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单 元
我爱我的家乡—青铜峡
美丽的青铜峡是我们的家乡。
家乡有许多地方令我们难忘!让我们一起走进青铜峡市,了解青铜峡市吧!
1、青 铜 峡 的 概 况
可爱的青铜峡是我们共同的家。
这里是我们从小生长的地方,让我们从地图上找到它吧。
青铜峡位于东经105°21′至106°21′,北纬37°36′至
38°15′,平均海拔1120-1700米。
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
总面积 2525平方公里。
青铜峡历史悠久,秦代起就有行政建置,属北地郡富平县地;清雍正二年设宁朔县。
现有汉、回、满、蒙等16
青铜峡市隶属吴忠市,系吴忠市下属的县级市之一。
辖8个镇、
1个办事处、2 个农林场、82个行政村、18个居委会。
小坝镇、大坝镇、青铜峡镇、叶盛镇、瞿靖镇、峡口镇、邵刚镇、陈袁滩镇;裕民街道办事处;树新林场、良繁场。
2、青铜峡市的自然资源
风力发电厂 大坝火力发电厂
水力发电厂
青铜峡的矿产主要有石灰石、水泥灰岩、石膏、烟煤、重晶石、砂砾、胶泥等,其中水泥灰岩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达1.3亿吨。
青铜峡铝厂电解车间 西夏水泥厂
3、青铜峡的发展
青铜峡是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基地,自治区经济核心区之一。
辖区内有青铜峡铝厂、大坝电厂、青铜峡水电厂等20多家中央、区属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以电力、冶金、化工、建材、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各类工业产品达480余种。
年产铝锭58万吨,碳素制品26万吨,铝型材5000吨,水泥230万吨。
铝锭、铝型材、PVC 树脂、水泥、烧碱、皮革、加气砌块、御马葡萄酒、老苗月饼等名牌拳头产品畅销区内外,法福来面粉荣获自治区名优产品称号,“西夏贡米”荣获99’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御马庄园葡萄酒荣登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宝座。
老苗月饼制管厂
塞外香优质大米生产线雄鹰皮草公司产品
4、青铜峡的名胜
青铜峡得名原因
青铜峡地处宁夏平原中部,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峡谷,长约十公里。
因牛首、峡口两山对峙,黄河穿峡而过,山光水色相映,宛如开然铜镜,“青铜峡”由此而得名。
九曲黄河穿越峡谷,一经青铜峡水利枢纽奔涌而出,便拉开了“塞
上江南”的华丽帷幕,彻底颠覆了大西北在常人脑海中人烟荒芜的最初想象。
黄河在广袤的宁夏平原上绵延向北奔流不息,连映天际。
母亲河用乳汁哺育了青铜峡引黄灌区的万顷碧波,造就了中国西北地区有名的绿洲。
美丽风光:
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建于西夏时期,因塔数而得名,是中国现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齐的实心式喇嘛塔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百零八塔以它格局独特,排列有序名闻遐迩,是国内罕见的古塔群。
一百
塔群。
其单体结构,最上面的单塔,高3.5米,塔基呈方形,为八角
束腰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式,塔顶为宝珠式,面东壁有龛门。
其余各列塔高均为2.5米,都是单层八角须弥座,宝珠式塔顶,一律加圆托尖顶铁冠。
牛首山寺庙群
牛首山寺庙群位于青铜峡市南20公里处黄河东岸的牛首山上,因其主峰小西天(文华峰)和大西天(武英峰)南北耸峙,宛若牛首,故名牛首山,北魏时称青山,唐代称大石山、回乐峰,宋时称金积山、黛黛山。
元代以后叫牛首山,紫金山。
牛首山寺庙群,“野花啼鸟,足供往来耳目之玩,山光水色,可自游攀跋涉之劳”,“可与四方九华、普陀、峨嵋、五台名山胜地,同其高深,灵感利济群生于无穷也”,被誉为“朔方名刹”。
牛首山寺庙群,分为西寺庙群和东寺庙群两部分,共有庙宇44座,“寺庙以峦走向,沟谷形势,以石垒垣,伐木成栋”,东西相距10公里,是西北最大的庙群之一。
中华黄河坛
中华黄河坛规划建设一坛(黄河圣坛)、一鼎(黄河鼎)、一阁(天赐阁)、二道(农耕大道、礼仪大道)、三区(思源区、祭祀区、感恩区)、三桥(天健桥、地坤桥、人和桥)、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圣坛广场。
中华黄河坛黄河五千年大型浮雕照壁位于中华黄河坛景区黄河
广场,照壁
下面是黄河
五千年大型
浮雕,背面
是一部黄河
五千年的青
铜史诗。
这面青铜照壁
长72米,高7.2米,为全国之冠。
