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的基本技术㈠单项选择题(A型题)1、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A1型题)\实践技能\A 手背静脉 B 肘部静脉 C 颈外静脉 D 内踝静脉 E 股静脉[本题答案] B2、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A1型题)“实践技能\A 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B 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C 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 D 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 E 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本题答案] D4、 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A1型题)“实践技能\A 红细胞计数 B 白细胞计数 C 血小板计数 D 白细胞分类计数 E 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本题答案] E6、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 (A1型题)\基础知识\A 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B 阻止血小板聚集 C 除去球蛋白 D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 E 除去纤维蛋白原[本题答案] D7、关于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A1型题)\专业知识\A EDTA-Na2溶解度大于 EDTA-K2 B 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 C肝素作为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而抗凝 D 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 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本题答案] A8、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A1型题)\基础知识\1 A 草酸铵可使血细胞膨胀 B 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 C 对Ⅴ因子保护差 D 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检查 E 可干扰血浆中钾,钠和氯的测定[本题答案] D9、 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时首选抗凝剂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EDTA-K2 B EDTA C EDTA-Na2 D 肝素 E 枸橼酸钠[本题答案] A11、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A1型题)\基础知识\A 抗凝血酶Ⅰ B 抗凝血酶Ⅱ C 抗凝血酶Ⅲ D 抗凝血酶Ⅳ E 抗凝血酶Ⅴ[本题答案] C13、关于双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说法是(A1型题)\专业知识\A 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 B 草酸铵可使红细胞胀大 C 不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 D 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测定 E 目前应用较少[本题答案] C14、凝血象检查时,抗凝剂最好用(A1型题)\专业知识\A EDTA-K2 B38g/dl枸橼酸钠 C109mmol/L枸橼酸钠 D 肝素 E 草酸钠[本题答案] C16、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说法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2 B 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C 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 D Hb为碱性物质 E 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本题答案] D17、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说法是(A1型题)\实践技能\A 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B 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C 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 D 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 E 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本题答案] D ㈢多项选择题(X型题)1、真空采血的优点是\相关专业知识\A 特别适用于病房和野外流动采血 B 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 C 可避免标本间的交叉污染 D 可减少溶血现象 E 不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分[本题答案] ABCD2、静脉采血时,导致溶血的原因包括 \实践技能\A 注射器和容器不干净 B 未取下针头直接用力将血液注入容器 C 抽血速度缓慢 D 抗凝血混合时用力过猛 E 分离血细胞时操作不慎[本题答案] ABDE3、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正确的说法是 \相关专业知识\A 用于需血量少的试验 B 切忌用力挤压,否则标本中可混入组织液 C手指血比耳垂血结果恒定 D 采血部位皮肤应完整 E 进行多项手工法检查时,无需考虑采血顺序[本题答案] ABCD4、毛细血管采血法的注意事项包括 \实践技能\3 A 采血部位不能有水肿等异常 B 采血针刺入深度以4~5mm为宜 C 消毒后,一定要待乙醇挥发干后穿刺 D 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 E 进行多项手工法检查时,应考虑采血顺序[本题答案] ACDE5、关于EDTA盐的应用,正确的叙述是 \专业知识\ A 适合作血小板功能试验 B 对红、白细胞形态的影响很小 C 对血小板计数影响较小 D 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Na2作抗凝剂 E 适合作凝血象检查[本题答案] BC6、不宜用肝素作抗凝剂的检查项目是 \实践技能\A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B 血细胞比容测定 C 临床生化分析 D 白细胞分类计数 E 血小板凝集功能检查[本题答案] DE7、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主要用于 \专业知识\A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B 血细胞比容测定 C 血液保养液 D 血栓与出血检查 E 肝功能检查[本题答案] ACD8、关于肝素,正确的说法有 \专业知识\A 可加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 B 有对抗凝血酶的作用 C 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 是红细胞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E 适合于血液学一般检查[本题答案] ABCD9、一张良好的血涂片的标准是 \实践技能\A 厚薄适宜 B 头体尾明显 C 细胞分布要均匀 D 血膜边缘要整齐4 E 血膜长度占载玻片长度的3/4左右[本题答案] ABCD10、可影响手工法计数血细胞的结果是 \实践技能\A 吸血快速 B 用力挤压 C 吸管内有残余酒精 D 充液过多 E 产生气泡[本题答案] BCDE11、关于改良Neubauer氏计数板的结构,正确的叙述是 \专业知识\A 整个计数池被划成9个大方格 B 中央大方格用单线划成25个中方格 C 每个中方格用双线划成16个小方格 D 每个大方格加上盖玻片后容积为 E 每个小方格面积均为1/400mm2 [本题答案] AD12、造成计数室内血细胞分布不均的原因包括 \专业知识\A 充液前细胞悬液混匀不充分 B 稀释倍数不准 C 充液过多 D 产生气泡 E 充液后盖片被移动[本题答案] ACDE13、影响血涂片质量的原因是 \实践技能\A Hct高于正常 B 推片用力不匀 C 用未处理的新玻片 D 冬天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E 将刚制成的血膜在空气中挥动,使之迅速干燥[本题答案] ABC14、不宜用于血细胞形态观察的标本是 \实践技能\A EDTA-K2抗凝血 B 未经抗凝的新鲜静脉血 C 枸橼酸钠抗凝血 D 肝素抗凝血 E 草酸盐抗凝血[本题答案] DE 。

