物如何 影响植物根系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 4,简述污染物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5,简述污染 物叶绿素的机制 6,金属有哪些特性对生物产生的毒害程度起重要作用,为什么? 7,研 究元素之间的拮抗和协同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论述题 1,化学元素之间为什么会 出现拮抗和协同关系?有哪些因素决定元素之间的拮抗和协同关 系? 三,填空题: 填空 题: 1, 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包括 影响, 2,生物受污染物毒害的外界条件是 和 . ,如 果形成 ,生物受害 ,在碱性条件下则和 , 能使生物受害的时间 . 结合. 对生 和 影 响, 影响和 , 影响, 影响. , 影响, 3,在封闭式洼地,空气 受害程度.地形开阔,有毒气体停留时间 4,一般在酸性条件下重金属大多为 物的 毒性较大,与 四,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大气污染临界期. 五,判断题 结合毒性明显降低. 1,随着镉浓度增加,植物叶片外渗液的电导度降低. ( 2,随着重金属浓度增加,植 物叶片外渗液的钾离子浓度增加. ( ) ) ) ) 3, 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大小依次为: Hg>Ag>Cu>Cd>Zn>Pb>Cr>Ni>Co . ( 4,金 属离子态要比络合态毒性小,特别是形成金属硫蛋白以后,金属就失去毒性. (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生物的耐性或抗性的概念 2, 植物的避性 3,"根际效应 " 二,间答题 1,简述生物抗性的意义 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 4,生物的屏蔽作用和隔离作用 5,生物的解毒作用 2,简述植物对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作用 3,简述植物抗性途径. 3,简述植 物对气态污染物的避性 4,简述植物对土壤污染物的避性 5,简述植物的抗性指标 6 , 根际环境条件对植物吸收重金属有哪些影响. 三,填 空题 1,植物抗气性划分为三大类: 2,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避性有: 3,植物对土壤污染 物的避性有: , 和 , 的抗性和 . ; ,和 的抗性. 4,保护系统的主要酶有 5,植物的抗性指标有 6,动物对污染物的排泄作用有 7, 植物抗性途径有: 径. 四,论述题 1,论述植物对土壤污染物的避性. , , 指标, , , 和 指标 和 , , 和 . 指标. . , 途 2, 举例说明生物抗性对人类的利与弊. 3, 如何理解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累积 ,解毒与抗性的关系? 4. 如何利用植物的抗性作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五,判断题 1,分泌化学物质到根际环境,改变根际的理化性质如 pH 值,氧化还原 性质等是植 物对污染物的排斥作用即避性. ( ) . 2,根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微生物具有吸引力,大量的微生物聚集在根周围,其中有些 微 生物具有吸收,富集,分解污染物的作用,这种"根际效应"是植物对污染物的排斥作 用即 避性. ( ) . 第五章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一) 名词解释 1,内环境的变化 2,外环境的变化 3,前适应 4,消极的生理适应性反应 (二)填空题 1, 我们根据联合
page 3
等. 6,用于监测 PAN 的植物有: 7,监测二氧化硫的植物 8,监测氟化氢的植物有 9, 监测 C2H4 的植物通常有 10,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有: 11,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 (四)论述题 以及一年生 , , , , , , , 等 , , 等. 等. , ,以及 物质. 1,以滇池为例,阐述水生植被与水体污染程度的关系. 2., 什么是生物监测?如何 处理物理监测,化学监测与生物监测三者间的关系? 3, 如何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 4,举例说明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5, 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有哪些?说出 SO2,HF, O3 的六种监测生物. , SO2,HF, (五)判断题 1,Beck 法是利用生物指数来评价水体污 染的程度,指数(BI)范围在 0 ̄40 之间, BI>10 为水质清洁. ( ) 2,Beck 法是利用生物指数来评价水体污染的程度,指数(BI)范围在 0 ̄40 之间, BI=0 为水质清洁. Beck ( ) ) 3, Beck-Tsuda 法是利用生物指数来评价水体污染的程度, 水质评价标准为 : BI≥20 属清洁水体. ( Beck- 4, Beck-Tsuda 法是利用生物指数来评价水体污染的程度, , Beck水质评价标准 为 : 0≤BI<6 属中毒污染水体. ( ) 第七章 水体污染及其生物防治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水体污染 2,水体 3,污水灌溉 4,城市污水 5,富营养化 二,简述题 1,简述污水灌溉的意义 2,简述富营 养化形成的条件 三,填空题: 填空题: 1,污水灌溉分类可分为 , 和 . 