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1、简述绦虫的形态和构造?➢外部形态:扁平、带状、分节、雌雄同体,由头节、颈部、链体组成。
(1)头节——为吸附器官,半圆形、方形、菱形,长为1~2mm,根据头节上吸盘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①吸叶型:在前端具有四个叶状结构,附在可弯曲的小柄上或直接长在头节上②吸槽型头节:在背腹面各有一沟样的吸盘③吸盘型头节:具有四个圆形吸盘,位于头节前端侧面,有的绦虫在头节顶端、中央有顶突,其上还有一排或数排小钩(2)颈部——位于头节之后,不分节,由颈节长出下面的节片,所以又称生长节。
(3)链体:根据发育阶段不同分为:未成熟节片:简称幼节成熟节片:简称成节孕卵节片:简称孕节➢内部构造:绦虫无体腔,无消化道,靠体表吸收营养物质(1)体壁:皮层、肌层(2)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3)排泄系统:原肾系统,焰细胞、细管、排泄管、排泄囊、排泄孔(4)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在每一成熟节片里有1~2组雌雄生殖器官①圆叶目绦虫:子宫盲囊,不向外开口,虫卵不能从子宫排出,到体节脱落后随粪便排出体外②假叶目绦虫:生殖孔开口于节片腹面中央,有子宫孔、雌性生殖孔、雄性生殖孔,虫卵从子宫孔排出,所以子宫不如圆叶目绦虫发达。
2、什么叫中绦期或绦虫蚴?绦虫蚴可分哪几大类?举例说明?1、中绦期(绦虫蚴):绦虫的幼虫发育阶段或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阶段绦虫发育包括虫卵、中绦期或绦虫蚴、成虫三个发育阶段2、类型:体为实心结构的有原尾蚴、实尾蚴;体为囊状结构的有囊尾蚴型、似囊尾蚴型(1)原尾蚴:出现在假叶目绦虫生活史,体为实心结构,在体后端有三对小钩;(2)实尾蚴:又称条带或裂头蚴a、含原尾蚴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吞食后,逐渐发育为实尾蚴b、实尾蚴已无小钩,具有成虫样头节,但链体及生殖器官尚未发育c、成熟的实尾蚴被终末宿主吞食后发育为成虫(3)囊尾蚴型:a、为一个半透明囊体,囊壁的外表为角质层,内为生发层,在囊壁凹入处含有一个头节,囊腔内充满液体b、囊尾蚴型寄生在脊椎动物中间宿主体内c、寄生部位随绦虫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常见的寄生部位有肝、腹腔、肌肉、脑及眼(4)似囊尾蚴型:a、为一个含有凹入头节的双层囊状体,其一端具有六钩的尾巴样结构b、寄生在无脊椎动物中间宿主体内3、简述猪肉囊尾蚴病的预防措施?(1)预防: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有关知识;及时治疗病人;防止猪的感染;防止人的感染;坚持肉品卫生检验制度。
(2)治疗:吡喹酮:50mg/Kg,一次/天,口服,连用3天。
丙硫咪唑:20mg/Kg ,一次口服,隔2天再服一次,共3次。
氟苯哒唑:30mg/Kg,混饲喂给,每天一次,连用4天。
4、简述反刍兽绦虫病的病原种类及防治措施?➢病原:裸头科莫尼茨属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曲子宫属盖氏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属中点无卵黄腺绦虫➢预防:控制地螨;预防性驱虫;加强饲养管理;实行轮牧制➢治疗:丙硫咪唑、甲苯咪唑、灭绦灵、喹酮、硫双二氯酚5、简述禽绦虫病的病原种类及防治措施?➢病原:戴文科赖利属棘盘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戴文属节片戴文绦虫膜壳科剑带属矛形剑带绦虫皱褶属片形皱褶绦虫➢预防:对鸡进行计划性驱虫发现病鸡立即治疗雏鸡与成年鸡分开饲养环境卫生➢治疗:丙硫咪唑、吡喹酮、氯硝柳氨、硫双二氯酚氢、溴酸槟榔碱6、简述犬、猫绦虫病的病原种类?囊宫科复孔属犬复孔绦虫中殖孔科中殖孔属线形中殖孔绦虫双叶槽科迭宫属孟氏迭宫绦虫双叶槽属宽节双叶槽绦虫线虫病1、简述线虫的形态和构造?➢一般形态:(1)形状:线状、呈圆柱状、毛发状,纺锤形分头端、尾端;背面、腹面;两侧(2)颜色:新鲜的线虫多为乳白色或黄白色,粉红色(3)体表:不分节,虫体表面有纵纹、横纹(4)大小:1 mm—1 m(5)性别:雌、雄异体➢构造:(1)体壁与体腔:①体壁:由角皮层、皮下层、肌层组成a、角皮透明无细胞结构,质坚具弹性,表面光滑或有横纹、纵纹等b、皮下层紧贴在角皮基底膜之下,由一层合胞体细胞构成。
在背面、腹面和两侧面纵索c、肌层由单一纵行排列的肌细胞构成,被纵索分为四个区。
肌细胞由可收缩的纤维部分和不可收缩的细胞体构成。
根据肌细胞的大小、数目,可将线虫体壁分为多肌型、少肌型和细肌型(或全肌型)。
②体腔:假体腔,内充满体液,内悬浮呈丝或管状的内部器官(2)消化系统:雌虫:口孔—食道—肠—直肠—肛门雄虫:口孔—食道—肠—直肠—泄殖腔(3)排泄系统:分腺型和管型两类。
a、腺型由一个大的腺细胞构成,位于体腔内,开口于食道后端或肠前端腹面。
b、管型是由腺型的延伸构成排泄管,常分左右两支位于侧索内,并向前延伸汇合成小管,开口于腹面的排泄孔。