中华黄河坛正门是一座高15.8米,跨度45米,10门九柱特大型牌楼,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10门九柱特大型牌楼,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牌楼,体现了黄河文化博大精深的恢宏气魄。
农耕大道连接思恩区和礼恩区的通道,全长99米,左右两侧是二十四节气柱,它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为主题,全部用青铜铸造,高9米,直径1.6米,首次完整地通过年华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具体内容,填补了国内空白。
礼恩区是中华黄河坛的主体建筑景区—“黄河坛”所处区域。
黄河坛由方坛和圆坛组成,应“天圆地方”之说,圆坛设有五条通道,每个通道上排列十二甲子,共有六十甲子镇守。
黄河鼎以“后母戊大方鼎”为基础,创造性地赋予了中华黄河文明的内涵,寓意中华民族“铸九鼎、定九州”的历史渊源,鼎高6.3米,长5.5米,宽3.75米,重8.9吨,被誉为黄河第一巨鼎。
在坛的右侧铸有黄河钟,左侧铸有黄河鼓,取“晨钟暮鼓,钟鼓齐鸣”之意。
在农耕大道中间设置了18面汉白玉石鼓,记载了远古时代至夏、商、周、秦、汉、曹魏、晋、
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中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农业政策。
碑林大道长63米,宽54米,两旁站立着十八道青铜龟驮碑,上面该有精选历代吟咏黄河的著名诗篇。
文化大道长99米,是连接礼恩区和感恩区的通道,大道两侧是用青铜铸造的古代图书十八竹简,高3米,长4米,摘录四书五经等黄河历史文化经典。
文化大道中间设置了用车轮托起的十八本石书,石书主要记载重大文学创作名录,展示了中国文化历史的滚滚车轮不断向前。
石书黄河鼎
黄河楼
黄河楼位于黄河西岸、青铜峡市滨河大道东侧,是自治区打造黄河金岸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发展沿黄经济、提升旅游品牌的重点建筑。
黄河楼总建筑面积22000多平方米、高108米。
主楼楼体由地下部分、城台部分和楼阁部分三部分组成。
建筑风格为明清仿古建筑,主体建筑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外挑檐为钢结构,斗拱全部采用铝镁合金制作并进行彩绘,顶部设计为地方风格的重檐十字屋脊,屋面为金黄色琉璃瓦。
建设内容包括主楼、四个角楼、牌楼、十二生肖雕塑、景观桥、黄河金牛、大门牌楼、停车场、盘山道路、内部装修布展及绿化、供水供电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
黄河楼主楼地上为九层(包括两层夹层),地下为二层。
黄河楼地上一层、二层主要展示黄河文化来源发展脉络、以黄河文化为基础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史及黄河同世界其他大河文明的
特性;三层主要展示古今以来我国治黄历史;四层展示天下黄河富宁夏和宁夏的风物历史;五、六层展示以黄河文化为基础的我国陶瓷、青铜、玉石、丝绸、武术、诗歌、书画、音乐等民族国粹;七层为旅游观光。
青铜峡鸟岛
青铜峡鸟岛自然保护区是在青铜峡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形成的。
2002年6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青铜峡库区确定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宁夏最大的一片库区滩涂湿地,库区自然保护区辖区总面积为29.36万亩(195.5平方公里)。
其中湿地面积为16.97万亩(113平方公里)。
保护区南北长40.4公里,东西最宽处7.7公里,最窄处2.5公里。
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分布类型多样,水生生物及鸟类资源丰富,共有脊椎动物316种,其中:鱼类31种,两栖类动物4种,爬行类2种,哺乳类48种,鸟类231种,鸟类占绝对优势。
有黑鹤、中华秋沙鸭等7种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琵鹭,鸳鸯、大天鹅、小天鹅等31种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还有38
种,宁夏出现的280种鸟类,有180多种都栖息于此。
保护区内植物共有210种,芦苇、宫蒲等水生植物遍布于库区自然保护区内部各湿地。
思考题:1、中华黄河圣坛为什么建在金沙湾?
2、请为金沙湾设计广告语。
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名胜古迹?
角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