6,溶解氧 7,生 化耗氧量 8,化学耗氧量 9,总有机碳 10,总需氧量 11,活性污泥法 12,氧化塘 13,土 地处理系统 2,富营养化的指标包括 指标, 指标和 指标 3 类. , , 和 3,富营养化的评价中曹斌等(1991)运用模糊决策的方法,使用 四个评价参数,评价了我国 5 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状况. 4,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 ,一般使用 5,土地处理系统应包括:污水的 6,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四,论述题: 论 述题: 1,论述污水灌溉的效益 2, 用来描述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氧平衡指标有哪些?各 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3, 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生物防治方法. 和 , , , , . , 和 和 五个评价参数. 等部分. 第八章 大气污染及其生物防治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生物防治 第九章 土壤污染及生物防治 土壤自净作用 一,名词解释:土壤污染 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1,简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 2,简述土壤农药,化肥污染防治. 3,简述土壤化 肥污染防治. 4,简述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
本文由双生v曼陀罗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1,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的思考题 来源和 , , , 和 和 和 和 来源的污染物. 污染物等. 污染物. 污染物. 污染物. 2, 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 3,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 4,按污染物的 性质可分为 5, 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 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 1,污染物 2, 安全浓度 3,最高允许浓度 4,效应浓度 三,间述题 1,简述污染物的性质 2,简述污染 物的分类 3,简述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粘附和吸收. 4,简述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方 式. 5,简述复合污染时污染物联合作用的类型. 四,论述题 1,论述影响植物吸收,迁移 污染物的因素. 2,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减少植物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吸收? 3,论述植物对 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过程. 五,单项选择题 5,致死浓度 6,吞蚀作用 7,胞饮作用 8,相 加作用 9,协同作用 10,拮抗作用 11,独立作用 1,多种化学物质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各单个物质毒性的总和.这是( A,相加作用 C,拮抗作用 B,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 )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生物富积 1,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又称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2,富集系数 或浓缩系数 3,超量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 二,简答题 1,简述污染物的性质主 要包括那些方面 2,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后产生哪些效应,为什么? 3,生物富集与生 物解毒之间有什么关系? 4,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延伸,生物富集将发生什么变化,为 什么? 三,填空题: 填空题: 1,影响生物富集的主要因素有: 2,生物体内影响其富积的 因素: , , , , , , , 和 , . 和 3,到目前为止,我国科学家仅发现砷超积累的植物 物 ;隔超积累的植物 ;锰超积 累的植物 ;锌,隔超积累的植 . ;铅,隔超积累的植物 . . 4,解毒能力愈 ,则富集能力愈 ;反之则富集能力愈 5,基质溶液中,污染物可给态(可溶性)数量 6, 土壤水分过多, 污染物以 态为主 , 活性受到 . . , , 植物的吸收和富集量就 , 富集量 . 土壤水分 , 污染物的可给态数量少,富集量亦因此而 7,环境调查的内容主要为 , 和 8,野生植物的调查内容主要为野生植物的 , , . , 方法. , . 9,栽培作物的调查内容主要为栽培作物的禾谷类和蔬菜的 10,研究生物富积的方 法有 四,论述题: 论述题: 1,生物为什么能富集污染物? 2,阐述超量积累植物有几个 主要特征. 方法, 方法和 3,不同污染物类型和各种污染物质在不同生物及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组织内富 集量有明 显差异, 为什么?据此在不同类型污染地区农作物结构应如何合理布局, 如 何避免过多污染 物进入人体? 4,生物富集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5,研究生物富集的 最佳方法有哪些?请你设计一个研究生物富集的方案. 6,简述重金属作为一类特殊的污 染物,具有显著的不同于其他污染物的那些特点. (判断正误 正确用"√" 错误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