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公开课优质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公开课优质课


材料一: “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 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丘吉尔(二战爆发后)摘自《丘吉尔回忆录》
“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同 情魔王的声明。”
——丘吉尔(苏德战争爆发前)
材料二: “最近25年来,没有人比我更一贯地反对共 产主义。凡是我曾说过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决不收 回。” 希特勒“侵犯俄国只是侵犯不列颠岛的先声…… 因此苏联的危险也就是我们的危险。”“我们要给俄 国和俄国人民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
卢荷比
敦刻尔克 大撤退 西线 攻势
挪丹
建立 “东方 战线”


1939、9 宣 战
德国
1939、 9闪 击
波 兰
入 侵 扩展疆域
苏联
莫斯 科保 卫战
1941、6 闪击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1940、6 不宣而战
意大利
德意日正式结盟 (1940.9)
1942~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
欧洲大战爆发 在即,小国担心 受怕
希特勒要求在东 线要不惜一切地 占领、再占领, 但是一队队德国 官兵,随着前进 的步伐变成了一 排排的墓碑。
波兰:长矛、刀剑。军事思想落后。 德国:坦克、俯冲式轰炸机。 英法:绥靖政策,静坐战争,宣而不战。 苏联:东方战线,入侵波兰。
西线——“奇怪战争”
法国士兵西线静坐“站岗”
波德战争爆发后,英法两 国在西线部署了115个师,而 德国只有23个师,英、法拥有 绝对优势兵力。然而,法军只 有在9月9日在萨尔实施有限的 进攻,12日即停止,此后则 “静坐”观瞻。英国则直到12 月9日,远征军才第一次有了 伤亡,即一名巡逻兵被德军的 流弹击毙。针对长达半年之久 的“西线无战事”状态,国际 社会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 “假战争”,也有媒体称之为 “奇怪的战争”。
纳粹“胜利快车”
1944年初,纳粹的“胜利快车”在斯大 林调整过的轨道上,飞驰着走向灭亡
斯 大 林 的 晚 餐
“今日共同战斗,明日一 起重建。”漫画反映 英国和苏联结盟。
日本的最后下场
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时间: 1944年6月 结果: 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
意义: 从此,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 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希特勒的战利品
希特勒梦想 着把苏联也 拖进她的 “荣誉室”
1939到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
早期苏联红军军装(尖顶布琼尼式军帽) 战争初期,苏军处境不利,大片国土沦 陷。德军迅速推进,兵临莫斯科。希特勒企 图通过占领莫斯科,消灭苏军主力,并扬言 10天拿下莫斯科。10月初,德军发动了重点 苏联红军(装备“恰西克”军刀) 进攻莫斯科的战役。
左边床上的人说: “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呀!我们是分床睡的, 我不会被传染!”(右 边床上依次是:斯大 林搔痒症、希特勒炎 症、闪电战瘟疫、纳 粹发热病、法西斯流 感)
美国国内动员民众购买战争债券抗击日本
1941年12月8日,美、英对日宣 战,接着有近20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 德、意也对美宣战,随后,美、古巴 等一些拉美国家对德、意宣战,太平 洋战争爆发。至此,全世界约4/5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对日宣战书 人口卷入战争。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 规模。
④转折点
1942年-1943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⑤开辟欧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 使德国陷入了两面
洲第二战 场 争结束 被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
⑥欧洲战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的欧洲
1943年7月,蒙哥马利率英军在西西里登陆。9月至12月,协同美军实施意大利战役,进军意大 利半岛。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1943年9月3日,意方代表在西西里 岛希腊库扎附近的盟军司令部签署停战协议。
1. 图1这次会议召开于何时?由 多少个国家参加? 2.图2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 海报。从图上“united”(团
——丘吉尔(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广播演说)
北非战场转折点 北非 阿拉曼战役42.10-11
伯纳德· 劳· 蒙哥马利 英国陆军元帅
约翰尼斯· 埃尔温· 尤金· 隆美尔 纳粹德国陆军元帅 “沙漠之狐”
阿拉曼战役之前,我们是战无不败; 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丘吉尔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1942.6
网络知识
特征归纳
头部的是德国元首希特勒,中间是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 尾巴上是日本陆军大臣和内阁总理东条英机。
结合图片及教材,分析图片反映的本质问题, 形成的原因、经过、影响
脑子里的馅儿
希特勒曾说过:“我希 望我的年轻人们像野兽 一样。”至于思想,正 像图中的灌注机器上所 写的那样——“元首在 替你思考”。
说明:英国由绥靖政策开始对德坚持抗战。
忠诚与勇气的化身
英国斗牛犬的身子,丘吉尔的头,人 们眼中,丘吉尔是忠诚和勇气的象征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苏德关系的变化及德国入侵苏联具备哪些 有利条件?
原谅我, 同志, 但这机 会实在 太诱人 了。
想知道他们的蜜月能 持续多久?
苏德互不 侵犯条约
①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又迫使匈、罗、 保三国加入轴心国。 ②初期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使德国拥有了强大的政治、军事 实力。
伏尔加河上的磨
“东线”牙痛,让希特勒痛苦难当:1942年7月,苏联红
军开始准备对入侵德军反攻,到11月部署完毕。11月19日,苏军 开始发动大规模反攻。此后,德国在“东线”迎来一个接一个失 败。希特勒手中举的是一张战争公报。
结束:1943年2月
节日变更通知 这张漫画上方的演出通知上写着:“预先安排的阿道 夫· 希特勒的凯旋赞歌——夺取斯大林格勒,将改为演奏葬 礼进行曲——安息吧,第六集团军!”