5 A 变态反应性疾病 B 罕见的白血病 C 放射线照射 D 病毒性感染 E 疟疾21、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常见于(B1型题)“专业知识”[本题答案] A22、淋巴细胞增高常见于(B1型题)“专业知识”[本题答案] D23、单核细胞增高常见于(B1型题)“专业知识”[本题答案] E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右移主要见于”专业知识” A 伤寒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恶性贫血D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E 炎症恢复期[本题答案] CDE4、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总数减低见于”专业知识” A 伤寒 B SLE C 急性溶血 D 脾肿大 E 非白血性白血病5、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见于”专业知识” A 日光照射 B 冷热水浴 C 一般脑力劳动 D 剧烈运动 E 情绪激动[本题答案] ABC8、白细胞总数反应性增多见于”专业知识” A 急性化脓性感染 B 急性心肌梗死 C 急性中毒 D 急性白血病 E 慢性白血病[本题答案] ABC3612、中性粒细胞再生性核左移常见于”专业知识” A 急性中毒 B 急性溶血 C 急性失血 D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 急性化脓性感染[本题答案] ABCE13、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增多见于”专业知识” A 百日咳 B 结核病 C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E 急性化脓性感染[本题答案] ABC14、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总数增多见于”专业知识” A 黑热病 B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C 疟疾 D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 急性感染恢复期[本题答案] ABCE15、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可见于”专业知识”A 急性化脓性感染 B 支气管哮喘 C 坏死性血管炎 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 银屑病17、关于白细胞,正确的叙述是”基础知识” A 正常人外周血内白细胞数明显少于红细胞 B 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将其分为三类 C 它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D 它可以消除过敏原 E 它可以携带氧气[本题答案] ACD3718、核右移可见于“专业知识” A 恶性贫血 B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 应用抗代谢药物 D 急性失血 E 炎症恢复期[本题答案] ABCE19、Reactive Leukocytosis can be seen in, “专业知识” A Acute inflammation B Acute hemolysis C Aplastic anemiA D Liver cancer early E Appendicitis[Key] ABE20、The toxicity change of granulocyte includes,”专业知识” A Toxic gra nulation B Anisocytosis C Vacuolation D Nucleated erythrocyte E Degeneration[Key] ABCE ㈤名词解释1、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本题答案]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核左移常伴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

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见到。

4、核右移(shift to the right)[本题答案] 外周血中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为核右移。

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

是因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

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

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的核右移。

在患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则提示预后不良。

12、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本题答案] 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38 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但红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改变。

骨髓增生但很少达到白血病的程度,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

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病因很多,以感染和恶性肿瘤最多见,其次还有急性中毒、外伤、休克、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及过敏等。

四、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分析1、外周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胞核通常为不规则形、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的白细胞是 A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B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单核细胞[考查要点] 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特点。

[错误解析] 常错选B。

对单核细胞的细胞核形特点不清楚,单核细胞的核形通常为不规则形,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