(4)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a、神经系统:神经环为神经中枢;神经干;神经干之间有横支连合;单个的神经节b、感觉器官:乳突、头感器或侧感器、尾感器(5)生殖系统:a、雌虫: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排卵器)、阴道、阴门(开口于腹面)(阴门盖)b、雄虫: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泄殖腔、交合器(交合伞、性乳突、交合刺、引器、付引器)(6)角皮的分化构造:①横纹;②唇、口领、叶冠;③头囊与颈沟;④翼(颈翼、侧翼、尾翼);⑤乳突(头乳突、唇乳突、颈乳突、尾乳突);⑥角突起、饰带、体棘;⑦交合伞2、简述线虫的主要生活史类型?➢在发育过程中,线虫在其发育期间脱落其表皮、称为蜕皮。
➢在线虫的生活史中有4次蜕皮,连续的幼虫期被称为第一期幼虫(L1)、第二期幼虫(L2)、第三期幼虫(L3)、第四期幼虫(L4)和第五期幼虫(L5);L5 是未成熟的成虫。
➢根据线虫完成其生活史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将线虫的发育分为两大类型: a、直接发育型:土源性线虫(通常在土壤中发育到感染期)不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外界环境中(例如土壤及粪便)孵化,蜕皮2次,发育成为具有感染性的第三期幼虫,被终末宿主食入;也有些是穿过终末宿主的皮肤或终末宿主食入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虫卵而被感染。
b、间接发育型:生物源性线虫(需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需要中间宿主如昆虫和软体动物等的参与,幼虫通常在中间宿主体内经2 次脱皮发育为感染性的第三期幼虫;终末宿主因摄食了含有感染性的幼虫的中间宿主或中间宿主吸血、采食时将感染性幼虫输入终末宿主而感染。
3、简述猪线虫病的主要病原种类?a、寄生于心血管系统:猪浆膜丝虫b、寄生于呼吸系统:后圆线虫c、寄生于消化系统:*胃:猪胃线虫(六翼泡首线虫、奇异西蒙线虫、颚口线虫)*肠道:猪蛔虫、猪毛尾线虫、食道口线虫、球首线虫、兰氏类圆线虫d、寄生于泌尿系统:有齿冠尾线虫e、寄生于横纹肌:旋毛虫4、简述猪蛔虫病的病原生活史、诊断和防治?➢生活史:直接型发育感染性虫卵典型蛔虫型:“肝—气管移行”在肝蜕皮为L3,在肺蜕皮为L4,在小肠蜕皮为L5➢诊断:(1)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2)剖检猪尸体检查虫体及相应的病变;(3)二月龄以内的仔猪体内无性成熟的蛔虫,剖检时检查病变,可将肺组织撕碎,用幼虫分离法检查幼虫。
➢预防: 预防性驱虫;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和运动场的卫生;猪粪的无害化处理;严格控制引入病猪➢治疗: 苯并咪唑类(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芬苯咪唑) 咪唑并噻唑类(左旋咪唑)四氢噻啶类(噻嘧啶)有机磷( 精制敌百虫)抗生素类(伊维菌素、阿维菌素)5、简述旋毛虫的生活史及猪屠宰检验的方法?➢旋毛虫的生活史:(1)猪吃了含包囊肉类而感染,在消化道内幼虫逸出,幼虫钻入小肠经48h 发育为成虫(2)雌雄虫交配,雄虫死亡,雌虫钻入肠腺中发育,部分到粘膜下的淋巴间隙中发育,雌虫产出幼虫经肠系膜淋巴结进入血液循环到全身肌肉,经3~9周幼虫在肌束和肌纤维之间形成梭形包囊(3)猪感染后1—2月形成包囊。
开始包囊很小,最后可达0.25—0.5 mm。
包囊内幼虫具有感染性➢猪屠宰检验的方法:(1)生前诊断:舌肌活检(2)死后诊断(检验):压片镜检法、消化法6、简述牛、羊线虫病的主要病原种类?a、寄生于肺脏:网尾线虫、原圆属线虫b、寄生于消化系统:牛新蛔虫、捻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马歇尔线虫、古柏线虫、细颈线虫、似细颈线虫、长刺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毛尾线虫、类圆线虫c、寄生于腹腔:丝状属线虫d、寄生于眼部:吸吮属线虫7、简述捻转血矛线虫病的病原生活史、诊断和防治?➢病原生活史:直接型生活史感染性幼虫(L3)➢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初诊。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粪检虫卵。
培养粪便检查三期幼虫。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羊的抵抗力;预防性驱虫;加强粪便管理;轮牧;预测预报;疫苗免疫➢治疗: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噻嘧啶、伊维菌素8、简述禽线虫病的主要病原种类?a、寄生于气管:比翼线虫b、寄生于消化系统:鸡蛔虫病、鸡异刺线虫、禽裂口线虫、禽胃线虫(锐形线虫、四棱线虫)、毛细线虫c、寄生于颌下、颈、腿的皮下结缔组织:鸟蛇线虫9、简述犬、猫线虫病的主要病原种类?a、寄生于心血管系统:犬恶丝虫b、寄生于消化道:弓首蛔虫、钩虫c、寄生于食道:狼尾旋线虫d、寄生于肾脏:肾膨结线虫(犬)e、寄生于眼:结膜吸吮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