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三 砾岩、石英砂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描述

实验三 砾岩、石英砂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描述

述碎屑颗粒的特征 2)填隙物:杂基占?%,化学胶结物占?%。并分别描述其特征。
2、结构: 1)碎屑颗粒:主粒径区间、次粒径,分选、磨圆,具××砂状结构; 2)填隙物:确定杂基属原杂基还是正杂基结构,确定胶结物结构类
型; 3)根本颗粒之间接触方式,确定岩石胶结类型。 3、成因分析:母岩类型、构造运动、气候、搬运距离等诸因素综合分析。
4、综合定名: 1)依据:碎屑颗粒?%+填隙物(杂基和胶结物)%=100%
石英?%+长石?%+岩屑?%=100%

2) 综合定名格式:颜色+填隙物(特征矿物)+粒度+基本名称
砂 岩 分 类 图
角砾 岩
角砾岩
河道滞留砾岩
滨岸砾岩
细粒石英砂岩、硅质 胶结物具自生加大边 结构
铁质胶结物,薄膜 结构
实验三 砾岩、石英砂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描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砾岩手标本的观察,掌握砾石、杂基、胶结物的概念差别 以及砾岩的分类命名原则。 2、通过对C—Ⅰ—8手标本与岩石薄片的全面观察和系统描述,掌 握石英砂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及命名原则,进而掌握砂岩的观察、描 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手标本一般观察: C—Ⅰ—51杂色中砾岩 手标本观察:砾石成份、杂基、胶结物。 C—Ⅰ—1暗紫红色细粒沉积石英岩。C—Ⅰ—5;浅灰色中-细粒石 英 砂岩、 C—Ⅰ—11浅绿色海绿石中粒石英砂岩。 2、手标本、薄片系统观察:C—Ⅰ—8 。 三、实验报告要求 按实验指导书的格式要求,提交一份C—Ⅰ—8手标本和岩石薄片 的系统鉴定报告。预习教材第四章第四、五节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砾岩手标本的观察,掌握砾石、杂基、 胶结物的概念差别以及砾岩的分类命名原则。 2、通过对C—Ⅰ—8手标本与岩石薄片的全面 观察和系统描述,掌握石英砂岩的主要鉴定特征 及命名原则,从而掌握砂岩的观察、描述方法。
实验报告内容及格式: 一、手标本观察:颜色、构造、结构、成份,初步定名 二、薄片观察: 1、成份:碎屑颗粒占?%,填隙物占?%,共计100% 。 1)碎屑颗粒:石英占?%、长石?%、岩屑?%,共计100% 。分别描
海绿石中粒石英砂 岩
细粒石英砂岩、镶嵌式 胶结
脉石英
白云母挤压变形
单偏光、正交偏光下的(脉 石英)
单偏光、正交偏光下的脉石英
杂基和高岭石
正杂基、单偏光、正交偏光
实验报告要求
按实验指导书的格式要求,提交一份C—Ⅰ— 8手标本和岩石薄片的系统鉴定报告。预习教材 第四章第四、五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