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公开课教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公开课教案_2

中考专题复习之议论文的阅读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理想。

知识目标:准确把握议论文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指导学生答题技巧。

学情分析本堂课是中考专题复习课,经过第一阶段的分册复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对议论文知识还是比较熟悉,但对议论文题型和答题技巧还不熟悉。

教学重难点议论文答题技巧的指导。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二、知识回顾:1、议论文的定义。

2、议论文的三要素。

3、议论文的分类。

4、回顾初中阶段学过的议论文。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论教养》利哈乔夫,《精神的三间小屋》(议论性散文)毕淑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怀疑与学问》顾颉刚,《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创造宣言》陶行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三、议论文考点及应对措施:考点一:找出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1、考点知识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

一般来说,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还有分论点。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中考议论文阅读必考的知识点之一,阅读议论文首先要明确作者的观点,进而明确观点的提出方法。

2、常见题型(1)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文章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4)选择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对中心论点的分析)3、解题思路(1)明确中心论点的特点,根据特点提取或概括。

论点一般是由意思明确、结构完整的判断句来表述的,所以它必须是明确性的、表态性的句子。

标志是有判断动词“是”“不是”或动词“应该”“必须”“要”等。

论点还具有正确、鲜明的特点。

(2)根据论点提出的方式进行提炼。

在标题或开篇处直接提出论点。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和名言警句引出论点。

(3)位置“四看”法判断:①看议论文的标题,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②看议论文的开头,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

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往往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因而许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都出现在开头部分。

③看议论文的结尾,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

一些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后,至文末得出结论,该结论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④看直接表述句。

找出文章中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

考点二判断论据的类型1、考点知识(1)论据的含义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要真实、可靠、典型。

(2)论据的类型及作用分类: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①事实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一般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历史事实以及统计数字。

使用事实论据,会使议论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②道理论据一般是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泛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

使用道理论据,可以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2、常见题型(1)本文(本段)运用的是什么论据?(2)文中举了哪些事例?3、答题步骤根据文章(文段)的实际情况明确论据类型.概括事例格式:“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

概括中注意抓住事例中最能证明论点的点。

考点三:辨别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考点知识中考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常以“例如、譬如”等字眼为提示。

②道理论证。

通过讲道理的方式,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将抽象的道理讲得具体、生动、形象。

④对比论证。

通过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能使正确与错误分明,使是非与曲直明确,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常见题型①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②第×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3、答题步骤首先,根据具体内容判断用了哪种(哪些)论证方法;其次,具体分析作用。

4、答题模板论证类型名称(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作用(通过列举……事例,更加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通过将……与……相对比,更加突出地论证了“……”论点,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考点四理清语段或文章的论证思路1、考点知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指作者在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

这个过程讲究观点确切,讲究层次明晰,讲究论证方法的运用,讲究材料的组合。

2、常见题型(1)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2)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3)本文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3、解题思路(1)抓住语言标志。

抓住关键词句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

如,设问句表示开启下文,展开深层论述;“再说”表示推进;“诚然”表转入相反方面论证;“总之”表分总归纳;“同样”表类比推理。

(2)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种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4、答题步骤首先,点明提出了“……”论点,或引出了“……”论题;其次,表明是如何证明论点的;最后,说说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五、答题模板本文(通过……事例)提出“……”论点(或:引出“……”论题),用……事例从正面(或:反面、正反两方面)论证论点,从而得出……结论(发出号召、提出希望)考点五删除或补充论据1、考点知识删除或补充论据是近几年中考议论文常考题型之一。

目的在于能抓住中心论点,并围绕论点写出恰当的论据,让论证更有说服力。

2、常见题型(1)第×段引用了××著述中的文字后,原稿还引用了如下资料,但作者修改文章时将其删除,请分析删除理由。

(2)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3)第×段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3、解题思路(1)审题。

分清是事实论据(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物事迹、史实、确凿的数据等,可概括,也可具体写)还是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民谚以及经过事实证明的道理、定义、公理等)。

(2)明确论点。

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要先弄清楚文章的中心论点,为分析论据作准备。

(3)结合文章分析。

分析某事例或道理是否适合作为文章的论据,需要结合文章论点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使解答有理有据。

4、答题步骤(1)删除论据步骤:首先,判断是否可以删去;其次,根据具体内容判断用了哪种(哪些)论证方法;最后,具体分析作用、原因。

(2)补充论据步骤:首先,阅读与之相关的上下文,抓住论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其次,根据具体内容判断应该运用哪种论据;最后,补充恰当的内容。

5、答题模板删除论据答案模板:表明观点+论据类型名称(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作用、原因(更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使论证更具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更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使论证更严密,更具说服力)考点六品味句子中加点词的好处(作用)1、考点知识议论文语言一般具有准确性(说理严密)、鲜明性(情感分明)、概括性(语言简单)和生动性(有感染力)等特点。

“品味句子中的词语”实际上是对议论文语言的品析,是中考常考题型之一。

2、常见题型(1)第×段中的加点词语好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2)这句话中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在第×段中,作者认为“××”和“××”有什么区别?请归纳。

3、解题思路(1)态度要明确。

词语能否删除,是好还是不好,要态度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2)把握词义。

平时要注重对词义的把握,对于近义词要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3)掌握语言的特点。

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和生动性是语言的几大特点,每一个特点都有自己的作用,掌握这些特点,了解其作用,并运用到答题中。

4、答题步骤首先,表明态度,一般为“不能删除”;其次,解释清楚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接着,指出这个词语如果删除,句子意思会有怎样的变化;最后,总结该词语的表达效果——表达严谨、语言严密,使论证有说服力。

5、答题模板(1)释义(“××”词语的意思是……)+好处、作用(“××”词语准确地论证了“……”论点,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谨)(2)表明态度(不能删除)+阐释原因(“××”词语准确地论证了“……”论点,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如果删除“××”这个词语,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过于绝对化了)考点七结合生活阅历和自身实际评价作者观点,或谈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1、考点知识结合实际谈启迪和感悟,是对学生拓展、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的训练,是近几年中考议论文中的常考题型之一。

2、常见题型(1)对于××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2)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话题)的看法。

(3)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类现象的看法。

3、解题思路(1)紧扣作者的正面观点,与文章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

(2)从容易作答的角度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不能模棱两可。

(3)可以从原文中提炼能支持自己的观点、结论的论据,语言表述要简洁。

(4)思路要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四、实战演练1、读《理想的阶梯》,完成以下各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2)、第④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3)、第⑤段举了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的典型事例,这三个事例的顺序能够互相交换吗?为什么?(2分)(4)、第7段划线句中加点的“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5)、为第④段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2分)2、读谢绝的智慧,完成以下各题:(1)在第②段中,作者认为“谢绝”与“拒绝”有什么区别?请归纳。

(2分)(2)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3)第④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4)不少同学假期一边努力地克制自己做功课,一边不时地发信息谢绝同学的邀约。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类现象的看法。

(2分)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了议论文阅读的专项复习,希望大家将今天课堂所学的技巧运用于每一次训练和中考中。

今天,我们也一起欣赏了几篇精彩的议论文,希望他们交给我们答题技巧的同时更教会我们怎样做人。

但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做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人,做一个热情大方又善于拒绝的人,做一个乐观知足又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