山本五十六 南云忠一 山口多闻 6艘航母(4艘实际参与战斗) 11艘战列舰 16艘巡洋舰 53艘驱逐舰 4艘航空母舰 1艘重巡洋舰 332架军机(包括备用机) 2500人阵亡
“AF”揭密 中途岛海战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 出现地点代号“AF”。为确认该地是中途岛,中途岛驻 军用被日军破译的密码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抱怨岛 上由于蒸馏水系统故障而缺乏淡水。不久,美军再次截 获日军情报部门发给大本部营的密电: “AF”缺乏淡 水。 “AF”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精品课件
1918年一战结束签署 德国投降书的福煦车厢
1940年6月22日,这节车厢从 博物馆拖出,成为法德两国间一次 新的停战协定的签署地。
不列颠之战(1940.7—10)
精品课件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 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 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 代价去争取胜利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 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英国首相丘吉尔
东亚共荣圈 德国占领西欧,刺激了日本侵略野心。加上日本为摆脱侵略中 国而引起的政治经济危机,排挤美英等国在太平洋的势力,掠夺东 南亚资源。1940年8月,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鼓吹在 亚太地区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 大东亚新秩序”,妄图建立一个殖民大帝国,以战养战。
结)、“win”(获胜)等宣传
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可以
看出这些国家团结了起来,这种
局面的形成源于当时签订了什么
文献?有何意义?
① 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二战扩大。
②扩大
③进一步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
扩大 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42.6中途岛海战
切斯特· 威廉· 尼米兹 指 弗兰克· J· 弗莱彻 挥 雷蒙德· A· 斯普鲁恩斯 官
3艘航空母舰 巡洋舰8艘十六
Yamamoto Isoroku 1884.4.4~1943.4.18 第26、27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1艘航空母舰 1艘驱逐舰 147架军机 307人阵亡
太平洋战争
Pacific War
为摧毁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以免阻碍日本 “南进”拓展帝国版图。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凌晨 7时55分(夏威夷时间),日本海军出动包括6艘航空母 舰(舰载机400架)在内的24艘战舰,对美海军太平洋舰 队基地夏威夷瓦胡岛珍珠港发动闪电袭击(美苏均存在 麻痹大意、侥幸心理)。 日军以仅损失5艘自杀性小型潜艇和29架飞机的轻微 代价,击沉8艘美国战列舰和10艘其它战舰,击毁击伤美 机260多架,美军伤亡3300多人。偷袭使美太平洋舰队失 去作战能力,从而确立了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绝对 海空优势。
红场阅兵
俄罗斯虽大,但已无路可退! 后面就是莫斯科!苏军一个战斗小 组的指挥官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葬礼:博克、古德里安、 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 德国高级将领,抬着 上面写有“德军不可 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意义: 战胜的神话”的棺材, (1)德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 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 (2)标志德国“闪电战”破产 狼狈溃退。 (3)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规模进一步扩 大。 改变了战争 力量对比。
蒋介石听说 后,表示 “我可以放 心的去听戏 了。”
希特勒听说 后,则斥责 日本这是一 种愚蠢的行 为。
丘吉尔听见日本 偷袭珍珠港的消 息后,他快乐地 流出感激的眼泪。 他说,美国参加 战争,我们就有 了绝对的信心。
意外收获
珍珠港事件后, 美国迅速向德日 宣战。而此时, 德国在东线的苏 联战场上已经顾 头顾不了尾了, 这对刚加入战争 的美国来说,可 谓“意外收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