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整理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儒家
(1)孔子(创始人)
①政治:核心是?仁?和?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提倡?德治?,反对苛政,
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讲授课程以六艺为主。

③文化: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他去世后,言论
被编纂成《论语》。

(2)孟子(战国末期的代表,亚圣)
①提出四种道德觃范:仁、义、礼、智。

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发展孔子的?德治?,提倡?仁政?学说。

③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战国末期的代表)
①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②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提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③强调礼法幵用,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道家
(1)老子(创始人)
①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觃律(?弱者道之用?),蕴含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②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死不相往来
③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比较消极)。

(2)庄子(战国时的代表)
①?道?是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②主张?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3.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集大成者)
(1)韩非(战国时的代表,集大成者)
①将?法??术??势?结合,又吸收道家思想,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②主张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

③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
来效?的主张,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地进行变法。

(2)作用:法家理论为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
用。

4.墨家
墨子(创始人)
(1)?兼相爱、交相利?(主旨)。

(2)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主张。

(3)名言: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二汉代儒学
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
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主要原因:董仲舒____的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2.经过: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核心是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

汉武帝采取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提升了儒学的地位。

3.影响: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使儒学成为中
国封建社会的_______。

儒学地位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㈡太学的建立
1.影响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打破了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也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三宋明理学
时代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备注
北宋理学程颢、程
颐①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

②天理的核心是?仁?,仁者应该达到孔颜之乐的境界。

理学的开创者
南宋理学朱熹主要主张
(1)理气关系论:①理先于气。

②理离不开气。

③万物皆有
理,
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

(2)修养论:区分?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
和循序渐进,即所谓的慎思明辨、栺物致知;
?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应有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

(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
践理论)
①主张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②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4)编写《四书集注》(《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使之成为理学(儒学)
经典。

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在儒家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南宋心学陆九渊①提出?心即理也?(本心即天理)这一核
心命题,所谓?本心体悟?。

(他的名言:?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②批评朱熹理学过于?支离?(朱熹批评他的学问过于?易
简?),反对埋
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

③主张扫除人心的?物欲?和?意见?。

心学的开创者
明代心学王守仁①他是浙江人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
心,所谓?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

(他的名
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由于人人都有良知,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是?致良知?,
为了遏制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心学的集大成者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㈠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1.籍贯/著作:浙江人,《明夷待访彔》。

2.思想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最精彩),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3.影响
(1)其主张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商品经济发展)的具体反映。

(2)其思想为近代中国反专制主义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㈡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1.代表作:《日知彔》《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2.亭林先生,江苏人,是大学者,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3.思想主张
(1)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
(2)他和黄、王一样,是清初_经世致用_思潮的推动者,注重_实学_。

(3)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
(梁启超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㈢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1.著作:《船山遗书》。

2.主要思想主张
(1)政治上:主张是?循天下之公?。

抨击?孤秦??陋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
作私产的做法。

(第一,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第二,帝王独尊是君臣之
道並失的根源;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
(2)哲学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觃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反对在?势之必然?之外谈论?天命??神道??道统?----唯物主义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