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动点问题市优质课 ppt课件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动点问题市优质课 ppt课件
连接PQ,若设运动时间为t(s) (0<t ≤3)
(1)当t为何值时,PQ∥BC? A
D
P
Q
B
C
在Rt△ABC中,∠C=90°,AC=6cm, BC=8cm, • 点P由点A出发 ,沿AC向C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 • 点Q由AB中点D出发,沿DB向B运动,速度为1cm/s, • 连接PQ,若设运动时间为t(s) (0<t ≤3)
当t为何值时,△PBC为等腰三角形?
D
C
D
C
4 P
A
7
B
当BP=BC时
D(钝角)
C
4
A
7
B
P
当BP=BC时
(锐角)
D
C
4
∟
30°
A
7
B 23 E
P
E4
A
7
B
P
当CB=CP时 当t=3或11或 7 4 3
或
7 4 3 3
当PB=PC时 时, PBC是等腰三角形。
探究动点关键:化动为静,分类讨论,关注全过程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如图:已知 ABCD中,AB=7,BC=4,∠A=30°
(2)若点P从点A沿射线AB运动,速度仍是1cm/s。
当t为何值时,△PBC为等腰三角形?
D
C
4 P
A
7
B
1、如图:已知 ABCD中,AB=7,BC=4,∠A=30°
(2)若点P从点A沿射线AB运动,速度仍是1cm/s。
角形?
若△PBC为等腰三角形
D
C 则PB=BC
A 30° P
7
4 B
∴7-t=4 ∴t=3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2)设△ APQ的面积为y,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
A
D
P
Q
B
C
1.1)解:
D
Q
B
若PQ∥BC
A 则△ AQP~△ABC
AQ AP AB AC
P 5 t 2t
C
10
6
t 15 7
1.2)解:过Q作QN垂直AC于N
相似法
D
Q
B
QN 4 4t 5
∟
∵△AQN∽ △ABC
QN AQ
BC
动点M从B点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
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运
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BC的长.(2)当MN∥AB时,求t的值. A
D
(3)试探究:t为何值时,⊿MNC为等腰三角形.
N
A
D
A
D
B
M
C
N
B
K
H
(图①)
(1)如图①
C
B
G
M
(图②)
,求出BC=10
(2)由 △ M N C ∽ △ G D C 求出
C
t 50 17
分析第3问:当M、N运动到t秒时, C N t, C M 1 0 2 t.
若⊿MNC为等腰三角形,须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CM=CN
t 102t
∴
t
10 3
A
D
N
②NM=NC
cosc EC 5t NC t
3 =5
B
M HE
C
(图①)
∴
t 25 8
A
D
③MN=MC cosC
FC
1t 2
3 ∴
60
t B
MC 102t 5
17
N
F HM C
用三角形相似
(图②)
总结:直角三角形能用相似解决的问
或三角函数法 题都能用三角函数法,且用三角函数法针
对性更强,更省时间。
四.尝试练习
在Rt△ABC中,∠C=90°,AC=6cm,BC=8cm, 点P由点A出发 ,沿AC向C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 点Q由AB中点D出发,沿DB向B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动点问题
• 一、概念引入
动态几何的三种类型:
动点问题、动线问题、动形问题。
本节课重点来探究动态几何中的第一种类型----动点问题。
1、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7,BC=4,∠A=30°
(1)点P从点A沿AB边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
若设运动时间为t(s),连接PC,当t为何值时,△PBC为等腰三
y 4 t 2 4t 5
五、小结:
•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积累就是知识
收获一:化动为静 收获二:分类讨论 收获三:数形结合 收获四:构建函数模型、方程模型
AB
A
QN 5t
8
10
P
QN4 4t
5
N
y 1 2t 4 4 t
C
2 5
y 4 t 2 4t 5
1.2)另解:
三角函数法
D
Q
B
在 R A t 中 BC C , 90
∟
SinA 8
A
10
QN 8
P
AQ 10
QN 8
5 t 10
C
QN 4 4t
5
y 1 2t 4 4 t 2 5
如图:已知 ABCD中,AB=7,BC=4,∠A=30°
(3)当t>7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线段 DP将线段BC三等分?
D
C
E
A
B
P
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E
A
B
P
延伸,体验中考 (两个动点问题 ) (济南中考)如图,在梯形ABCD中,A D ∥ B C , A D 3 , D C 5 , A B 4 2 , ∠ B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