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孕期常见的症状及处理

孕期常见的症状及处理

孕期常见的症状及处理
怀孕生子对于女性来说是件幸福自豪的事,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期间期间的准妈妈们子宫会增大,乳房和胎盘也会有所变化,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更需要很多的营养,所以这期间也容易出现一些症状,比如呕吐、便秘、痔疮、贫血等,以消化系统的症状多见,下面为您介绍孕期常见的症状及处理方法,希望帮到准妈妈们。

1、消化系统症状: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常见,应少食多餐,忌油腻的食物,可给与维生素B610-20mg,每日3次口服;消化不良者,给与维生素B1 20mg、干酵母片3片及胃蛋白酶合剂,饭时与稀盐酸1ml同服,每日3次,也可服用开胃健脾理气中药。

呕吐症状严重者,则属于妊娠剧吐,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按该病治疗。

另外由于妊娠子宫使胃上移,胃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下段,加之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松弛,会引起胃灼热。

摧残后避免弯腰和平躺,并适当活动减缓症状,或服用氢氧化铝等抑酸剂。

2、便秘:妊娠期间常见。

肠蠕动及肠动力减弱,排空时间延长,水分被肠壁吸收,加之增大妊娠子宫及胎先露部对肠道下段压迫,常会引起便秘。

排便习惯正常的孕妇可以在妊娠期预防便秘,每日清晨饮一杯开水,多吃易消化的、含有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且每日进行适当的运动,养成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必要时口服缓泻剂,如开塞露、甘油栓,使粪便润滑容易排出。

禁用峻泻剂,也不应灌肠,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

3、痔疮:痣静脉曲张可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妊娠也可使已有的痔疮复发和恶化。

系因增大妊娠子宫或妊娠期便秘使痣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直肠静脉压升高。

除多吃蔬菜和少吃辛辣食物外,通过温水坐浴、服用缓泻剂可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和肿胀感。

4、腰背疼:妊娠期间关节韧带松弛,增大妊娠子宫向前突使躯体重心后移,腰椎向前突,使背脊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孕妇常出现轻微背痛。

休息时,腰背部垫枕头可缓解疼痛,必要时应卧床休息、局部热敷及服止痛药物。

若腰背痛明显者,应及时查找原因,按病因治疗。

5、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因增大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压力增高,随妊娠次数增多逐渐加重。

于妊娠晚期,因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肢绑以弹性绷带,晚间睡眠时应适当垫高下肢以利于静脉回流。

分娩时应防止外阴部曲张的静脉破裂。

6、贫血:孕妇于妊娠中晚期对铁的需求量增多,单靠饮食补充明显不足,应自妊娠4~5
个月开始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每日1次口服预防贫血。

若已出现贫血,应查明原因,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应加大计量,口服硫酸亚铁,另外补充维生素C和钙剂能增加铁的吸收。

7、下肢肌肉痉挛:是孕妇缺钙的表现,肌肉痉挛多发生在小腿腓肠肌,于妊娠晚期多见,常在夜间发作,多能迅速缓解。

已出现下肢肌肉痉挛的孕妇应及时补充钙剂。

8、下肢水肿:孕妇于妊娠晚期常有踝部、小腿下半部轻度水肿,休息后消退,属生理现象。

睡眠取左侧卧位,下肢垫高15°能使下肢血液回流改善,水肿减轻。

若下肢水肿明显,休息后不消退,应考虑到妊娠合并肾脏疾病,低蛋白血症等。

9、仰卧位低血压:妊娠晚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位姿势,由于增大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突然减少,出现低血压,此时孕妇改为侧卧位,血压迅即恢复正常。

10、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30%孕妇的阴道分泌物中可培养出假丝酵母菌。

多数孕妇无症状,部分孕妇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伴疼痛和红肿,给予阴道内放置克霉唑栓剂等。

相关主题